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孕妇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顺利地来到这个世界,但有时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不能如愿。怀孕后大家都要格外小心,尤其是接近预产期的孕妇,要避免早产的发生。
什么是早产?
孕妇妊娠满 28周但未满 37 周分娩,此时分娩的新生儿就叫早产儿。
胎儿为什么会发生早产?
1. 胎儿因素
多胎妊娠的孕妇容易发生早产。双胎的早产率近 50% 。三胎的早产率高达 90% 。
另外产检时,超声发现羊水过多、羊水过少的孕妇也易发生早产。
2. 母体因素
先天子宫发育异常(纵隔子宫、单或双角子宫)的孕妇早产风险也会增加。
宫颈状态差,在妊娠24周前超声检查宫颈长度< 25mm ,或宫颈内口漏斗形成,并伴宫颈缩短,提示早产风险大[1]。
尤其是孕前宫颈做过手术的孕妇,比如宫颈维切术、环形电极切除术( LEEP ),早产风险较大。
既往有早产史和胎膜早破史的孕妇也可能再次早产。
不良的生活习惯亦可能导致早产,如体重指数 BMI < 19.0kg/m2 ,经常抽烟、喝酒等。
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孕妇,虽然通过试管婴儿成功受孕了,但是要注意其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受孕。
3. 疾病因素
孕妇泌尿生殖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宫内感染、盆腔感染等是导致胎儿早产的重要因素。
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妊娠合并高血压、子痫前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前出血、严重的心肺疾病、急性传染病等均易导致早产的发生。
避免早产,孕妇应该怎么做?
1. 保证健康饮食和营养补充
孕妇要注意营养均衡,不仅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尤其是鱼类、瘦肉、奶类等优质蛋白质,还要摄入适量的蔬菜水果,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尽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生冷食物,也不要吃可能存在食品卫生安全的食物、路边摊小吃,以免出现食物中毒或者腹泻、腹痛等问题,从而影响胎儿稳定。
2.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备孕、孕期到产后都应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抽烟、酗酒、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心情愉快,适当的运动,避免劳累过度。
孕期注意会阴部的卫生,出现白带异常时要及时上医院检查,避免因妇科炎症导致早产的发生。
3. 定期做产检
定期产检能连续观察了解各个阶段胎儿发育和孕妇身体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孕妇营养是否良好等。
产检也能及时发现孕妇常见的合并症及并发症,以便及时得到治疗,防止疾病向严重阶段发展,避免胎儿早产、新生儿死亡率的发生。
4. 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
有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前置胎盘、羊水过多等情况的孕妇要积极就诊,遵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治疗。
养生学说温馨提醒:
早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孕妈在孕前、孕期都要避免早产的高危因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加关注,多加注意,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小宝宝瓜熟蒂落、顺利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