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年,乾隆迎来了自己的八十大寿,英国国王派遣了一支庞大的使团,远渡重洋来向乾隆皇帝祝寿。
而在他们启程回国时,带回了一封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不过这封信可不是什么友好的问候信。
信的全文有976字,却尽显乾隆的愚昧和自大,也让清王朝错失了一次和西方合作的良机,而这封信回到英国后,被送到了国王手中,至今还珍藏在大英博物馆。
那么,乾隆的这封信,究竟写了什么?英国收到信又是何反应呢?
使团来华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时期,乾隆在位的五十多年里,清朝的疆域遍及亚洲、东南亚,并且在世界舞台上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个时期,清朝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强盛,经济总量一度位列全球第一,稳居世界的中心。
在乾隆的眼中,清朝无疑是世界最强大的帝国,他对外界的认知完全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乾隆深信,“天朝”自古拥有足够的财富、资源和智慧来支撑其统治。
在乾隆的自信背后,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而这也是他对外界世界的主要认知方式。
此时的西方世界,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从蒸汽机的发明,到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英国逐渐脱离了封建束缚,跃升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此时的英国已经能够向外扩张其商业与军事实力,寻求新的市场和资源,遥远的中国成了英国眼中的巨大商机。
1792年9月26日,这支由乔治三世亲自指派,马戛尔尼勋爵领衔的使团出发了。
使团不仅要代表英国国王向乾隆帝送上贺礼祝寿,还要提出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的请求。
为了向中国展现英国强大的国力,舰队还携带了包括英国皇家战舰“狮子号”在内的五艘军舰,整个行程将持续近一年。
这次外交使命,背后不仅仅是送贺礼的简单举动,更是为了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为英国的商品和资源争取一席之地。
英国使团对即将到来的中国之行充满期待,他们相信凭借自己丰富的外交经验和对中国文化的敬意,可以在乾隆的宫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尤其是在马戛尔尼的眼中,这不仅是一场对中国传统的朝贡礼仪的参与,更是展示英国外交技巧与国力的良机。
当他们抵达中国之后,清朝的官员表现出了表面上的友好,沿途的地方官员也给予了使团礼遇和照顾,但真正的挑战出现在与乾隆皇帝的直接接触上。
皇帝的傲慢按照传统的中国礼仪,外国使者应当对皇帝行“三跪九叩”的礼节,这是一种极为严苛的朝贡礼节,象征着对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极致敬意。
可是英国并非中国的附庸国,英国与清朝并没有类似的朝贡关系,这种过度谦卑的礼节显然不符合英国的国情与尊严。
因此,马戛尔尼决定与清朝方面坚决抗议,表示不愿意按照这一礼节向乾隆行礼,英国使团坚持认为,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度,应该获得与中国平等的外交待遇。
乾隆听闻马戛尔尼的拒绝之后,立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认为这些外夷之人无知且难以容忍,断然拒绝了与英国使团的进一步接触。
但英国使团并未因此放弃,他们请求与乾隆会面,还送上了英国国王亲自挑选的精美礼物。
使团带来的礼物包括了先进的科学仪器、精致的工艺品、英国国王及其他名人的画像以及一艘“君主号”战舰的模型。
但乾隆对这些精美的礼物和物品几乎没有任何兴趣,相反,他更专注于使团成员中的一个年轻人——托马斯·斯当东,后者的汉语能力引起了乾隆的注意。
乾隆甚至邀请这位年轻人入宫与自己对话,并赠送给他一只绣有五爪金龙的荷包。
这些细节尽管看似友好,实则反映出乾隆对使团的傲慢态度和对英国使团的轻视。
最终,经过一番谈判,在乾隆的寿宴上,英国使团行了双膝下跪礼,表达了对乾隆的尊敬,而在正式场合上,双方达成了三跪九叩的妥协。
但这一妥协并未改变乾隆对英国的基本态度——拒绝与英国建立真正的贸易往来。
他对马戛尔尼所提的开放通商口岸、设立使馆等请求,逐一进行了拒绝,还特意给英国国王写了一封信,正式拒绝了英方的请求。
这封信中没有一点友好的问候,全部都是他对大清帝国的自信和对英国的不屑一顾,全文976字尽显愚昧和自大。
乾隆的信乾隆信中的一段话写道:“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这句话清楚地表露出乾隆对于英国的误解——他认为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远渡重洋是为了学习中国的文化,并希望中国成为其文化的指导者。
信中,乾隆不仅以自我为中心,驳斥了英国使团提出的各项请求,还表示:“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
他坚信清朝已有一整套完善的体系,任何外国的要求都无法与这一体系相协调。
乾隆还指出,中国有着丰富的资源,足以满足国家一切需求,因此不需要像英国所提议的那样与外界进行贸易。
信中充满了对外来文化、技术、商品的蔑视,他认为这些对中国的富裕与强盛毫无帮助,甚至表示:
“天朝抚有四海,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这封信不仅代表了乾隆对英国使团的轻视,也体现了清朝封闭政策的根深蒂固。
当时工业革命使得欧洲国家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飞跃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让他们急切需要更广阔的市场,而中国这块庞大的市场显然成了他们的目标。
但在乾隆的眼中,世界的中心始终是中国,而西方不过是一个遥远且无关紧要的存在。
在乾隆的心目中,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应当是中国文化与政权的主导,而外部世界必须追随中国的步伐。
这封信的傲慢与拒绝,却预示了历史上中英关系的深刻转折,乾隆未能认识到,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西方国家的崛起将会对中国形成巨大的冲击。
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海上力量使其迅速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而中国依然停留在封闭、保守的状态。
乾隆的拒绝,不仅让中国错失了与西方国家合作的机会,也加深了中西之间的隔阂,最终导致了日后鸦片战争的爆发。
使团回国1793年9月21日,马戛尔尼和他的使团结束了与乾隆皇帝的会面,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归程。
这次外交任务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失败,英国使团并未能如预期那样与清朝达成任何实质性的贸易协议。
使团的归程虽然没有任何重大突破,但却为英国政府带回了一份详尽的报告,马戛尔尼详细记载了他与乾隆的对话、交涉的细节以及清朝对外交的态度。
马戛尔尼的报告并未直接指责乾隆,而是客观地描述了乾隆的态度和信中的内容。
这份报告在英国上下引发了深远的震动,对于英国而言,乾隆的回应不只是一次外交上的打击,更是对英国未来在中国市场的追求的深深否定。
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让它在经济和科技上取得了突破,而英国商人急需一个广阔的市场来为工业化的生产提供销路。
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当时的清朝,依然坚持着“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外界的商品和技术漠不关心,这种态度让英国感到极大的挫败与愤怒。
清朝不愿意与外界合作的行为,表面上看似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但从长远来看,却无疑是为未来中英关系的恶化埋下了伏笔。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及其他西方列强不再依赖清朝的意愿,而是通过武力和其他手段,迫使清朝打开国门,鸦片战争的爆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乾隆的那封信,至今还保存在大英博物馆,它不仅是乾隆愚昧和无知的体现,更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深刻体现。
对于乾隆而言,这封信的拒绝和随之而来的外交失败并未让他反思自己的决策,而是让他更加坚定了“天朝上国”的自信。
历史的车轮并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自信或偏见而停滞不前,当乾隆继续沉浸在他的盛世幻想中时,世界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