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凭栏
编辑| 凭栏
前言
近期,商务部更新了对镓、锗、锑这三种关键矿产的出口限制,特别是针对美国,中国明令禁止。
但美国锗储量全球第一,日本也能生产镓锗锑,中国出口禁令到底有没有用?
观察者网,2024-12-04,《中方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中国反制开始放开手脚了”》
出手管制
据统计,中国的镓和锗产量分别占据全球的90%和68%,而且中国还是锑这一稀有金属的主要生产国,占据全球市场份额接近一半。
镓通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例如氮化镓、磷化镓等,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和微波通信。
锗则是制造晶体管、红外光学仪器和高性能雷达的核心材料,在军事领域,航母编队的相控阵雷达,需要镓强化信号,而锗则用于夜视仪和红外探测器。
锑作为硬质合金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合金超强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从坦克厚重的装甲板到枪支精密的零部件,锑的存在让这些武器装备更加坚固耐用,而锑化镓、锑化铟等锑化合物,则是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关键原料。
镓、锗、锑的特殊性质,使它们成为现代工业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出口限制实施后,全球镓、锗、锑价格快速飙升,在欧洲市场,过去一年内,镓的价格几乎翻倍,锗价格上涨幅度超过50%。
这些数字背后反映了欧美国家的脆弱局面,尽管它们试图通过技术升级来摆脱对中国矿产的依赖,但短期内难以弥补供应缺口。
短期内,出口管制对全球芯片制造产业造成了显著冲击,芯片原材料供应链的任何波动都会迅速传导到下游,导致半导体生产效率下降、成本大幅上涨。
但长期来看,欧美国家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可靠的替代供应来源,而美国与其盟友试图重建产业链,并非易事。
供应链困境
日本在材料科学和金属提炼方面,有一定技术积累的企业,例如,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部分企业曾涉足相关金属的研究与小规模生产。
在早期,日本凭借其较为先进的科技研发体系,对镓锗锑的一些应用特性进行探索,然而,日本若想量产并出口镓锗锑希望渺茫。
从资源储备来看,本土的镓锗锑等稀有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较为稀少且集中,日本弹丸小国,资源相对匮乏,难以依靠本土资源进行大规模开采和提炼。
这就意味着,日本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而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成本控制成为了巨大的难题,一旦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波动,或者供应渠道受阻,日本的生产计划将受到严重影响。
在生产技术方面,虽然日本企业有一定技术基础,但在大规模、高效益的量产技术上仍存在差距。
镓锗锑的提炼过程复杂,且需要高度专业化的设备与工艺,日本企业在提升提炼纯度、降低能耗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等关键量产指标上,面临着技术瓶颈。
与一些在该领域深耕多年,且拥有成熟技术体系的国家相比,日本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追赶。
但全球镓锗锑市场,已经有了一批实力强劲的竞争者,一些国家不仅资源丰富,在生产技术、成本控制以及市场份额占领上都有着明显优势。
日本企业想要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量产出口镓锗锑,难度极大。
至于欧美国家,处境还不如日本,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困境,他们不仅有技术短板上,还受到资本和产业的制约。
欧美国家长期偏向发展金融和高附加值产业,对于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关键矿产领域缺乏兴趣,民间资本对关键矿产供应链的投资低迷,难以支撑这些国家构建独立的供应体系。
关键矿产的供应链投资需要数年的时间,和海量资金才能见到初步成果,而欧美国家显然不愿承担这一高昂的代价。
像美国的制造业回流计划至今成效有限,即使在其擅长的高端芯片领域也难以实现全面复兴,在不具备明显优势的矿产领域,欧美更是寸步难行。
管制博弈
中国通过几十年的战略布局,不仅在镓、锗、锑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还在稀土、钨、钒等关键矿产的开采与冶炼技术上实现了全面领先。
正是这种技术和产业链优势,使得中国在全球资源博弈中掌握了强大的话语权,相比之下,欧美国家在这场竞争中的被动地位愈发明显。
在石油时代,资源分布相对广泛,欧美国家能够凭借地缘政治优势和技术垄断建立全球能源秩序,然而,在关键矿产时代,中国以其高度集中的资源分布,和领先的冶炼技术掌握了供应链的核心环节。
清洁能源产业对锂电池和太阳能板的需求大幅增长,而制造这些产品离不开镓和锗等矿产资源,这些趋势意味着,关键矿产在未来的地位甚至可能超过石油。
未来,无论是高性能芯片的制造,还是清洁能源的推广,都离不开镓、锗等矿产资源的支持。
出口管制迫使欧美国家不得不面对关键矿产供应链的脆弱性,并在国际博弈中陷入更为被动的局面。
中国通过出口管制,这不仅是一次资源管理的成功实践,也是对国际竞争格局的深刻重塑。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资源与技术博弈中,中国将继续发挥其关键矿产领域的先发优势,为现代科技和产业链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的智慧,不会无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