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理论上,朱怀冰是有一定的水平的。然而,在日寇横行的岁月里,他却没有将自己的军事才能用在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上,而是一心执行蒋介石的‘剿共’“限共”和“搞摩擦”,在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挑起事端。
就是这样一个不顾民族大义的人,却被蒋介石接到台湾,任命为“总统府”国策顾问,成为了台湾军政界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
毛主席:陈赓一生气就把他给收拾了1949年6月,在香山的双清别墅里,毛主席接见了一个苏联代表团。那天,毛主席与苏联的客人聊得很好,心里非常高兴。
在将苏联客人送走后,毛主席笑着对现场的几个摄影师说:“你们辛苦了!每次来我这里,你们都是行色匆匆,我想跟你们说句话,都没有机会。来,今天不忙走,大家坐下来,认识一下。”
听了毛主席的话,几个摄影师都放下手里的活,围坐在毛主席的身边。坐下后,毛主席指着徐肖冰说:“你,我当然认识。你是延安培养出来的摄影师,给我们拍过不少照片,这位女同志我是初次见面。”
毛主席说完后,徐肖冰说:“主席,她叫侯波,是我的爱人,也是从延安出来的。”
听到侯波也是从延安出来的,毛主席高兴地说:“好,延安出来的,是喝过延河水、吃过小米饭的。你家是哪里的?”侯波说:“山西夏县的。”
在大家聊天的时候,李银桥端着一盘洗好的水果走了过来,毛主席便请大家吃水果。看见侯波不好意思在他的面前拿水果,毛主席就拿了一个,递给侯波,说:“拿着,拿着嘛。”
见毛主席如此热情,大家也就不再拘束,各自拿着水果吃了起来。
这时,毛主席点了一支烟,吸了两口,接着说:“山西是个好地方,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不小的作用。可是当初不是我们的天下,被阎锡山占着,他又不抗日,我们在统战工作中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把他拉过来。他与蒋介石也有矛盾,想不理蒋介石的茬,搞一个独立王国,可惜蒋介石容不下他。”
随后,毛主席又想起了爱将陈赓在山西的战斗往事,说:“陈赓在山西打过几个漂亮仗,把个日本人打得不轻。后来国民党那个朱怀冰还想占据这里,不抗日,反而与我们八路军摩擦,陈赓火了,一生气就把他给收拾了。”
说完他的爱将陈赓在山西打胜仗的事后,毛主席非常高兴,“哈哈”地大笑了起来……
毛主席所说的陈赓“一生气就把朱怀冰收拾了”的事情,发生在1940年。
1939年9月,在延安接见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的相关记者时,毛主席提到了国共合作抗日期间国民党方面搞摩擦的事情,指出:
“张荫梧、秦启荣是两位摩擦专家,张荫梧在河北,秦启荣在山东,简直是无法无天,和汉奸的行为很少区别。他们打敌人的时候少,打八路军的时候多。有许多铁的证据,如像张荫梧给其部下进攻八路军的命令等,我们已送给蒋委员长了。”
在毛主席的讲话刊登在报纸上的时候,一时间,舆论界一片哗然,令蒋介石十分头疼。
9月19日,蒋介石顶不住舆论的压力,下令将张荫梧停职查办。
然而,蒋介石假抗日真反共的决心并没有变,很快便任命反共的坚定分子国民党第九十七军军长朱怀冰,为冀察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河北省政府民政厅厅长。
朱怀冰到任后,比张荫梧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抗日方面没有一点建树,却将反共、搞摩擦的大旗高高举起。
此时,河北的大部分领土都落入日寇手中。国民党在河北省的行政体制已然名存实亡,根本没有了河北省民政厅长的立足之地。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和广大抗日群众在敌后开辟了不少抗日根据地,而且根据地的各级政权也已经健全起来。
由此来看,蒋介石任命朱怀冰担任河北省民政厅长,本身就是在搞摩擦,搞反共分裂。
如果说被蒋介石任命为河北省民政厅长后,朱怀冰能够率领国民党军从日军手中夺回失去的领土,也算是大功一件。然而,朱怀冰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来到八路军的根据地,向八路军部队要地盘。
1940年2月,在山西省武乡王家峪的八路军总部,朱怀冰向八路军提出了要地盘的条件。
听了朱怀冰的无耻要求,想到为创建抗日根据地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八路军指战员,左权副总参谋长当即拍案而起,愤怒地说:“你们把地盘拱手让给了日本人,却又想来我们手中夺取,你先问问广大人民答不答应,如果你们坚持反共一意孤行,制造摩擦,是决没有好下场的!”
由于目的没有达到,朱怀冰便下令属下国民党部队对八路军根据地发动进攻,想要强行夺取。此后,朱怀冰便落下了一个臭名昭著的“摩擦专家”的称号。
在摩擦期间,朱怀冰命令国民党军队在武、涉公路以南,漳河以北地区筑堡挖沟,企图切断八路军的交通补给。此外,这些国民党部队还打死打伤了八路军150余人,抢走了价值2.7万余元的军用物品。
得知朱怀冰部的恶劣行径后,彭德怀大怒道:“把朱怀冰这个‘摩擦专家’给我收拾掉!”
彭德怀说完后,朱德总司令也愤怒地说:“由小平同志来干,到时候好说话。”
听了二位老总的话,邓小平语气坚定地说:“朱怀冰是进攻我们的急先锋,我们应集中主力歼灭朱怀冰部,监视鹿钟麟和孙殿英部,尽可能争取他们中立。”
很快,八路军总部收拾朱怀冰部的命令便下达到相关部队。
接到129师师部的命令后,陈赓指挥 386 旅主力和129师总部特务团进入太岳区,对朱怀冰部展开阻击。
在八路军各部的紧密配合下,朱怀冰的第九十七军被歼灭1万余人,生俘7千余人。最后,被打伤的朱怀冰只得率领第九十七军仅剩的2000余人逃走,退到修武县。
3月9日,卫立煌向八路军总部请求停止追击朱怀冰部,并表示愿意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这次纠纷。
经过慎重考虑后,中共中央同意了卫立煌的请求,八路军各部停止追击。
3月10日,刘伯承和邓小平收到八路军总部发来的电报:“卫立煌出面请求我军停止进攻,表示愿意同我军谈判。我军为了再一次表示诚意,向卫立煌作出最后的让步。”
3月11日,朱德和彭德怀收到毛主席从延安发来的电报,要求“命令八路军撤至临汾、屯留至河北大名之线以北,求得巩固八路军与国民党军的团结”。
5月,八路军与国民党军约定,以漳河为界,划分各自战区。随后,朱怀冰部的7千余俘虏被放回。
这便是毛主席所说的“收拾朱怀冰”的过程。
搞摩擦失败后,朱怀冰感觉到他在河北已经无法立足,便将剩下的部队交给手下的师长刘明,他则悄悄南下,前往恩施,投奔了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随后,朱怀冰被任命为第六战区长官部参谋长。
同年秋,朱怀冰被蒋介石任命为湖北省政府民政厅长,继续秘密开展反共特务活动。任职期间,为了反共,朱怀冰还提出了“一家通匪,五家问罪”的口号。
事实上,这个朱怀冰,也曾受教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任职过云南讲武堂,是有一定的军事理论水平的。此外,朱怀冰还参加过北伐战争,对革命也算有些贡献。然而,在蒋介石背叛革命后,朱怀冰也积极参与反共,甚至自诩为“文武全才”,是一个懂政治的军人。
1949年,国民党被人民抛弃,偏居台湾,朱怀冰也被蒋介石接到台湾。
在台湾,朱怀冰先后被蒋介石任命为“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秘书长、“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成为了台湾军政界一个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
此外,朱怀冰还担任过蒋经国的军事老师。他所写的《孙子十三篇阵中笺释》,还被指定为国民党军的教材。
1968年11月14日,朱怀冰在台北病死,终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