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金台区:文旅融合描绘“诗与远方”新画卷

城市网陕西 2023-10-20 15:27:30

非遗满村落,文化助振兴。从古朴神秘的社火脸谱,到巧夺天工的西秦刺绣,从鲜明亮丽的凤翔泥塑,到匠心独运的木板年画,宝鸡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这片神奇的土地诞生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踏上古老斑驳的青石板路,各色迎风飘舞的旌旗招牌古香古色,宝鸡擀面皮、岐山臊子面、樊家油糕、忍不住麻花……走进宝鸡市胜利塬上西府老街,数百种地道特色小吃香味四溢,前来观赏美景、品尝美食的游人川流不息、络绎不绝,“夜间经济”异常火爆,点燃了百姓的消费激情,成为宝鸡市金台区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以文促旅:让旅游“热”起来

西府老街以宝鸡地区饮食文化为主线,结合西府特有的民俗文化和建筑文化,还原古陈仓历史风貌和市井生活习俗场景和“西府之美”,用“建筑美”“饮食美”“民俗美”等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涵构筑成为宝鸡文化新高地,留住城市的根与“魂”。

为复活老街区,保留老建筑,传承老市井,留住老风尚,宝鸡市金台区以西府地区的老“街市”为原型,打造集非遗展示、研学游学及西府传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街区,还原记忆中的西府之美,凸显了新时代最食人间烟火气的市井繁华。

在油坊、酒坊、醋坊空心挂面坊等作坊街,作坊师傅通过还原最古朴的制作工艺,让游客亲身体验古老传统工艺,身临其境感受古法炮制的魅力。

作为陕西最具代表性的“网红”古镇之一,西府老街2017年开街至今,吸引超3000万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老街现有优秀商户150余家,年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先后集聚了近三十家非遗品牌,荣获省级特色美食街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等多项殊荣。

历时五年的发展与淬炼,西府老街现已成为宝鸡民俗、文化、旅游的代表性名片及游客了解宝鸡文化的重要窗口。

“这里又好吃又好玩,传承了我们西府人最原始的记忆,我觉得真的好美!”来自宝鸡东岭的游客张女士在西府老街一边听着秦腔戏,一边品着特色美食,高兴地说。

以旅兴商:让消费“旺”起来

与老街浓浓的烟火气相对,西府里安静而幽深。流线型的户外造型衬托出“西府里”整体的艺术感,穿过门廊,一条乌色石板铺就的小路渐渐延伸,道路两侧绿荫掩映,一间接一间的文化小院比邻而居。

据介绍,“西府里文化艺术村”项目占地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15亿元。该项目依托西府天地民俗观光旅游景区,将产业发展、扶贫增收、农民致富有机结合,涵盖文化艺术、特色民宿、庭院餐饮及西府大作坊等于一体的深度体验更是引爆了人们“一站式游西府”的热情,为宝鸡的文化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西府里文化艺术村”内已经吸引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传承人4人,青年文创老师2人入驻,胥君权社火脸谱艺术馆、李骅书刻工作室、西府刺绣、卜心雕刻、文创工作室均已对外开放,并建成李继友社火脸谱艺术馆、老火车记忆博物馆、宝鸡市奇石博物馆等公益性展馆。

作为西府里文化艺术村四大业态版块之一的西府大作坊,由金台区政府与老街共同探索经营的“旅游企业+产业+贫困户”模式,西府大作坊总投资1680万元,带动了金台区全区500户贫困户。借助景区流量,销售手工挂面、手工醋、醪糟、红薯粉条等六大产业,安置贫困户就业30个,解决就业岗位150个,预计年销售额1120万元。

金台区文化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丰富街区文旅体验,金台区将“非遗进景区”作为丰富西府文化内涵、展示西府对外形象,让非遗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中传承,不仅让游客“进得来”,而且要“留得住”,为宝鸡经济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为非遗文化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张英杰)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