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面间谍”袁殊:《伪装者》中明楼的原型,身上背负着五重身份

牛辅饭前娱乐 2025-01-16 15:10:4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中国的谍战历史上,袁殊,这个以“五面间谍”闻名的传奇人物,曾在危机四伏的乱世中游走于国共日多方势力之间。

他不仅是谍战剧《伪装者》中明楼的灵感原型,更因其同时兼具多重身份的高超伪装术,被称为“东方佐尔格”。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乱世中,袁殊到底是如何在极端复杂的环境中周旋的?

军统暗棋

1937年的某个清晨,上海法租界的一座老式洋楼里,袁殊正在清理桌上的文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辆低调的黑色轿车悄然停在他的住所门前,袁殊走下楼,看到两个身穿笔挺西装的陌生男子站在车旁。

其中一人面容冷峻,用一个手势指引他走近,这是袁殊第一次见到戴笠,那个在军统的特务头子。

戴笠只说了一句:“明天上午九点,到这个地址来找我。”

次日一早,袁殊如约出现在军统局的办公地点,戴笠站在办公室里,抬头看了一眼袁殊,直接问道:“最近靠什么谋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殊一瞬间的迟疑并未逃过戴笠的眼睛,但他早有准备,轻描淡写地回答:

“家里留下的些许积蓄,勉强维持生计。”

戴笠闻言点了点头道:“那就跟我做事吧,每个月三百元够不够?”

袁殊微微躬身答应下来,从那天起,他成为军统上海区的一名独立情报员,肩负着收集日方情报和潜伏的双重任务。

对新手来说,潜伏在敌占区是一场巨大的考验,上海这座城市混杂着敌我双方的谍报人员和各类危险因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殊租下了一间不起眼的小公寓,找了一份平淡无奇的文员工作作为掩护。

不久之后,军统交给袁殊的第一个大任务到来:炸毁虹口区日军的一处军火库。

这处军火库隐匿于一座纱厂后院,高高的围墙与重重守卫让它看似固若金汤,袁殊和他的队员需要找到唯一的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最终锁定在纱厂里一位中国籍伙夫身上,伙夫的身份特殊,既能出入军火库,又不会引起日本守卫的怀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此,袁殊制定了缜密的计划,他的下属王铁民化名“周坤”,每天在街上“偶遇”伙夫,寒暄几句,再不动声色地拉近关系。

几周的接触后,伙夫终于对这个自称同乡的“兄弟”敞开心扉,两人甚至一起喝酒聊天,关系渐渐融洽起来。

某一天,王铁民提出要给伙夫介绍一位寡妇相亲,这个提议让伙夫喜出望外,也为行动制造了绝佳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行动当晚,伙夫应邀外出赴约,临走前,他推着装满蔬菜的推车进了军火库,全然不知推车底部藏着一枚精心伪装的定时炸弹。

夜幕降临,伙夫在酒馆里与“周坤”热络地聊天时,军火库的方向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紧接着又是连续的爆炸声,曾经高墙环绕的军火库,只剩下一片废墟。

第二天,日军在虹口一带展开了大规模搜捕,袁殊心中清楚,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必须更加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同时继续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一次次任务的考验中,袁殊从一个门外汉逐渐蜕变为一名老练的情报员。

青帮大佬

袁殊的间谍生涯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页,莫过于他成为青帮大佬的故事。

某天夜晚,袁殊接到一封密信,信的内容只有短短几句:“明晚,吴园茶室,与你一叙。”

落款是一枚并不陌生的印章,属于青帮的某位骨干,这一约见,让袁殊意识到,自己的谍报工作即将迎来另一种挑战。

第二天晚上,袁殊如约来到吴园茶室,茶室的角落,三位身着长衫的男子已经在等候。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殊一眼便认出,坐在主位的正是青帮的大佬曹幼珊,,他抬眼扫视袁殊,缓缓开口:

“听说,你是个聪明人。”

袁殊保持沉稳,恭敬地答道:“先生抬爱,小袁不过是一介书生。”

一句话既谦逊又得体,让在场的人不禁点头,那一晚,袁殊表现出的机敏和沉着,显然打动了曹幼珊。

几天后,他被正式邀请加入青帮,还得到了一个让人艳羡的身份——曹幼珊的关门弟子。

他瞬间成为青帮内部地位崇高的人物,与杜月笙、黄金荣这些上海滩的风云人物平起平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外人来说,他已然是青帮核心圈的一员,而对袁殊本人而言,这却是他情报网中的又一环。

青帮中的许多生意,横跨上海滩的方方面面,从金融业到运输业,从烟土交易到酒店产业,无不涉及。

这些生意是多方势力角逐的焦点,袁殊利用帮派身份接触到更多权力中心,既为军统、中共等组织获取情报,也通过巧妙的操作为抗日事业打开了隐秘的通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次,袁殊得知日本人在租界开设的工厂正在为军方制造重要装备,而这家工厂的物流运输完全由青帮掌控。

他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上级,随后策划了一场看似无关紧要的帮派内斗。

通过暗中操作,他让青帮夺取了工厂货物运输的完全主导权,借此得以截取关键情报,同时在运输中暗中破坏,成功延误了日本军方的计划。

整场行动悄无声息,既未让日本人怀疑到青帮,也让中共对他的能力大加赞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殊的青帮身份,为他在敌占区的生存增添了一层有力的伪装,也让他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游刃有余。

日方间谍

除了在军统和青帮的身份,袁殊还凭借流利的日语,成功渗透进日本间谍的核心圈。

起初,袁殊以一名普通记者的身份频繁出入日本领事馆,凭借流利的日语和谈吐不凡的态度,引起了日本间谍头目岩井英一的注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岩井英一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人物,他表面上是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的随员,实际上却是日本情报系统的核心人物。

岩井观察袁殊许久,发现他既有亲日留学背景,又能与上海上流社会轻松往来,似乎是一个可以利用的“人才”。

在一次领事馆举办的招待会上,岩井主动向袁殊搭话,话题从新闻工作转向国际局势,再到文学艺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次接触是岩井的试探,袁殊从容应对,既展现出亲日倾向,又适时保持距离,仿佛一切只是出于职业需求。

岩井见状,对袁殊多了一分信任,几次接触之后,岩井正式向袁殊提出合作意向。

他提出每月支付200元的报酬,换取一些有价值的情报,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提携”,袁殊表面上欣然接受,心中却了然:这是一次难得的潜入敌方核心的机会。

在向上级请示后,他得到明确指示,开始与岩井进行情报“交易”。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殊提供给岩井的情报大多是公开信息,既能让对方满意,又不至于暴露任何真实的机密。

与此同时,他却借着与岩井的接触,悄悄搜集了大量日本军方的情报,为中共地下党和军统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持。

为了稳固这层关系,袁殊适时展现出自己的“亲日”倾向,他在某次记者会上故意带着一本日文杂志出席,用低头翻阅的姿态引起岩井的注意。

而岩井每次看到这本杂志,都会误以为袁殊确实倾向于日本文化,对他进一步放松了戒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此同时,袁殊利用岩井提供的便利,频繁出入领事馆内部,不动声色地观察日方情报人员的工作模式和联络方式。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袁殊发现岩井的一份机密文件中提到了日军在上海的间谍网络布局,他立刻将这一信息以暗语方式传递给中共地下党。

此后,中共的情报网针对日军的破坏行动愈加精准,而岩井对此却毫无察觉,仍然将袁殊视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甚至当袁殊因刺杀任务失败被捕,关押在特工总部76号时,岩井亲自出面,以袁殊“外务省合作人员”的身份将其保释。

这场营救虽然让岩井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但袁殊通过这次事件,再次巩固了他与岩井之间的“友好关系”。

表面上,岩井英一似乎是这场交锋中的主导者,但实际上,真正的棋手却是袁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利用岩井的信任,成功在敌方核心圈潜伏了多年,不仅为中方获取了无数重要情报,还在险恶的环境中为自己赢得了多次脱身的机会。

结束潜伏后

在最惊险的时候,袁殊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伪和青帮五重身份,却始终没有暴露自己,被称为乱世中的“东方佐尔格”。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袁殊终于摆脱了长达八年的危险潜伏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带着满身的疲惫与深深的隐秘,按照组织的指示,改名“曾达斋”,前往解放区开始新的生活。

在解放区的日子里,袁殊远离了谍战的腥风血雨,过上了看似平静的生活。

但他常常在深夜中惊醒,梦中是76号特工总部冰冷的牢房,是日本军官的试探目光,是戴笠那咄咄逼人的命令。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中国成立,袁殊的身份从谍报人员转变为普通的社会一员。

他开始从事出版和文化工作,编写报刊、出版书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文化建设中。

他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记录和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隐秘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87年,76岁的袁殊因病去世,他的谢幕虽平静,却将他的传奇化作了永恒,刻在了中国近代谍报史的丰碑之上。

他不仅是备受好评的谍战剧《伪装者》中明楼的原型,还是电视剧《记忆之城》中男主角朱今墨的原型,还是游戏《隐形守护者》中肖途的原型。

或许很多人都不曾听过他的名字,但他的事迹,却通过许许多多作品被无数人知晓,他的精神也将被更多人铭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20

牛辅饭前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