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首富发家史:往返广州与运城贩卖摩托车,6天5夜,只休息4次

观文娘子 2023-06-11 18:21:52

“好家伙,那沟里是不是躺着个人啊?”

这个寒冷的冬天,早已飘起了雪花,山路上结着一层薄冰,稀少的赶路人都小心翼翼的在往家赶。

可这时,一个路人无意间瞟见不远处的路边有着一辆倒下的摩托车,走近仔细一看,有个男人正躺在沟里哀嚎着。

这位好心人吓坏了,赶紧上去救人,所幸发现的及时,受伤的男人没什么大碍,逃过了一劫。

而这个被救的人正是之后的运城首富远勤山,这段经历让他一直刻骨铭心,毕竟车祸受伤,又是严峻的天气,如果没人发现,他的人生也许就这样结束了,这可以说是他创业路上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我这辈子不怕苦,就怕穷!”

如今早已身家数亿的远勤山谈起自己的发家史,给出了最简单的一个答案。

这位曾名列胡润百富榜的运城首富,到底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小子成为中国第一代成功民营企业家的呢?

进军摩托车行业,集团初成型

1997年,一家名为通达的集团悄然出现,这便是之后名噪一时的摩托车销售王牌,也是远勤山的发家之本。

在90年代,摩托车是大众非常欢迎的交通工具,因此生产商销售商的竞争很是激烈,但即便如此,通达集团的年营收还是做到了20亿,这样的成绩是让人震惊的。

能够走到这一步,远勤山自然有着独到之处,简单来说,就是他非常会“做兼职”。

不同于其他摩托经销商在价格上下功夫,他早早的看出,只靠售卖摩托车这一个业务是不行的。

因此他想出了两个副业,一个是售卖摩托车的配套箱子,一个是在卖车的途中,还兼职送货拉客。

可别小看这两个不起眼的业务,靠着这样的办法,远勤山的收入大增,摩托车的成本也等于变相降低,他也可以在价格上给出更多优惠。

同时,顾客们有一些相关的业务,在远勤山这里也能一起被满足,自然觉得方便省事,他的名声便传的越来越广。

当然,这样的操作并不是那么正规,不过在那个年代,的确存在很多民营企业的探索,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靠着这样的思路,远勤山的通达集团站稳了脚跟,但他的野心没有止步于此。

在销售摩托车的时候,远勤山一直有一个构想,如果可以自己生产,把整条线打通,那不就再不用吃别家饭了?

这个想法自然是超前的,但怎么实施却是个问题,毕竟制造商们可不会平白无故的培养一个对手。

不过,远勤山再一次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只要能力足够强,机会总会出现。

这天,洛阳北易摩托车公司的工作人员找到了远勤山,随即给出了一个邀请。

这家北易公司有着相当成熟的摩托车制造业务,但因为之前的销售寒冬,他们的销售业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他们盯上了远勤山的通达集团,既然自己擅长制造,那找一个擅长销售的合作不是很好吗?

于是在2002年,远勤山便成为了北易的经理,随后创造了大阳摩托车的销售奇迹,当年就卖出了52万辆的车子,公司危机就此解除。

凭着这一系列的惊艳表现,远勤山的名字在摩托车行业无人不知,大阳摩托车在之后也顺利销往各国,成为了业内的顶梁柱。

当然,更重要的是,远勤山通过这个经历顺利接触到了制造业务,在2004年,他成功拥有了自己的摩托车生产基地,打造出了“大运”系列。

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清楚大运摩托车的畅销意味着什么,但一句话就足以证明它的地位。

2008年,我国承办奥运会,远勤山的大运摩托便是奥运会的摩托车供应商,也是残奥会的摩托车独家供应商。

来自国家的认可让远勤山的摩托车集团蒸蒸日上,业务也逐步拓展到了兴起的其他汽车行业。

2010年,湖北大运成立,2017年,大运汽车的销售总额超过百亿,大运卡车的销量数年排行全国前十。

而远勤山本人,在2019年,以55亿的财富值名列胡润百富榜第747名,成为了山西运城公认的首富,当地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么,他当初为何会决定走进摩托车行业呢?这也是一段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

人穷志不穷,赚钱靠“折腾”

1968年2月,远勤山出生在山西运城的一个农家,家里的条件是格外贫苦,说他是草根出身一点也没有夸张。

在那个年代,很多农村家庭虽然日子苦,却还是喜欢多生孩子,远勤山家也是一样,有着兄弟姐妹7个的他,哪怕年龄最小,也很难获得什么照顾。

从很小的时候,远勤山就深刻的感受着贫穷的滋味,这让他早早的懂事,学会了为家里分忧。

小小的他在田地里跟着父母劳作,最大的梦想也不过是能吃一根雪糕,但八分钱的价格对他来说也是一笔巨款了。

不过从这时开始,远勤山就开始显露出了性格中的那股子韧劲,他努力的攒钱,终于攒够了一元钱,可让人惊讶的是,他最终却不愿意将钱用来享受了。

这种对金钱的执著贯穿着远勤山的整个成长,到了初中时,他坚定的辍学,决定开始谋生赚钱。

1983年,附近的乡亲便常常能看见一个倒卖粮食的身影,这便是远勤山的创业初始了。

远勤山每天便是到处去收粮食,然后把粮食倒卖到粮管所,中间的差价便是他的利润,一个月下来“轻松”就能赚个十几块。

这个生意在家里人看来已经是个很好的去处,比起种地,倒卖粮食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体力,挣得是个巧钱,而且这个数目在那时已经能比上普通工人了。

可远勤山却不这么觉得,他看着这十几块钱的月收入算起了一笔账,这笔钱用来生活也许足够,可干上几年又能有什么增长呢?更不要说其中的风险和不可控性了。

即便每个月都能顺利赚到钱,过得还是连白面馒头都舍不得吃的穷日子,哪天才能真的翻身?

远勤山等待着一个翻身的机会,很快,他也遇到了。

这年春节,远勤山正在家中筹备过年物资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轰鸣声,等出门一看,原来是外出打工的堂哥骑着摩托车回来了。

被声音吸引出来的不只是他,附近的其他邻居也都凑了过来,在这个落后的小地方,摩托车可是个稀罕物件。

远勤山在羡慕的同时,敏锐的意识到了一个信息:外面的世界能赚到钱。在和堂哥交谈过后,他确定了这个想法,同时也得到了一个有用的消息。

在运城,一辆摩托车最少要几千块,而且数量很少,有钱都不好买,可在广州,其实几百块就能买辆二手的,一点也不稀罕。

远勤山有了主意,如果自己到广州买一辆摩托车,然后再像倒卖粮食那样操作,岂不是能赚上一大笔?

说干就干,他过完年就到处找亲朋好友借钱,加上自己的积蓄,东拼西凑的三千元就直奔广州。

来到这里之后,远勤山第一次意识到世界的参差,也发现了区域发展差别中的商机。

他找到一家摩托车店,一番讨价还价后,用2000元买下了一辆摩托车,这便是他的商品了。

车子到手后,远勤山便开始计算运送和自驾的费用,最终发现自驾的成本更加合适,于是他便鼓起勇气,骑上摩托车奔向了1800公里之外的家乡。

接下来的6天五夜,他一直奔波在路上,为了节省时间和安全起见,他甚至只休息了4次。等到家的那一刻,远勤山就疲惫的倒在了床上,他太累了。

但这份辛苦的回报是值得的,第三天,就有买家闻讯而来,原本2000元的摩托,轻松的以3500元的价格卖出,远勤山净赚一千多块。

这样的暴利让他激动了起来,这正是他期待的发财路啊。

于是,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他一直这样奔波在广州和运城之间,很快就积累了第一桶金。

但这样的奔波无疑是辛苦且危险的,这才有了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在一次运货途中,远勤山发生了意外,险些丧命。

不过也正是这次经历,让远勤山意识到了单打独斗的弱点,他初步产生了当老板的意识,在一段时间的筹备后,他开了一家摩托车零售店,并一步步成为了山西最大的摩托车经销商。

这样的成就是曾经的远勤山想也不敢想的,过去的他最狂妄的幻想,也不过是在城市里拥有房子和车子,何曾想过拥有百万、千万的财富呢?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谦卑心理,他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而是更加谨慎,而且高度重视起了提升自己。

不得不说,没有天降的成功,远勤山更进一步的辉煌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学习不能停,事业再高升

其实回顾远勤山一路走来,他的身上一直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学习的执著。

在很多人眼中,他初中就选择辍学,想来不是什么学习的好料子,但事实是,学习并不是只意味着课本上的知识。

在最初选择摩托车行业时,远勤山便成了一个摩托车重度爱好者,他的日常便是研究各种相关的知识,从构造到维修,没有他不学的。

在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大老板之后,他不仅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更是觉得自身知识不够,更加努力的学习起来。

在其他企业家觥筹交错的时候,远勤山却将家里堆满了各种书籍,哪怕是业务最忙的季度,他也坚持每天要阅读几个小时。

靠着这股学习的劲头,那个曾经为了挣钱早早辍学的少年,在中年时期竟然成为了中山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不得不让人万分敬佩。

远勤山一路走来,不是一步登天,而是一脚泥一脚水淌过来的,所以他对集团经营有着深刻的感受,越往上走,就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来支撑。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断积累着的知识,远勤山和集团的发展转型走的格外稳健。

进入21世纪后,房地产行业成了新的热门,眼光精准的远勤山自然看到了这一点。

但他没有像很多贸然下场的企业家一样去乱掺和,而是看向了实打实的住宅开发。这才有了占地将近千亩的大运公园城,有了广州的高档住宅小区大运家园。

这成功的跨行业尝试恰好为远勤山的摩托车集团提供的转型支持,在“限摩”的社会背景下,大运集团没有倒下,反而在汽车生产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远勤山力排众议发展的重型卡车市场再次证明了他的目光长远。

在其他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大运的重型卡车成功赶上了我国的大基建时代,大运重卡一炮而红。

凭借着这一次次的成功操作,远勤山和大运集团越走越远,坚持提升自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早已位居全国500强的大运集团如今发展怎样呢?远勤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和集团依然在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2023年,上海车展上,远勤山面对采访谈着集团接下来的发展:“传统燃油车机会已经很小了,尤其是乘用车领域......远航汽车也要抓住先机换道。”

大运集团推出的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也证明了远勤山的眼光和决心,未来是否能如他所说,抓住这个入局的好机会,我们拭目以待。

不过想来,有着危机意识,从不固步自封的远勤山,在这条致富路上还会走得更远。

结语

回顾远勤山的发家史,他倒卖过粮食、家禽,一个人跋涉千里卖过摩托,从一个最底层的草根逆袭成亿万富豪,这样的传奇如今再难被复刻。

他是那个年代无数靠着自身努力翻身的企业家代表,也是许多年轻人心中的榜样。

这样“不怕苦只怕穷”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我们也许无法拼出同样的成绩,但努力拼搏,也能拥有更加充实的人生!

0 阅读: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