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市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的一座小城,享有“中国茉莉之乡”“世界茉莉花都”的美誉,人文历史悠久,汉伏波将军马援、宋代词人秦少游、明建文帝朱允炆、旅游家徐霞客等在横州留下了历史印记。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我们受邀来到横州市校椅镇横塘村一位刘先生家里过节。这是一个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的小山村。刚进村,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村里的房子大多数都是三四层高的别墅式小洋楼,许多房屋门口挂着大红灯笼,充满喜庆气氛;村民家屋前屋后是成片绿油油的茉莉花田,满是春天的气息;水泥村道平坦而笔直,直通村民家家户户。在村子里,我们不时听到“噼里啪啦”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节日气氛浓郁。
由于我们是第一次来刘先生家,不知道他家的具体位置,于是向一位村民大哥询问。知道我们是来村子过节的客人,这位大哥非常热情和友善,邀请我们到他家吃饭,我们深表谢意,说已经约好到刘先生家了。村民大哥随后亲自带我们拐了几个弯,终于来到了刘先生家里。
刘先生的家是一栋漂亮的三层小洋楼,整栋楼充满了欧洲风格。米黄色的外墙砖,配以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墙,显得堂皇而典雅。弧形设计的阳台也颇有特色,葫芦造型的白色柱子护栏整齐排列,像一组忠于职守的士兵,守护着主人的安宁。
晚宴尚未开始,我们和房子主人刘先生聊了起来。刘先生说,在以前,横塘村比较贫穷落后,许多村民温饱都不能解决,现在政策好了,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现在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茉莉花和发展茉莉花产业,在他们村,家家户户都种植有面积不等的茉莉花田地,多的有几十亩,少的有几亩。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方式,把福建、广东等地一些客商吸引到他们村子来建设加工厂。每年4月份到10月份是茉莉花收获季节,村民们会把自家种植的茉莉花采摘回来,由茉莉花加工厂进行收购。许多村民通过种植茉莉花和开展与茉莉花相关的产业,实现了发家致富,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下午五时许,差不多到吃饭时间了,我们围桌而坐,等待晚宴开始。不一会儿,刘先生和家人就陆续把菜肴端上桌。顿时,浓郁的饭菜香气扑面而来。他们今天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丰盛的菜肴,包括有红烧河鱼、烤土鸡、芋头扣肉、白灼大虾、焖牛杂、椒盐排骨、炖猪脚、蒜蓉素菜、开胃酸嘢等,足足有十几道菜。
主人还特别端出一盘粽子,说这是他们自家做的,一定要尝尝。我们一早就知道,横州粽子远近驰名,用当地无公害糯米和土猪肉做食材,然后花六七个小时熬煮而成。他们做的粽子味道确实好吃,大家分而食之,一盘粽子很快就被我们吃完了。看到粽子如此受到大家欢迎,主人随后从厨房里又端出一盘粽子给我们。
饭饱酒足,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傍晚,由于回城需要两个多小时,时间不早,我们得赶回去了,于是和屋主刘先生道别。刘先生热情邀请我们随时到他们家做客,我们表示感谢,握手告别后离开了刘先生家。
回到停车位置,我们看到村文化广场的元宵晚会准备开始了。广场上张灯结彩,舞台已经搭好,村民们正在准备自编自导的节目。村民们说,村里每年都要办元宵晚会,除了村民们自己表演的节目,有时候他们还会邀请外面专业的演艺团队过来表演呢!
这时候,天空绽放起绚丽的烟花,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照亮了整个村庄。看着乡亲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我们也深感高兴。如今的乡村,早已不是记忆中那个贫穷落后的模样,而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勤劳与智慧并重,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