乾隆给大臣们赏赐猪肉,为何他们表面谢恩背地里把肉扔给了纪晓岚?

闻学天史 2024-07-17 23:22:28

清朝时期,满族人有个习俗,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用白水煮肉来祭祀,满族人称为“神肉”。但这些大臣们见惯了山珍海味,对于水煮猪肘子根本不屑,但又不能丢弃,所以想方设法脱手,而纪晓岚就是好这口,所以大臣们把吃不下的赏肉作为人情送给了他,对于喜欢肉的纪晓岚肯定很乐意。

“食其肉,衣其皮”是满人的习惯

按照清室的制度,每年固定要举行祭拜典礼,皇帝就带着满朝文武百官齐聚坤宁宫,举行祭祀大礼,而每次典礼上,都要杀一口猪,宰杀之后,切成块,放进一口大锅里,用水煮熟,然后作为祭品,祭祀过后,皇帝就会恩赏给那些宗亲和大臣们。

按《后汉书》记载:“挹娄……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挹娄人很早就掌握了养猪技术,而挹娄,就是满族人的祖先。

乾隆赏赐的猪肉乃是当时女真族很喜欢吃的猪肘子,因为满族是在马背上打下的江山,居住偏北偏冷,吃猪肘子就成了女真人的习惯,所以乾隆便把老祖宗的这个习惯继承了下来。

每逢过节的时候,乾隆都会按惯例赏赐给大臣们一块猪肉吃,而大臣们嘴上虽呼感谢恩德,但心里却不是滋味,苦不堪言。

因为这肉其实就是水煮肉,没有任何调料的,对于整日过惯了奢靡生活的王公大臣们来说,只能用“难于下咽”四个字来形容。他们带回去又没有什么炫耀的底气,这又不是第一次被赐予,所以脱手就成了大问题,毕竟这是天子所赐,乱扔就是亵渎。

据说清宫当差侍卫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把一种草纸浸泡在盐水和酱油里,充满了酱香后就取出晾干,进宫的时候把这张草纸带在身上遇到乾隆赏肉时,吃时把肉和纸浸在水里,再拿出来吃,这样就有了味道。

久而久之,太监就看出了生财之道,准备好的酱纸偷偷地藏在衣袖里,送福肉的时候,就将悄悄将酱草纸给大臣,当然,前提是大臣给了小费才有。要知道,在乾隆朝,这样的祭祀,一个月就要有两次,那么多大臣,对于太监来说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但从皇帝送猪肉被大臣们嫌弃的这件小事来看出,满清文武大臣的生活是有多么的奢靡了。但有个人就特别好这口,于是这些大臣经常会把乾隆赏赐的猪肉都扔给了纪晓岚。

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都知道,纪大学士能说会道、风流倜傥,嘴里叼着一杆旱烟三言两语就将人怼得心服口服。最让人拍手称快的是他怼得和珅有口难辩,但历史上的真实纪晓岚真是如此吗?

纪晓岚对猪肉情有独钟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能说善道,机智伶俐,怼了和珅他们一句:“尚书是狗,御史吃屎”,让人忍不住拍案叫好。

实际历史上,纪晓岚虽然颇有才华,机智伶俐,但是他完全不是什么“铁齿铜牙”。相反,纪晓岚紧张时说话还有些结结巴巴的,也没有与和珅针锋相对,他们的关系大概可以做到相敬如宾,若即若离。

历史上据称纪晓岚有三大爱好:

一是烟不离身,纪晓岚虽聪慧过人,但整日里是烟袋不离身,朝中大小官员私底下将他称作“纪大烟袋”。

有一次,乾隆突然召见,正抽着旱烟的纪晓岚,情急之下,赶忙将烟杆塞进靴子里,匆忙赶去面圣。烟杆还没来得及熄灭就塞进靴子,偏偏面圣的时候又长,裤脚都烧冒烟了,实在忍受不住就大喊“着火了”,乾隆这才注意到他的裤脚一直冒烟。

让乾隆见啼笑皆非,这才让他赶紧出殿外灭火,而纪晓岚好长时间,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二是好女色,在相关的史籍中还有这样记载“一日御五女”和“一日不御女,则肤欲裂……”。

据说纪晓岚因为编纂《四库全书》在内庭数日,既没有妻妾相陪,也不能出宫,结果熬得眼见赤红,乾隆得知后,哭笑不得,御赐了两名宫女给他。纪晓岚对此还颇为自得,逢人便介绍自己“奉旨纳妾”。

三是无肉不欢。俗话说,文人讲究“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但纪晓岚无肉不欢,甚至将肉当饭吃。

传说,当乾隆皇帝,把祭祀用的肉分给臣下之后,而这些大臣对这种猪肘根本就不屑,但又不能私自处理,否则被人参一本,可是不敬之罪。但是,纪晓岚就有这种爱好,喜欢吃肉,无论是什么味道,只要是肉都喜欢吃,所以,大臣们出了皇宫门,干脆以人情把肉都扔给了同僚纪晓岚。

根据清朝部分文献中对纪晓岚吃肉的记载,纪晓岚不食谷面或饭时,能吃上十盘猪肉。按照如今的重量标准,纪晓岚一天能吃十斤之多,每天数十斤肉是个什么概念?

历史上记载纪晓岚又是个清廉的人,那么只靠他的工资每天吃这么多肉,也是一个不小的经济负担。所以大臣们扔给他的这些猪肉无疑是天下掉下来的馅饼,自然很乐意地就笑纳了。

而且正常人在年迈后,就会出现食量下降或者改吃素食来调整身体状态,但纪晓岚上年纪了还一如既往嗜好猪肉,还能高寿,可见,他的消化功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当然,纪晓岚除了有这些“怪癖”,但他主编的书籍在历史的贡献也是不能忽略的。

赏赐猪肘是提醒大家不能忘本,但安逸生活早让大臣们腐蚀了,对赏肉自然不屑去吃,所以赏肉就成了纪晓岚的美味佳肴!

事实上,“胙肉”在清朝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虽然难以下咽是真的,但是怎么着也是一块肉,还是皇帝赏的。不过大臣们被安逸的生活腐蚀了,早已没有他们祖辈的拼劲了。

据野史记载,雍正皇帝曾经用一块“胙肉”考验乾隆是否合适当皇帝。当时也恰逢祭祀,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胙肉”。因为当时清朝入关已经几百年时间,很多人都已经没有了祖辈的拼劲。雍正是想考验一下皇子们,祖辈们当年血战沙场的日子是否还记得?有没有被安逸的生活腐蚀。

所以雍正吩咐太监把“胙肉”分下去,然后仔细观察所有皇子的反应。经过这一考验,唯独只有十几岁的乾隆吃起来的时候面无表情,甚至还有津津有味、享受之意。虽然这部分内容可能并不可靠,但是从侧面说明了胙肉在清朝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这种习惯一直被乾隆延续着,乾隆皇帝为了展示自己的君主气度,每逢佳节就会吩咐内务准备着大量的猪肉食物,时常把猪肉一部分赏赐给大臣,但是这些官员面对这白花花无味的猪肉就苦不堪言了,所以一出宫后,偷偷地把他扔给了爱吃肉的纪晓岚。

纪晓岚是个清廉的官员,光靠他的俸禄每天吃十几多斤的猪肉是不可能的,所以面对大臣们给的猪肉,纪晓岚自然很乐意接受了,所以大臣们一有赏肉都丢给了他。

不过细细想来,如果清朝别弄什么满汉全席,把吃白肉的制度长期保持下去,也不至于铺张浪费,老百姓的日子也能过得好一点。

可悲的是清朝腐败成风,过惯了奢靡生活,连上好的猪肉都“难以下咽”,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结语

可见,乾隆赏赐给大臣的猪肘,原本这种寓意是好的,提醒官员们不能忘本,不能忘了满人马背上面征战的时光,但当时官员却已经迷醉富足的生活之中,面对这种极具象征意义的“猪肘”“难以咽肚”,但是这对于纪晓岚来说却是上等的美味佳肴。所以清朝的腐败也从这里可以看出来。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