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茨政府最近硬着头皮推修宪方案,要把国防开支从“债务刹车”的笼子里放出来,还想搞个500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基金,相当于一口气砸钱给军队和修路盖房,说白了就是被逼急了要“武装到牙齿”。
德国人搞“债务刹车”十几年了,每年政府借钱不能超过GDP的0.35%,结果搞得国家想投资点啥都捉襟见肘,去年还因为这个闹到政府垮台。

但国际形势现在太凶险,特朗普暂停对乌克兰军援后,欧洲压力全压到德国头上,北约盟友都盯着德国多掏钱。
默茨干脆放狠话说“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国家”,直接拿宪法开刀,就是想绕过财政紧箍咒。
不过这修宪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德国宪法修改需要议会两院三分之二多数支持,现在绿党直接掀桌子反对,说要么给更好的条件,要么别想通过。

绿党这帮环保起家的,本来就和军费扩张不对付,更担心政府乱借钱搞基建破坏气候目标,再加上左翼党和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也在搅局,甚至有人已经去法院起诉了,修宪这事现在卡在半空,搞不好要黄。
德国2022年就为俄乌冲突修过一次宪法,搞了1000亿欧元的特别国防基金,但那会儿是临时救急,这次默茨想直接永久性“松绑”,把军费和基建都算成“国家安全”开支,等于给政府开了个无限信用卡的权限,市场倒是挺买账,消息一出欧元猛涨,德国国债收益率蹭蹭往上跳,股民也跟着嗨了。

但问题在于,德国国内吵翻了天,自民党觉得基建投资完全可以在现有预算里挤出来,没必要专门搞基金破坏财政纪律,这背后其实是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派经济学家的理念大战,普通老百姓也犯嘀咕:钱从哪儿来?加税还是借债?借了债以后子孙后代怎么还?
现在默茨团队还在拼命和绿党谈判,要是真谈崩了,德国这波“军事崛起”可能就成了空中楼阁。

不过话说回来,连二战后最严格的宪法债务限制都能为了军备开绿灯,可见欧洲的安全焦虑已经烧到眉毛了。
如果说德国这次要是真把宪法改了、军备限制解了,那整个欧洲的牌桌估计都得重新洗牌。
先说最直接的,政府能绕过“债务刹车”狂砸钱,5000亿基建基金,相当于给德国经济打了针强心剂,军工企业和建筑公司肯定乐开花,短期能拉动就业和GDP增长。

但这么搞相当于把祖传的财政保险柜给撬了,国债规模可能翻倍,搞不好过几年利息都能压垮财政,现在市场虽然嗨到欧元上涨、国债收益率跳升,但长期看就像刷爆信用卡买豪车,迟早要还。
军事层面更刺激,德国打算恢复义务兵役制、搞网络作战部队,这是要当北约在欧洲的“急先锋”。

以前德国军费总被北约催着补作业,现在直接冲到2%及格线以上,坦克飞机使劲造,波兰这些东欧国家估计得连夜给自家军队加预算,整个欧洲可能掀起军备竞赛。
不过隔壁法国估计得酸了,本来欧盟防务老大当得好好的,突然被德国抢了C位。

绿党现在死磕着不放,既怕军费扩张毁了气候承诺,又担心5000亿基金变成腐败温床,修宪这事要是硬闯关成功,相当于开了“宪法随便改”的坏头,以后保不准哪个政党上台都能找理由拆财政篱笆。
更麻烦的是老百姓的信任危机,今天能用“国家安全”借钱买导弹,明天是不是能借口养老医疗继续破例?这种操作简直是把宪法当橡皮泥捏。

美国现在对乌克兰有一搭没一搭的援助,德国突然扛起军备大旗,等于把欧洲安全的锅全背自己身上,俄罗斯那边肯定得重新掂量对手分量。
不过德国现在自家后院都快起火了,这宏伟蓝图能不能落地,还得看议会这场硬仗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