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原文解读系列之二

珍重热爱生命 2024-11-13 04:26:27
第02章 功成弗居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②,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⑧,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④,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ì)⑤,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①已:语气词,可译为“了”。

②音声:古代音和声是有区别的。单调的、无节奏的叫“声”,复杂的、有节奏的叫“音”。

③是以:疑为后人所加。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的相对论,后八句是老子的政治论,文意不相连。圣人:老子理想中的“与道同体”的人物,他与儒家圣人有很大不同,是“有道的人”。

④始:管理、干涉的意思。

⑤恃(shì):依赖,依靠。

这段文字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这段文字表达了一个基本的哲学观点,即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对的对立和统一。

这段话的意思可以解释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这句话意味着,人们之所以能够认识到美和善,是因为存在着丑和恶的对比。没有丑,美就无法被定义;没有恶,善就无法被识别。“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 这句话指出,存在与不存在、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等,都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概念。这种对立和统一是永恒不变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 这里提到的“圣人”,是指那些领悟了道的人。他们顺应自然,不强行干预,不以言语教导,不对万物起始于有,不对生有所占有,不对作为有所依赖,不对功成有所自满。“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消失。这里强调了一种无私的态度,即做了好事不求回报,这样的行为才会长久。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强调了自然和社会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力量来自于理解并顺应这些自然法则。

段经文不仅揭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而且提出了应对这些变化的行为准则,即“无为”、“不言”等,这些准则实际上是老子对“玄德”的理解,也是他道论的基本行为主张。

大道无言,大道无际,它孕育了天地万物,并使天地万物感受到了她的存在和巨大威力,但人人们始终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任何概念和范畴都是牵强的,都没有恰当的概括出大道的真义,正是因为这种不准确、不完全、不真实的概念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大道的领悟,所以也就无法真正融入大道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境界中去。而圣人明白大道的绝对性和它的真实内涵,他们能抛弃和超越人类的自私和贪婪,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和事,这种无所作为的处世哲学看似消极,其实是一种真正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对人类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他们能真正理解大道并和大道融为一体,顺应自然和各种变化,也就无所谓“得到”和“失去”,因而也就没有忧愁和烦恼了,这也是智者和凡人的区别。

王弼《道德经注》 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而偏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名数也。自然已足,为则败也。智慧自备,为则伪也。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 美的事物,是人心所趋向、喜欢的;恶的事物,是人心所远离、讨厌的。美好和邪恶就像喜怒一样,善和不善就像是非一样,都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喜怒有着相同的根源,是非来自同门,所以不能偏向哪一个。“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六者,都是自然如此的,不能偏爱、执着其中任何一个侧面。事物自然地生发就已足够,人妄加干预就会失败。智慧自然地存在于我们心中,虚妄的动机和作为不是真正的智慧。根据事物的本身特点去利用它,自然能获得成功,并非自我的作为产生的结果,所以也不以功臣自居。如果硬把功劳放在自己头上,那么成功就不能维持太久。

王弼的《道德经注》是对《道德经》的一种解读,他在这里讨论了美恶、善不善等概念,指出它们都是人心中的相对判断,是同一事物不同面的表现。他认为,这些相对的概念都是自然存在的,不可偏爱或执着于其中任何一个。王弼进一步阐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认为智慧本自具足,人为的干预和虚伪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的智慧。他提倡顺应事物的自然属性去利用它们,这样取得的成功才不会导致骄傲自大,反而能够长久维持。

王弼的这些观点强调了自然和人为干预之间的区别,认为真正的智慧和成功来自于对自然的顺应,而不是自我中心的追求。这种思想与老子的“道法自然”相呼应,强调了一种无私、无为的生活态度,以及与宇宙万物和谐共存的理念。

在现代社会,这样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和判断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分执着于个人的喜好或偏见,而是要理解事物的多面性,尊重自然规律,以一种更加宽广和深入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在追求成功时,应注重内在的智慧与外在行为的统一,避免自我中心的傲慢,这样才能实现长久的和谐与平衡。

王弼在这里进一步批判了人们对于美恶、善不善的表面判断和片面理解。他指出,人们常常根据事物的外在形态和名称来评价它们的美恶,而这种评价往往是基于相对的标准,是主观的、片面的,并不是真正的、绝对的美善。

王弼提到的一系列相对的概念——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对比而存在的。这意味着没有绝对的长短、高下,一切都是相对的。因此,如果我们仅仅根据某一方面来判断事物,就会忽略了事物的全面性和复杂性,从而导致对事物的误解。

王弼强调,真正的智慧和行为应该超越这种相对性,不应该有改变事物本质的意图,也不应该用言语去强行指导他人。他认为,我们应该顺应事物的自然状态,不要过度干预,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与平衡。

在这里,王弼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观点,即“无为而治”。这意味着在处理事情时,我们应该减少主观的意愿和干预,而是让事物按照其自然的方式发展。这样的行为方式不仅能够避免错误,还能够使事物达到最好的状态。

王弼的这些思想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在个人修养上,它提醒我们要超越表面的判断,认识到事物的多面性,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在社会治理上,它启示我们以更加宽容和开放的态度去对待不同的人和事,避免过度干预和控制,让社会系统能够自然地、和谐地运行。

万物为我作而我无所辞,我生之为之,而未尝有、未尝恃,至于成功亦未尝以自居也。此即无为、不言之报。圣人且不知其美且善也,岂复有恶与不善继之哉?圣人居于贫贱,而无贫贱之忧;居于富贵,而无富贵之累。此所谓不居也。我且不居,彼尚何从去哉?此则居之至也。万物以自身的发展变化为我服务,而我不妄加辞令,我创造、作为,但不据为己有,不以此凌驾于他人之上。取得了成功也不以功臣的地位自居,这就是无为、不言的回报。圣人不知道美和善,哪里还有恶和不善与之相对呢?圣人处于贫贱的地位而不为贫贱忧虑,处于富贵的地位而不为富贵牵累。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不以自己所处的环境将自己定位。我尚且没有处所,别人能把我往哪里驱赶呢?这是居处的完美状态。

王弼在这里阐述了老子“无为”理念的深层含义,即通过无为而达到的一种超越状态。他认为,真正的圣人不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万物之上,也不会因为万物的存在而自我陶醉或自以为是。圣人理解到,万物各有其自然之道,它们的存在和作用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或需求,而是出于它们自身的本性和规律。

圣人处于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无论是贫贱还是富贵,都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内心。他们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感到忧虑或束缚,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都是暂时的,是外在的,而内在的道才是永恒不变的。

王弼提到的“不居”,是指不将自己固定在任何特定的位置或状态,不被任何事物所束缚。这种状态是一种超越了美恶、善不善的绝对自由,是一种与宇宙万物和谐共存的境界。

在这里,王弼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即国家和社会的管理不应该过度干预,而应该让事物按照其自然的方式发展。这样的治国方式能够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权力的滥用,从而实现社会的长期和谐与稳定。

王弼的这些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们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和挑战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分执着于个人的喜好或偏见,而是要理解事物的多面性,尊重自然规律,以一种更加宽广和深入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在追求成功时,应注重内在的智慧与外在行为的统一,避免自我中心的傲慢,这样才能实现长久的和谐与平衡。

第03章 圣人之治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是老子的治国理念之一。在这里,老子提出了一种理想的治国方式,即不崇尚贤能,不珍贵难以得到的物品,不展示引起欲望的东西,以此来避免人民之间的争斗、盗窃和内心的混乱。

老子的治国策略核心在于“无为而治”,即通过减少政府对人民的干预和控制,让人民保持简单纯朴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他认为,人民的欲望和知识越少,就越不会为了争夺资源而产生冲突,社会也就越容易管理。

具体来说,老子建议圣人治理国家时,要“虚其心”,即让人民的心智保持简单和纯真,不被过多的知识和欲望所困扰;“实其腹”,即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让他们不至于因为饥饿而犯罪;“弱其志”,即减弱人民的个人志向,避免因为追求个人目标而产生的冲突;“强其骨”,即增强人民的体魄,让他们能够自给自足,独立自强。

通过这种方式,老子认为可以让人民处于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民不会过度追求个人利益,也不会有太多的欲望和野心,从而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而那些所谓的智者或者有野心的人,在这种状态下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社会和谐稳定,没有机会和动力去实现个人的抱负。

最后,老子得出结论:“为无为,则无不治。”也就是说,只有实行无为的治国策略,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治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指不违背自然规律和人民的本性去强行干预,而是顺应人民的自然倾向和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

这种治国理念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其借鉴意义,它提醒我们在治理社会和处理问题时,应该尊重人民的基本需求和自然规律,避免过度干预和控制,让社会系统能够自然地、和谐地运行。

第04章 和光同尘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①。渊兮,似万物之宗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③。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④。

【注释】

①冲:虚而不满的意思。盈:满的意思,引申为尽。

②兮:语气词,可译为“啊”。

③湛:没有、虚无的意思。

④帝之先:天地的祖先,形容其出现之早。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四章,是老子对于“道”的描述和阐释。在这里,老子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道”的特性,表达了对“道”的深深敬畏。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里的“冲”字,可以理解为虚空、谦虚的意思。“不盈”则表示不满溢、无限。老子说,道的作用是冲虚的,看似用之不竭,但实际上它的作用是无法完全被人类所理解和利用的。它就像一个深不可测的源泉,无穷无尽。

“渊兮,似万物之宗。”这里的“渊”字,意为深、深远。老子说,道是深远的,它像是万物的根源和起点。它孕育了万物,但又不占有万物,不以万物为归宿。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这里老子描述了道的作用,它能够削弱万物的锋芒,解除万物的纷扰,调和万物的光芒,融入万物的尘埃。道是清澈的,看似存在,但又难以捉摸。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说,我不知道道的源头在哪里,它似乎比帝王的起源还要早。这里表达了对道的神秘和超越性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对“道”的描绘,表达了老子对于宇宙万物根源的理解,以及对于自然、宇宙、生命等深奥哲理的探索和敬畏。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它既存在于万物之中,又超越于万物之上,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存在。

第05章 多言数穷

天地不仁①,以万物为刍(chú)狗②。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③?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⑧,不如守中⑤。

【注解】

①仁:仁爱、仁慈。

②刍(chú)狗:用野草扎成的狗,古人祭祀时用,用后即扔。刍,野草。

③橐(tuó)龠(yuè):古代的风箱。

④数:通“速”。

⑤中:适中的意思。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五章,是老子对于天地和圣人的治国哲学的描述。在这里,老子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和“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来表达他的宇宙观和治国理念。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的“不仁”并不是指天地没有情感,而是指天地对待万物的一种超越人类情感的态度。它不偏不倚,不对任何事物特别偏爱或厌恶,万物在天地面前都是平等的。老子用“刍狗”来形容天地对待万物的态度,即祭祀后无用的草扎狗,表明天地对万物并无特别的情感纠葛,一切均按自然规律运行。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圣人”指的是理想的统治者,老子认为圣人应该像天地一样,对待百姓也应该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按照公正和自然的原则来治理国家。

接着,老子用“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来比喻天地之间的运行状态,就像风箱一样,虚空而不会塌陷,活动时内容物会不断涌出。这里比喻天地之间的动态平衡和不断变化。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句话强调了虚空的持久性和动态的变化,表明宇宙万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和流动中。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认为,过多的言语和数字是有限的,不能完全描述宇宙的无限和复杂。因此,不如保持内心的平衡和中道,以此来应对世界的变化。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表达了老子的自然主义哲学和治国理念,认为宇宙和治理国家都应该遵循自然的原则,保持平衡和适度,而不是过度干预或偏爱某一方。

第06章 谷神不死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pìn)②。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③。绵绵若存④,用之不勤⑤。

【注释】

①谷:形容虚空。神:形容不测的变化。

②玄牝(pìn):象征深远而看不见的生育万物的总根源,这里用以形容“道”的不可思议的生殖力。牝,生殖。

③是谓:这叫作。

④绵绵:冥冥无形象,连续不断的样子。

⑤不勤:不劳倦,不穷竭。勤,尽。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六章,是老子对“道”的神秘性和无限生育能力的描述。在这里,老子使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语言来表达他对“道”的理解。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这里的“谷”象征着虚空,而“神”则指代变化无常、不可预测的力量。“不死”意味着这种力量是永恒不变的。“玄牝”是指那种深不可测、无边无际的生育万物的源头。老子认为,“道”就具有这样的特性,它是万物生成的根本。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里的“门”可以理解为通道或入口,而“天地根”则表示“道”是宇宙存在和变化的根本所在。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源头,是天地间一切变化的根源。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里的“绵绵”形容“道”是一种无形无象、连续不断的存在。“若存”意味着它似乎存在,但又难以捉摸。“用之不勤”表示“道”的生育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不会因为使用而减少或耗尽。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揭示了老子对“道”的理解,认为“道”是一种永恒不变、无限生育的力量,它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和源头。老子通过这些描述,试图表达他对宇宙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第07章 天长地久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①,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②!故能成其私③。

【注释】

①以:因为。

②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③私:在这里指个人利益。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七章,是老子对于“天长地久”这一自然现象的哲学思考,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圣人治国和为人处事的道理。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认为,天和地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存在,而是自然而然地按照道的规律运行。正因为它们不自私地存在着,所以能够长久不衰。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里的“圣人”指的是理想的统治者或具有智慧的人。老子说,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众人之首,是因为他们能够放下个人的利益,先考虑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他们不追求个人的荣耀和利益,反而能够得到更多的尊重和长久地保持他们的地位。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里老子提出了一个反问,强调无私的重要性。他认为,正是因为圣人无私,才能够真正实现个人的利益。圣人的无私并不是真的没有个人利益,而是因为他们不追求短视的个人利益,反而能够获得长远的、更大的个人利益。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表达了老子的无私哲学,认为无私是天地长久存在的秘密,也是圣人治国和为人处事的关键。通过无私,个人能够超越狭隘的利益追求,达到更高的存在状态,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和成就。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jī)于道③。居善地④,心善渊⑤,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⑦。①上善:最高等的善。若:像。

②处:停留、居住之意。

③几(ji:一声):作“接近”解。

【注释】

①若水:如同水一样。

②处众人之所恶:处于人们不喜欢的地方,比如低洼之地。

③几于道:接近于道。

④居善地:选择良好的居住地。

⑤心善渊:心境深远广阔。

⑥政善治:治理国家有良好的政绩。

⑦无尤:不招致非议和责难。

【解读】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八章,是老子对“上善”的描述,认为最高尚的善行应该如同水一样。水具有许多美好的品质,它的行为方式与一般的争竞相反,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与之争斗,能够处在人们不愿意去的低洼之地,因此它的行为接近于道。

老子进一步阐述,上善之人应该具备的七个品质:

1. 居善地:选择良好的居住地,这可以理解为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2. 心善渊:心境深远广阔,具有深邃的思考和广博的胸怀。

3. 与善仁:待人以善,具有仁爱之心。

4. 言善信:说话诚实可信,言行一致。

5. 政善治:治理国家有良好的政绩,能够公正有效地管理国家。

6. 事善能:做事善于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够做到力所能及。

7. 动善时:行动善于把握时机,知道何时何地应该采取行动。

最后,老子再次强调,唯有不与人争竞,才能够避免招致非议和责难。这与水的特性相呼应,水不与任何事物争斗,却能够利益万物,因此它的行为是最接近于道的。上善之人也应该效仿水的品质,以柔克刚,通过不争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社会的和谐。

【原文】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④;富贵而骄⑤,自遗其咎(jiù)⑥。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注释】

①盈:满的意思。

②已:动词,停止的意思。

③揣:捶打,敲打的意思。

④莫:代词,“没有谁”的意思。

⑤而:这一章三个“而”,均为连词,“而且”、“并且”的意思。

⑥咎(jiù):灾祸的意思。

【注释】

①持而盈之:指持续地追求盈满,贪得无厌。

②不如其已:不如适可而止。

③揣而锐之:指不断磨砺自己的锋芒,使其更加锐利。

④莫之能守:没有人能够长久地守护着满堂的金玉。

⑤骄:骄傲自大。

⑥遗:留下,招致。咎:过失、灾祸。

【解读】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九章,是老子对“盈满”和“锋芒”的哲学思考。老子认为,持续地追求盈满和不断磨砺自己的锋芒都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些行为都无法长久保持。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老子认为,贪得无厌地追求盈满最终会导致灾难,不如在适可而止的时候停止。这是一种避免过度和极端的智慧,也是对“道”的顺应。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老子同样指出,不断磨砺自己的锋芒,使自己更加锐利,这样的状态也无法长久保持。过于锐利的东西容易折断,因此保持适度和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认为,即使拥有满堂的金玉,也没有人能够长久地守护它们。而富贵之后如果变得骄傲自大,就会为自己留下祸患。这些都是过度追求物质和地位的后果。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最后提出,功成之后应该身退,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在适当的时机退出,可以避免衰败和灾难,这也是一种智慧和自我保护的方式。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教导我们,应该避免过度追求和保持适度,这样才能避免灾难和保持长久。在取得成功后,知道适时退让,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智慧行为。

第10章 明白四达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③,能无疵(cī)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é)④,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⑤?生之畜之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⑦。

【注释】

①营魄;即魂魄。魂属灵,魄属血,在此连用,指灵肉相连。抱一:合抱为一。

②专气:志气专一。致柔:调合到柔和的境地。

③涤除:清除。玄鉴:形容心地如宽广的明镜。玄,形容人心的深邃灵妙。鉴,镜子。

④天门:这里指耳目口鼻等感官。阖(hé):关闭。

⑤无知:即不用智谋。知,作“智”讲。

⑥生之畜之:使它生,使它繁殖。

⑦玄德:极大极深远的“德”。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十章,老子在这里探讨了如何达到心灵的和谐与治理国家的智慧。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提到,人的精神和肉体应该合而为一,能否不分离呢?这是在强调身心合一的重要性,只有当人的精神与身体达到和谐统一时,才能避免内心的冲突和混乱。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认为,应该使自己的意志和气息保持专一,调和到柔和的状态,能否像婴儿一样纯真和柔弱呢?婴儿的状态象征着天然的纯真和无欲无求,是老子理想中的一种心灵状态。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老子提倡清除心中的杂念,保持心灵的明净,能否做到没有瑕疵呢?这里的“玄鉴”指的是心灵的深处,如同明镜一样能够映照出事物的本质。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在治理国家时,能否以爱心为基础,无为而治呢?老子主张的是一种顺应自然、不过度干预的治国方式。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老子提到,人的感官如同天门,能否保持关闭,不过度追求外界的刺激,像雌性一样保持柔和和被动呢?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老子认为,人应该拥有广阔的视野和洞察力,能否在不依赖智谋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呢?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最后,老子提到,应该让万物自然生长和繁衍,做到生育万物但不占有它们,为万物服务但不自恃其功,让万物成长但不主宰它们,这样的行为才是极大深远的德行。

整段文字中,老子不断提问,旨在引导人们思考如何达到一种超越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同时在治理国家时也能够遵循自然之道,实现和谐与平衡。

0 阅读:11

珍重热爱生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