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2015年的广西柳州,出现了这样一对令人动容的恋人,他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走心夫妇”,即丁一舟和赖敏。
赖敏身患绝症,生命被阴霾笼罩,但爱情的力量让丁一舟不离不弃。他们带着简单的行囊,靠着一辆单车和轮椅,踏上了长达三年、长达 40000 公里的徒步旅程。
这一路上,他们经历了什么?现如今又怎样了呢?
徒步的缘起
丁一舟和赖敏本是小学同学,后来命运的安排让他们两人再度重逢,丁一舟得知赖敏身患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症。
这种可怕的病症被形象地称为“企鹅病”,患病者会逐渐失去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如同企鹅般走路摇摇晃晃,且病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恶化,最终可能夺走患者的生命。
彼时的赖敏,不仅遭受着病魔的无情侵袭,还经历了父母双亡的巨大悲痛,更遭遇了男友狠心分手的沉重打击,人生瞬间陷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
但就在赖敏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刻,丁一舟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决定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照顾这个曾经熟悉的女同学,随后二人也很快确认了恋爱关系。
起初,丁一舟带着赖敏四处奔波,访遍各地名医,只为寻求一丝治愈的希望。但无情的现实却一次次将他们的希望击碎,他们赚的钱很快就会因病情而花光,而赖敏的病情却丝毫不见好转。
在这令人绝望的境地里,丁一舟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既然无法改变疾病的结局,那便要在赖敏有限的生命时光里,让她不留遗憾地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于是,一个大胆而又充满温情的计划在他心中悄然萌生——带着赖敏环游中国,让她能够亲眼目睹祖国的壮丽河山,在旅途中尽情享受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艰难的徒步旅程
2015 年 1 月,寒风凛冽,丁一舟带着仅有的 200 块钱,就这样勇敢地踏上了这条未知的旅程。他脚踩一辆破旧的单车,后面拉着轮椅上的赖敏,从柳州缓缓出发。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每前行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丁一舟不得不四处寻找打零工的机会,一边走一边赚钱。
他先后干过收庄稼,搬砖,能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在路边,他还凭借着自己学会的理发手艺,为过往的行人理发,赚取微薄的收入。
而赖敏虽然身体不便,但她总是在一旁用自己的方式,尽最大的努力帮忙招揽生意。
这这段时间里,他们二人看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2015 年 7 月,经过漫长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西藏拉萨。在那神圣而庄严的布达拉宫前,丁一舟精心策划了一场浪漫至极的求婚仪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2016 年 4 月,他们在四川理塘举行了一场充满当地特色的藏式婚礼。这场婚礼虽然没有奢华的装饰和盛大的场面,但却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与爱意。
时间来到2018年下半年,此时的他们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结束了这场旅行。
旅行结束后的生活
旅行结束后,丁一舟和赖敏选择在四川理塘这片他们旅途中有着特殊意义的土地上定居下来。
婚后,赖敏意外怀孕,这本是一个令人欣喜若狂的消息,但命运似乎又一次想要考验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两人前往北京进行检查,然而结果却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他们所有的喜悦。
医生告知他们,胎儿遗传了致病基因,且发病率高达 99%。在痛苦的挣扎与权衡之后,他们无奈地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在胎儿六个月的时候选择了引产。
随后他们开了一家名为“路遥星空”的客栈,“路遥”这个名字承载着他们对之前那个因病未能降临人世的第一个孩子深深的思念与爱。
日子一天天过去,赖敏心中对孩子的渴望从未熄灭。尽管深知再次怀孕可能面临的巨大风险,但她依然选择勇敢一试。
或许是上天被他们的爱情和勇气所感动,这一次,幸运之神终于眷顾了他们,2019 年底,一个小生命的降临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全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们的女儿丁安宁出生了,家人都亲切地叫她布布。
不过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2022 年初,赖敏的病情毫无预兆地突然恶化,身体每况愈下,曾经还能勉强自理的她,逐渐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能力,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他人的协助。
这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与此同时,他们经营的客栈也因为各种原因陷入了困境,客栈不仅没能如他们所愿成为生活的稳定经济来源,反而还欠下了一些债务。
面对这一系列的挫折,丁一舟没有丝毫抱怨,他依然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坚毅,决心无论前方的路多么艰难,都要带着妻女勇敢地走下去。
2021 年,这对心怀大爱的夫妇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他们共同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
他们深知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希望在自己的生命走到尽头时,能够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事业,为那些正在与病魔抗争的人们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他们的故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纷纷对“走心夫妇”的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中国好男友带绝症女友环游中国”的新闻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
丁一舟也因此被广大网友赞誉为“中国好男人”,“走心夫妇”这个温暖的称呼也深深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结尾
他们的经历,就像一部真实而感人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让人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重新相信了爱情的坚韧与美好。
而他们的故事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罕见病群体的高度关注,让更多的人开始了解这些患者背后的艰辛与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