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薪60元的非洲采盐人,用命换钱,几年时间皮肤溃烂、耳聋失明

观文娘子 2023-06-17 14:16:02

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小镇上,气温高得惊人,热气蒸腾中,一群强壮的黑人男子在火山壁上攀爬着。

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抵达了目的地,便纷纷脱去了衣物,在耳朵和鼻孔里塞入奇怪的黑色球状物品,然后缓缓走入了一个美丽的湖泊。

这群人正是本地的采盐人,这个直径超过1800米的蓝色湖泊则是存储着海量盐矿的盐湖。

采盐人每天在湖泊和镇子之间往返,工作超过12个小时,但最终获得的收入折合成人民币只有60元。

这并不丰厚的薪水背后,却是采盐人付出的惨痛身体代价。

长期无保护的采盐对身体的腐蚀非常严重,在烈日之下,整个人都被粉尘和盐粒包裹,这种痛苦是常人无法忍受的,更可怕的还有眼睛和耳朵受到的伤害,这种侵蚀是无法逆转的。

所以往往这些采盐人的工作寿命只有短短几年,不少人落得耳聋眼瞎的下场。

既然如此,这些非洲采盐人为何坚持以这种方式工作呢?那就要从技术和当地发展说起了。

技术落后,出现采盐人

作为必需品之一,盐在人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不仅要靠它来维持生理平衡,也靠它来为食物增添风味,以及衍生的各种产品,都非常实用,所以盐的开采,自然也是各国都在进行的。

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我国重要产盐基地之一,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开采过程是已经机械化的,一辆辆挖掘机正在工作。

除了这里,我国还有大量的海盐基地,制盐技术都十分先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盐价一直很亲民,通常1-2块就可以在超市买到一袋盐。

但在非洲的一些落后地区,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了,开头提到的埃塞俄比亚就是如此。

埃塞俄比亚有着11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和上千万的国民,但经济发展却不是很好,被称为“全球第五贫穷的国家”。

在这里,80%的人以务农为生,收入非常微薄,相对好一些的工人群体每月薪水也只有几十美元。

这样的环境下,当地的采盐业自然发展缓慢,为了节省成本,他们更愿意雇佣采盐人。

以产盐出名的亚贝洛镇来举例,这里有着特色十足的自然景观。

在历史记载中可以发现,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演变,成为了如今的埃塞俄比亚,因此这里除了分布着火山、盆地,海洋一个“退化”的盐湖,这就为采盐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在没有工业开采出现的过去,非洲采盐人就已经出现,他们代代生活在附近,靠着亲身试验,摸索出了人工采盐的办法,并能完成“过滤、结晶和蒸发”等一系列的操作。

“以前采盐时,手边没有工具,大家都是赤身跳入湖中,再游到湖底,将土壤和岩石装进袋子里,运到岸边。”

在镇子上,也经常能看到以家庭为单位的采盐人,通常是青壮年负责下水挖盐,妇孺运输和晾晒。

对比当地的其他工作来说,采盐人的收入已经不菲,因此,即便每年都有人因采盐命丧湖中,还是不断有人加入采盐人的队伍。

这便一直持续到了今天,经过代代相传,采盐人的经验更加丰富,工具也得到了一定的升级,但这份工作依然潜藏着危险和伤害。

条件简陋,用生命“换”钱

“用塑料袋装一些泥,塞进鼻子和耳朵里,这样会好一些。”

一个皮肤黝黑的男子介绍着手中的两个黑色球状物,只见他习以为常的将其塞进鼻子,脱下衣服走入了盐湖。

一个小时后,他终于暂时结束了工作,从水中走到岸边,在烈日下,他身上的水分快速蒸发,只剩下白白的晶体裹在干裂的肌肤上。

其他采盐人也是一样的模样,但他们似乎已经感受不到皮肤被腐蚀的痛苦,而是抓紧整理着开采出的盐石。

曾有采访者来到这里调查,见到这样的景象十分不忍,不由得问起:“你们为什么不去洗掉这些晶体,那样应该会好受一些。”

听着这个疑问,采盐人露出了无奈的笑容:“来回往返太久了,而且哪有那个条件每次都洗,一天忙完洗一次就很好了。”

在这里,淡水资源无疑是珍贵的,而且在盐湖中开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每天最少要忙活十几个小时,即便如此还不能保证收获,哪里有精力去洗澡呢?

这种人力开采是有限的,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如果是水性不好的人,就只能在浅水区活动,可这里出现的多是低质量的黑色泥浆,最后提取出的是最次等的黑色盐,是卖不出好价格的。

水性好的则可以到湖中心去冒险,拿着木棒去敲击寻找含有盐分的石块,这样产出的就是白色盐,价格就好很多。

这些采盐人一天的收获通常只有两次,每次差不多有50斤的盐分,让驴子或者骆驼将其运走。

而这样忙活一整天的收入在400比尔左右,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是60元。

看着这有些寒酸的收入,采盐人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的身上到处都是开裂的口子,耳朵皲裂,眼睛布满了红血丝,这些就是他为家庭奔波的勋章。

也许大家会有疑问,既然他们也有保护意识,为何不穿上衣服,那不是也比直接接触好一些吗?

答案很简单,却也很现实:盐分腐蚀性太高,衣物会很快报废,这样的成本太高了。

所以这些采盐人只能选择用身体直接接受盐湖的腐蚀,最多是在脑袋上带上挖了孔的塑料袋,减少一些面部的损害。

不过这样的操作效果并不明显,毕竟水是流动的,当他们进入到湖中,很快就会从缝隙处流入高盐度的水流。

在漆黑的夜里,忙碌了一天的采盐人们才能用少量的淡水简单冲洗一下身体,更贫苦的只能用布擦拭掉盐分,皮肤病在他们身上迅速蔓延,一些人因此感染身亡。

而这是看得见的伤痕,看不到的还有很多。

先是高温环境下的长时间劳作,除了进入湖中开采,采盐人还要顶着烈日将收获搬到岸边进行一系列整理。

对常人来说,只是一直经受暴晒就可能中暑昏倒,更别说高强度的工作了,但他们却习惯如此,大部分人的体温也会稳定在37度。

但一旦出现特殊情况,采盐人的体温上升一两度,就会情况格外危急,甚至有人会快速失去生命体征。

除了高温,还有湖水中的危机。

在正常的湖水中,人们都很容易出现意外,在这样含盐量极高的盐湖中,发生意外的概率自然提升了不少。

在盐湖中,采盐人没有护目镜,很难一直睁开眼睛去观察情况,在陌生的水域中,不少人出现意外沉睡在湖底。

当然,为了发现盐石,他们也必须在含盐度极高的水中多次睁开眼睛,这样的腐蚀让眼睛视力快速下降,经过粗略统计,3年时间就可能出现眼瞎耳聋的情况。

“村里很多人都失明了,也有聋掉的,不能干活了就要孩子们顶上,只能这样维持生活。”

这是非洲采盐人的生活,为了一家老小能吃饱饭,他们只能走向可见的未来。

但即便如此,采盐人却没有怨言,而是充满着感激:“如果不是上天赐予我们这座母亲湖,我和家人早就饿死了。”

在别人看来微薄的收入,在这里却已经很是不菲,足够一家人过上几个月的安稳日子了。因此,不断有其他地方的人慕名来到这座小镇,心甘情愿的成为新一代的采盐人。

而这还不是全部,在他们的身后,家人一样为此奔波着。

各司其职,为生活奔波

在盐湖周边,我们也会发现,这里的采盐人都是男性,并没有女性的身影,难道贫苦到这种程度,女性还不肯一起努力吗?答案是否定的。

上面也说过,采盐的过程是需要赤裸身体的,男女有别,自然无法都在这里一起工作。

而且这里的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女性本身就有一定的约束,如果暴露了身体或者见到了其他男性的身体,那将惹来巨大的非议。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形成了男女各司其职的现象,男性采盐人直面盐湖的挑战,女性则负责了其他后续的工作。

这些陆地工作其实也并不轻松,晾晒、过滤、搬运等过程不仅耗费体力,还很考验心力。

她们拿起沉重的盐块仔细处理,因为盐的侵蚀,手掌都是格外粗糙,如果因为其他家务手上有了伤口,那这就更是一种折磨,可这些女性也都坚持了下来

采盐人家庭是埃塞尔比亚底层人民的缩影,归根结底,这是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

在埃塞俄比亚,普通民众的生活并不轻松,在这里的街道上走上一圈,很难看到高大的建筑,几乎都是旧楼房,人们的衣着也都非常简单。

同时,因为进口限制的原因,该国的外汇短缺很严重,这就导致许多物资的匮乏,日用品难以购买且价格高昂,像盐这样的必需品对一些人来说都成了“奢侈品”。

如果无意间走到村落,会看到一些村民还住着简陋的茅草房,一家人就挤在地上休息,做饭是几块石头搭出的灶台,每天的饭菜也都几乎一样。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无疑都表明着一个情况,采盐人群体只是一个代表,埃塞俄比亚人民的生活需要得到改善。

一些国家了解到非洲采盐人的情况后,也十分关注,不少人也提出要抓紧推行机械化采盐的进展。

可在真实的调查后,我们会发现,如果只是简单的用机器替代掉人工,这对非洲采盐人来说,反而是一场失业危机。

所以要做的不只是推动采盐业的升级,而是从根本上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

近年来,我国对埃塞的援助就有很多,医院、发电站、铁路等基建项目进行了很多,许多中国企业和个人也前去投资创业。

根据数据显示,如今这里有将近五万的中国人,国人开办的各种产业分布在各个领域,为这里的经济发展带去了不少活力。

2023年,我国也和埃塞俄比亚签署了价值12.2亿比尔的金融支持协议,这笔资金将会用在轻轨交通方面。

都说“要想富,先修路”,我国之所以给出这样的帮助,也是想帮助埃塞尔比亚打开通道,在未来能靠自身能力让国民都过上安稳的生活。

结语

这片美丽、野性的大地有着它迷人的一面,也有着残酷的一面。

非洲采盐人是现实的产物,面对如此艰苦的工作,他们依然保留着奋斗的决心和乐观的态度,这是难得可贵的。

希望他们能早一天拥有新的工作和未来,原始方式的采盐人能在时间长河中寻找到新的出路。

最后,也感谢我们的祖国为人民提供了安稳的环境,祝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过上更幸福安乐的生活!

19 阅读:14240
评论列表
  • 2023-06-26 17:39

    都来中国山东大学上学不好吗?助学金三十万,再给配几个校长女儿老婆一起学习英语,不好吗[呲牙笑][呲牙笑]

    yxb280025 回复:
    正在办理中,稍安勿躁,五百万黑人兄弟国庆节前肯定过来,放心吧!中国人民都偷着乐吧!
  • 醇风 15
    2023-06-18 09:58

    这是没有网络啊,要是来中国上大学做人上人!

  • 2023-07-11 22:32

    那是不知道有我们强大的祖国,,要是知道这群老黑早就来了,

  • ygxd 5
    2023-06-26 19:36

    终于看到一个比印度还落后,加班不给钱,不放假,累不死就行的国家了

  • 2023-07-11 02:45

    黑驴还有人同情?

  • 2023-08-28 18:17

    正常挖个坑晒下盐,晒得差不多煮就好了,为啥要下水??

  • 2023-07-20 20:55

    好好读书,来做留学生,发钱发陪护

  • 2023-07-25 17:29

    生下来就是为地球发展进步做贡献的,没毛病

  • 2023-07-26 06:46

    应该帮助他们办学校学科学

  • 2023-08-25 20:14

    捕蛇者说

  • 2023-07-17 22:56

    不理解,都是盐水,引流晒盐煮盐不行?为啥要去湖搞啥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