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对凤头鸊鷈绝望了!孵卵的时候遭遇鲤鱼攻击,巢穴沉入水底

信方谈三农 2025-04-30 04:00:32

对于钓鱼人来说,在钓鱼的时候经常可以发现很多水鸟,一般白鹭居多,白鹭也不怎么怕人,甚至敢于接近钓鱼人。

然而除了白鹭外,其实很多水鸟钓鱼人是不认识的,就拿凤头鸊鷈(pì tī)来说,这种水鸟在我国属于留鸟,它的足迹从南方到北方均有分布,然而北京一对凤头鸊鷈遭了殃!

北京女子@易羽发在4月27日布了一则视频,标题为:“可怜的凤头鸊鷈的窝被大鱼掀翻了,已经孵了十几天的蛋都掉到水里了,小生命夭折了,前面是凤头鸊鷈与大鱼搏斗,后面是凤头鸊鷈夫妻俩绝望的看着翻了的窝”。下图是视频做成的动图,大家看看咋回事。

视频中几条鲤鱼正在跃出水面,扑向凤头鸊鷉的窝,而凤头鸊鷉也在奋力反抗,不停地用嘴啄鲤鱼,而鲤鱼并没有停止,把凤头鸊鷉的窝冲翻了!

可怜的凤头鸊鷉,孵化了十几天的蛋,都掉落入水,这几个小生命肯定是无法存活!那么到这里不禁有个疑问,鲤鱼平时十分温顺,为什么会冲击凤头鸊鷈的巢穴?凤头鸊鷈在自然环境下生存,警惕性很高它的巢穴为什么建在亮水区?咱们一个一个分析。

1、鲤鱼为什么会冲击凤头鸊鷈的巢穴?

我觉得这有可能不怪鲤鱼,鲤鱼并不是脾气暴躁的鱼类,视频中的鲤鱼之所以这么暴躁,因为到了它的繁殖期。

鲤鱼繁殖对水温敏感,最适产卵水温为18-28℃。当水温稳定在此范围内时,鲤鱼会集群游向浅水区产卵。例如,长江流域鲤鱼多在4-5月水温回升时繁殖,而北方地区可能延迟至5-6月。

繁殖期的鲤鱼会寻找水流平缓的河湾、湖泊汊口、水库库湾等区域。这些区域水流阻力小,鱼卵可附着在水草或石块上稳定发育。

尤其是水草区域,鱼卵能粘附在水草上,水草还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改善局部水质。此外,茂密的水草可遮挡天敌视线,降低鱼卵被捕食的风险。典型产卵场包括芦苇丛、苦草带、金鱼藻群落等。

然而水域内没有水葱咋办?正常水域内都有水草,然而市区内的河道水草很少,鲤鱼很难找到合适的产卵场,找不到的时候就会把卵产在石块、树根、树枝上,虽然孵化率比较低,但是没有办法。

可能是这些鲤鱼找不到繁殖的地方,偶然间发现凤头鸊鷈的巢穴,想要把鱼卵粘附在树枝上,所以不停地冲击凤头鸊鷈的巢穴,即使面对凤头鸊鷈的反击,也没有停止产卵。

鱼类的产卵,是它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这牵扯到能不能留下后代。到了鱼类的繁殖期,很多鱼类变得不再怕人,即使有人靠近也不会离去,这是它们一生中离死亡最近的时候。

2、凤头鸊鷈的巢穴为什么建在亮水区?

凤头鸊鷈在繁殖期间栖息在开阔的平原、湖泊、江河、水塘、水库和沼泽地带,尤其喜欢富有挺水植物和鱼类的大小湖泊和水塘,水流平稳的河流和沿海沼泽地带。

也就是说凤头鸊鷈在繁殖期喜欢在开阔的水域内建造巢穴,为什么视频中的巢穴建立在亮水区?它不怕自己的巢穴被掠食性鸟类发现,或者不怕被岸边人员打扰吗?我觉得可能有2个原因。

原因一、有可能这一对凤头鸊鷈新婚,并且是第一次繁殖,对于建造巢穴的水平不高,也就是说巢穴从选址到建造都不行,造成巢穴漂浮在水面。

就像以前我家的一窝燕子,有一年春季新建了燕子窝,这个燕子窝建的很差,燕子衔的泥土总是一块一块掉落,建了半个月还没建好,只能帮他们一把,在燕子窝下面订了块木板,它们才把窝建好。

原因二、水里没有水草,如今很多城市为了所谓的“美化环境”,每年到春季水草生长的季节,大量打捞水中的水葱,以及其他水生植物。

随着这些水生植物被大量打捞,水面看起来波光粼粼,其实是破坏了生态链,没有水草的保护,大量鱼类被捕捞,看起来虽然环境干净了,但是生态链被破坏。

最后:北京这对凤头鸊鷈绝望了!辛苦孵卵十几天,遭遇鲤鱼攻击,巢穴沉入水底!有可能是水草以及水生植物的减少,造成凤头鸊鷉没有地方建造巢穴,只能把巢穴建设在亮水区。

然而对于鱼类来说,水域内没有水草,产卵都没地方,好不容易发现水面漂浮一些乱树枝,只能在有限的树枝上产卵,殊不知这些乱树枝是凤头鸊鷉的巢穴,导致悲剧的发生,我觉得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你说呢?

0 阅读:9

信方谈三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