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上将庞炳勋被日伪军包围,孙殿英亲自喊话:老长官,快投降吧

容史百年 2025-04-12 22:28:34

1943年5月,国军上将庞炳勋、少将邵恩三被日伪军包围。孙殿英喊话招降,邵恩三表示绝无可能,举枪自杀,庞炳勋犹豫再三后,放下了武器。

不久之前,日本鬼子在多个方向集结大军,气势汹汹向山西河南交界处的太行山一带杀了过来。

此处连接中西部山地丘陵与中东部平原,处于军事学上的锁喉位置,因此重庆方面非常重视,严令二十四集团军“死守到底”。

军令如山,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却眉头紧锁。二十四集团军架子是不小,可下属的二十七军是中央军的“自留地”,唯胡宗南马首是瞻,新五军是另一个军阀孙殿英发家的资本。

满打满算,庞炳勋能指挥的动的部队,只有四十军,不过他本人毕竟是总司令,必须坐阵中军帐,因此他交给亲信马法五全权负责该军的带兵打仗等事宜。

战事打响后,二十七军、新五军各自为战,根本不听庞炳勋指挥,日本鬼子通过汉奸,也摸清楚了二十四集团军指挥关系上的拧巴之处,因此专门逮住四十军穷追猛打。

再说孙殿英,本身就是个鼠尾两端、见利忘义的主,在短时间接连打了好几个败仗之后,被日本鬼子的密集火力下破了胆,带着好多部下投降,当起了数典忘祖、人人唾弃的大汉奸。

这下可好,庞炳勋心心念念的犄角之势没有形成,孙殿英及部下们还临阵倒戈,急火攻心之下病急乱投医,对着四十军前线指挥部连下了好几个昏招。

马法五及四十军像没头的苍蝇乱转了几圈之后,不仅损失非常惨重,就连唯一与集团军联系的电台,也被日本鬼子炸毁。

雪上加霜的是,据前方情报称,有一队日本鬼子,仿佛有火眼金睛,不偏不倚,恰恰好向集团军指挥部袭来。

庞炳勋惶惶如丧家之犬,他使出此前屡试不爽的“走为上计”,用最快的速度带着集团军指挥部的军官们“转移”。

真实的情况是,方圆几十里内,都被日本鬼子和伪军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庞炳勋等人无论可逃,最终找了一个偏僻的大山洞,作为藏身之所。

好大喜功、极其爱面子的庞炳勋,竟然将这个山洞称作“临时指挥所”。事实上,此时的庞炳勋,别说指挥不了二十七军了,就是连四十军,他也完全联系不上。

好在这个山洞很大,之前“转移”的时候,副官及卫兵带了不少粮食,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话,再多坚持一段时间是没有问题的。

坏就坏在庞炳勋自己身上,他是一个吞云吐雾的“瘾君子”,在昏暗潮湿又极度艰苦的“洞中生活”,没吃的没喝的都能忍,没有烟丝却是无法忍受的,所以不管如何,他都要过过瘾。

副官苦苦哀求,说此时下山,无异于作茧自缚,请再忍耐一些时日。面对逆耳忠言,庞炳勋却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他大发雷霆,最后跺着脚咆哮道:“再有反对者,一律军法从事”。

就这样,十来个兵士被他派下山寻找烟丝。谁知烟丝还没有买到,就被孙殿英逮了个正着。

兵士们饿的两眼直冒金星,早就不想给庞炳勋陪葬了,在日本鬼子的威逼利诱之下,很多也选择了投降,并将庞等人的藏身之所全盘供出。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孙殿英如获至宝,当即带着部队,来到了山洞口。二十四集团军司令部处长邵恩三奋力反击,他带领着仅剩的十来个战士,利用我方在暗处、敌人在明处的优势,与日本鬼子进行着战斗。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十来个战士只剩下了3个,其余全部壮烈牺牲。更加被动的是,邵恩三等人的子弹和手榴弹完全用光,他们守在洞里,石头砸等“没有办法的办法”几乎没有作用。

孙殿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让下属扯着嗓子进行劝降。此时的庞炳勋,一心只想着怎么保命,他向下属透露了这个想法。

身为少将高参的邵恩三极力反对,他说无论如何也不能做汉奸,别的不说,就是这些死去的弟兄们,也不能答应。邵恩三如何恳恳哀求,庞炳勋就是不为所动。

一方面,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另一方面,邵恩三是著名的抗日英雄,之前在莒县、临沂保卫战中就立下了赫赫战功,让他投降,绝对做不到。

最终,哀莫大于心死的他走向了洞口,拔出别在腰间的手枪,用最后一颗子弹,打向了太阳穴,实现了“马革裹尸还”的儿时梦想,牺牲时年仅四十岁。

孙殿英看“火候”差不多了,亲自前去劝降:“老长官,要是不想死,就跟我们干,优待是少不了的。”

孙殿英的到来,让庞炳勋有了台阶下,不过他还是咬牙切齿的说:“不可能,我不当汉奸。”

庞炳勋虽然嘴上这么说,可他心里却乐开了花,最终在孙殿英的威逼利诱之下,带领着儿子庞庆振,以及副官、卫士等人,也都成了汉奸。

庞炳勋是 “中将加上将衔” ,这等人物的投降,日本鬼子自然非常重视,伪军头目汪精卫为其接风洗尘,授予伪集团军总司令、伪军委会委员的职位。

据说,庞炳勋在走马上任之前,还弄了个绝食三日的戏码。不过,是真是假,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