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主播直播带货是否需要亲自鉴定过?古玩主播年龄是否应该限制?古玩带货直播完毕后的视频应保存多久?伴随直播带货成为各路玩家争抢的“高地”,首部直播带货标准也即将面世。
中国商业联合会近期发布通知,要求由该会下属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牵头起草制定《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等两项标准。这被视为直播领域行业内首部全国性标准,在公开征求包括一线广大企业和消费者的意见后,将于7月发布执行,这对于特殊的古玩直播领域同样带来指导性建议和意见。
直播带货
今年以来,古玩直播带货呈现井喷状态,但同时各种“翻车”也频繁成为焦点。对于古玩行业规范,在一些古玩市场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看来,古玩直播带货的形式是不拘一格,几乎没有进入门槛,这固然容易被一些心术不正者钻空子,但却很有利于小本经营者的起步。古玩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商销售模式,有其自身特性,这就决定了对它的监管,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模式。
古玩“全网最低价”背后:馅饼频频变坑
收藏家张铭(化名)告诉收藏快报记者,自己不是一个冲动消费的人,但为了支持喜欢的古玩主播,会在其古玩直播间购买喜欢的古玩,但后续买的古玩始终未到货,问客服也无明确回应,让他对古玩直播带货以及主播大大的失望。
今年以来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多数集中于中小型主播,比如一些古玩店铺老板会伪装成到地摊淘货,直播与地摊摊主杀价环节,并且前期背好相关知识,晚上开直播时进行古玩买卖,当然这些还算好的,有的古玩主播在直播间介绍的藏品和实际拿到手上的藏品完全两样,买的书画完全是复制品,而直播间介绍的明确为手画的,但是联系客服也是无人搭理。多位收藏家向收藏快报记者反映,他们对于古玩直播间古玩价格、品质多有质疑,而且现在甚至出现了在古玩直播间进行古玩鉴宝的笑话,很多本身是电视鉴宝专家开始在古玩直播间大肆虚假炒作,看照片看视频鉴定古玩,一件800元,配合艺术品公司进行虚假鉴定,完全没有任何道德操守。
抖音与快手直播带货
刘璇在某电视鉴宝专家,声称自己是北京某博物馆副馆长,这位专家与北京某艺术品鉴定评估公司合作,通过推广,在快手上大肆宣传,他花了3000元鉴定一件瓷器,艺术品公司人员声称可以只要是真品且达到5000元价值就可以免费送进保利和嘉德进行拍卖,结果这位副馆长鉴定是真品,可惜评估价格就3000元,刘璇3000元打了水漂,而后刘璇通过网络了解到很多收藏者都遇到类似经历,这位副馆长所合作的机构人员大量把鉴宝视频放到快手上进行炒作,当然,这种状况仅仅是冰山一角,电视鉴宝专家配合艺术品公司虚假鉴定评估顽疾持续数年,但是如此公开化实在肆无忌惮。
实际上,与前面所讲的古玩秀场直播不同,古玩电商直播是一切围绕古玩的直播,属性之一便是在古玩直播间里粉丝能拿到产品的“优异”价格,很多头部古玩电商主播也通过拿下“全网最低价格”来固粉。MCN内部人士告诉收藏快报记者,以古玩头部主播李鉴宸为例,李鉴宸新加坡古玩直播团队所直播的藏品均由李鉴宸提前一天亲自鉴定且评估,直播间设在藏家家里,前期不允许收一分钱,后期成交收取5%佣金,所销售的华侨华人藏品必须是低于国内古玩城,甚至古玩地摊藏品同类价格。实际上,东南亚的藏家也遇到好的古玩传不下去问题,只不过他们更加开明,愿意低价格选择正规渠道出手。
不过,在6月19日举办的首部全国性直播电商标准《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两项团体标准制定研讨会上,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洪涛提出,价格是直播购物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有些直播购物把价格搞得非常低,甚至没有价格,严重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因此《标准》应对此有所界定。”
另外,他还指出,假如一场直播购物的量很大,但实际的货品没有相应储备或者虚假储备,这样就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假冒伪劣产品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他建议,对于带货“最高数量”也应有所界定。
疫情下的直播带货
专家建议从业资质设限,业内:高品质商品会越来越多
此次首部全国性直播电商标准制定研讨会,30多位专家对标准意见稿提出建议,围绕标准制定中直播从业资质、主播年龄限制、直播商品体验、视频保存时限、直播带货定性这5大争议焦点,包括主播年龄应不小于18岁,直播带货行为应依据《广告法》,主播要体验商品,不得虚假宣传。此外,对从业人员建立直播行业黑名单数据库等。
其中,参加研讨会的一位古玩艺术品市场观察者指出,一些电视鉴宝专家配合艺术品机构进行虚假鉴定评估必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不能让这些所谓鉴宝专家毁坏市场,严查这些所谓鉴宝专家资质,学历。
快手直播MCN负责人大刚告诉收藏快报记者,古玩直播带货的准入门槛亟待确立,需要关注收藏者、直播间内容、藏品三方面的准入。针对古玩艺术品市场观察者提及直播带货行为应依据《广告法》,其认为不用广告法管控,也能解决目前碰到的问题。
至于新标准确立后是否会导致古玩行业洗牌的问题,大刚认为,标准的确立会让行业更加规范,不至于发生大规模的洗牌,古玩是特殊领域,不是一时间就可以治理的,背后涉及多方面利益。
前快手直播运营负责人刘文静告诉记者,在当今古玩电商直播环境下,培养出的新兴收藏消费人群,可能拥有新的购买习惯,例如不看图文,看直播。“我们快手的老用户当然是习惯于看图文、看短视频,以后的消费者会成为从另一个维度成长起来的一批人。”
直播带货形式图
刘文静表示,无论是古玩电视购物还是古玩电商直播,最底层的逻辑都是线下经济在线上的重演,同时是一个提效的过程。“有时候我们说质量,其实不只是古玩本身质量,还包括服务质量,包括各个方面的质量”。刘文静表示,随着古玩头部主播的确定和与相关古玩平台的更多合作,古玩直播间里高品质的古玩越来越多,“之前注重性价比的古玩确实比较多一些,但是这只是早期状态”。而腰部腿部古玩直播商伴随着国家出台各种相应措施,相信类似混乱的鉴宝情况也会逐步好转。
“古玩直播带货领域没有前人,如果有一个前辈,或者国外已经有做得很好的例子,我们跟在后面学一学进行迭代,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也不知道前面哪条路对与不对,我们在披荆斩棘不断地进行试错”。刘文静表示。
释疑
直播带货存在哪些乱象?
中国商业联合会指出,古玩直播带货绕过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渠道,直接实现了古玩和收藏者对接,这种模式既有古玩电视购物的节目形式,也有网络购物的邀约信息,还有广告代言的表现存在,古玩主播身兼经营者、发布者、代言人等多重角色,由于古玩行业监管滞后,行业没有门槛,古玩主播素质良莠不齐,致使三俗充斥网络、虚假夸大宣传成风、假冒古玩泛滥、售后服务难以保障,亟待规范。
日前,北京市消协对外发布的古玩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显示,市消协选取了10个古玩直播平台作为体验调查对象。体验人员以收藏者身份在每个古玩直播平台各进行3次模拟古玩购物体验,共完成30个古玩直播带货体验调查样本。其中,有9个样本涉嫌存在证照信息公示问题,占比30%;有3个样本涉嫌存在古玩虚假宣传问题,占比10%;有1个样本执行“买古玩7天无理由退货”不到位,占比3.33%。
此外,部分古玩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涉嫌存在过度宣传古玩年代或同类藏品拍卖会价格问题。
北京方工律师事务所刘铭泽告诉收藏报记者,全网最低价等表述都属于极限用语,广告法明确禁止在广告宣传中使用这种表述,但使用这种极限用语与是否构成欺诈没有必然关系。
古玩领域监管是否应设置高门槛?
2019年古玩电商直播的行业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2020年有望突破500亿规模。商务部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
古玩市场分析师张娜拉告诉记者,根据行业发展生命周期,一旦出现峰值后,立刻迎来的是跌至谷底的泡沫。古玩直播带货的标准问题亟须制定,反映了近来古玩带货行业野蛮生长、问题丛生的客观现实。而古玩直播标准如何制定,研讨会聚焦的问题为何会引起争议也需细细考量。当下存在的5大争议点,最为关键的还是古玩直播带货的定义问题,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写入标准可能会限制古玩直播带货行业的发展方向,不加界定又难以对相关问题予以明确定位。如何准确定义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关于这个问题,不能仅仅只是专家们商讨确定,还需公开征集古玩直播平台、古玩商家、古玩主播以及古玩收藏者的建议,在标准里进行更为细致的厘清和规范。
此外,有相关古玩专家表示,今年,在抗击新冠疫情和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中,古玩直播带货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古玩直播带货毕竟是市场的产物,既然是市场,就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市场的特性,既有其正面作用,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设置一个进入门槛,这固然方便管理,却给起步阶段的创业者人为增加了障碍。可以营造让各种古玩直播平台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优胜劣汰的机制来淘汰劣质古玩平台和劣质古玩主播,让优秀的古玩直播平台脱颖而出。
收藏快报记者 刘湘茹 编辑 刘明华 校对 杨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