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次禁渔的青海湖,里面的鱼有多大?

蝉说春秋 2024-02-22 19:42:55

青海湖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湖水面积4625.6平方千米,湖水容量743亿立方米。

至于为什么是咸水湖,从原理来讲,盐分流入青海湖后,出去的少,水分蒸发后形成降雨,上游淡水继续冲刷盐分进入青海湖,此消彼长之下,青海湖虽然是内陆淡水湖,但盐分却比一般的淡水湖要高,海洋就是这样形成的。

青海湖渔业资源丰富,但在上世纪,青海湖中的鱼类数量急剧下降,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过度捕捞

20世纪60年代,青海湖内到处可见鱼儿在欢闹,不过当时恰逢困难,周边居民不得不打起了青海湖的主意。

1960年~1962年,居民纷纷前往青海湖捕鱼,3年累计捕捞7.3万吨,单日渔获曾高达7~8万公斤。

青海湖中的鱼挽救了大量同胞,但同时鱼类数量也在急剧下降,过度捕捞给青海湖中生活的鱼类带来了灭顶之灾,20世纪70年代鱼类总数不足1万吨。

2.河水断流

青海湖中的鱼类主要为湟鱼,这种鱼属于洄游性鱼类,繁殖期为每年3~8月。

可一旦流入青海湖的河水出现断流,湟鱼的族群数量就会锐减,例如1995年的布哈河断流事件、2001年的沙柳河断流事件等。

3.水域污染

早期,一些工厂昧着良心将污水排入青海湖,还有大量废渣废气等,也都在大肆破坏自然环境,导致青海湖水质被污染,较大程度影响着湖中鱼类的繁衍生息。

青海湖展开禁渔补救行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就对青海湖展开了限制捕捞措施,但进入21世纪后,鱼类数量仍然不够理想,于是从2001年开始,青海执行禁止捕捞,并将湟鱼列入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一批)。

2004年,青海湖湟鱼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正式被确定为濒危物种。

为了加快青海湖鱼类恢复,当地救护中心积极展开放流工作,从2003年到2021年,累计放流鱼苗1.56亿尾,平均每年放流800多万尾。

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监测数据来看,2022年青海湖湟鱼蕴藏量由2002年的低于2600吨,增长到了11.41万吨,湟鱼资源恢复效果十分不错。

青海湖六次禁渔,里面的鱼有多大?

历史上,青海省对青海湖进行过6次禁渔工作,最近一次是从2021年1月1日开始,为期10年,那么青海湖中最大的鱼应该有多大呢?

虽然青海湖水域面积4625.6平方千米,湖水容量743亿立方米,但因所处地区海拔较高,属于典型的高原内陆湖泊,所以青海湖中的鱼种类并不多,可分为鳅科属和鲤科属,主要为青海湖裸鲤、甘子河裸鲤、硬刺高原鳅、隆头高原鳅等,其中青海湖裸鲤占比最高,也就是俗称的“青海湖湟鱼”。

鳅科属鱼类体型较小,例如硬刺高原鳅,体长大多在20厘米以下,体重大概150克。

所以要找青海湖最大的鱼,还得去鲤科属,在为数不多的几种鱼中,体型最大的只有青海湖裸鲤,下文称“湟鱼”。

从20世纪60年代捕获到最大的湟鱼来看,已知上限为23.8斤,然而正如上文所说,青海湖在经过了多次坎坷后,湟鱼数量不断锐减,甚至一度濒临灭绝,如今最大的湟鱼大概只有10斤左右。

为什么湟鱼体型这么小?

从环境来看,青海湖属于高原湖泊,这也意味着青海湖冬季漫长,结冰期长达4~5个月,湖区东部和南部全年平均气温为0.3~1.1℃,西部和北部年均温为-0.8℃~0.6℃,少数极端低温为-31℃到-33.4℃。

在这样寒冷且漫长的自然水域中,藻类和浮游生物数量必然匮乏,并且湖中氮磷含量低,盐碱度较高,能存活在青海湖中的鱼类本就不多,再加上食物匮乏,体型自然很难长大。

正如很多网友关心的蛇类一般,大蛇通常分布在赤道附近的温润区域内,除了食物充足外,变温动物在适宜的温度下,也会加速生长,而湟鱼在常年低温的青海湖中,每年大概只能长50克。

20世纪60年代捕获到的23.8斤湟鱼,估计活了几十年,一般情况下,半斤的湟鱼大概需要成长5~6年,一斤左右的湟鱼,也大多是7~10岁的年龄。

除了生长速度较低之外,湟鱼的繁衍能力也一般,每年3~8月,湟鱼由青海湖洄游到河中繁殖,除了产卵数16400粒不高之外,还会受断流影响,所以综合以上多重因素来看,即便青海湖6次禁渔,但最大的湟鱼差不多只有10斤,想要超过20斤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0 阅读:3

蝉说春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