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伟照R8
编辑:伟照R8
一员工与老板发生矛盾,老板一怒之下竟让员工“滚”。
谁曾想老板竟偷偷将员工辞退,让小伙子也是一脸懵!
员工不服,将老板诉至法院,最终法院判决该公司赔付员工15.98万元。
这个时候,老板不再嘴硬,急忙解释道:“我这是气话,只是让他滚出办公室...等我指令而已...”
那么,员工能够胜诉的关键是什么?
事件回顾
彭某于上海某公司就职多年,于2016年9月1日签订最后一期《劳务合同》,其期限自当日起至“无固定期限”。
彭某作为公司的精英,业务能力一直十分拔尖,所以老板对其十分重视,将他任命为综合管理部经理,而劳务合同中的无固定期限,则更像是用来讨好彭某的好处。
然而,彭某的无固定期限工作却戛然而止,只因他收到了一份《劳动合同解除函告》。
对于以上情况,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劳动合同解除函告是公司在双方具有明显争议的情况下出具,而这便让彭某不得不寻求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
回顾事情始末,2020年5月15日公司工作安排会期间,彭某因不满上司所安排工作,未能抑制情绪而顶撞上司,从而造成恶劣影响。
该名上司由于刚来公司没多久,为了震慑下属所以对此事紧要不放,外加上彭某在公司多年,有着不小的人脉和底气,所以拿他杀鸡儆猴最合适不过。
于是,上司将彭某拒绝配合公司工作一事告知老板,并要求予以严厉处罚,否则将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为了兼顾大局,老板表示支持彭某上司的决定,也正是这一举动,让自觉劳苦功高的彭某心生不满,随即便找到了老板理论。
双方沟通时,彭某身为下属,言语一直十分克制,但老板却直呼“滚”字,让这位公司元老颜面尽失。
彭某妻子眼看丈夫多日不出门工作,心里也是没着落,本来一家人主要靠他养活,若是因为一时置气丢掉工作,一家人都得喝西北风,所以不听的劝导他。
就这样,熬不住的彭某决定找老板当面说清楚。
老板当时也表明自己说的只是气话,而彭某具体什么时候能上班,则需要回家等待消息。
按照常人的理解,彭某和公司虽然产生了矛盾,但他后续曾与老板面对面沟通过工作问题,所以从始至终他都没有被公司开除,只是被老板晾在一边而已。
既然老板都说不用上班了,那回家歇着多好,谁还会自找麻烦。
可谁也没想到,上班通知没有等来,却收到了一张邮寄过来的《劳动解除告知函》。
如此巨大的反差让彭某感觉自己被欺骗了,随即便去往公司讨要说法,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无奈之下,彭某将公司告上了法庭,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法律。
劳动仲裁结果
一审过程中,公司只同意支付彭某提出的部分要求。
因为依公司所言,彭某系旷工自动离职,公司不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关系之举,故而不会予以赔偿。
而所谓的未休年假工资,对于一个不是本公司的员工,自然也不可能给予支持。
面对这一结果,彭某自然不愿接收,于是便向一审法院提出诉讼。
当二审结果出来之后,公司被判定为“违法解除”。
对于这一结果,网友们自然很好奇啊,为何一审判决时还是“员工证据不足”,二审之后却改了结果,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
原来,在法院审理期间,对于矛盾的核心“滚”字,双方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
结合彭某与老板的不同立场以及面谈内容,老板率先解释了自己所说的“滚”是气话,还提醒彭某回家等消息。
所以公司方面并未明确告知彭某被解除劳动合同,反之彭某在妻子的劝说下多次申请“上班”,但老板直说等却从未说过“彭某不再是公司员工”。
以上原因对后续的争议具有关键性作用,且彭某即使自认为老板所说的“滚”字是让他离开公司,但却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明,不仅他没有,就连公司也无法提供。
由此可以判定“是公司不让彭某提供劳动”,所以在此情形下,彭某达到3天以上旷工被开除的行为属于“违反法律规定”。
最终判决为:一审法院撤销民事判决,公司需向彭某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5.98万元。
只能说大快人心,以后哪个老板让我滚,那我可“最会滚了”!
企业对“员工”的偏见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身份不对等的人际交往中,员工有权利得到尊重和公平对待。
老板的言行不当,不该由员工默默忍受,而企业对员工的偏见,更应当追求合法的途径去维护自身权益。
都说打工人打工魂、打工的都是人上人,虽然只是调侃的玩笑话,但员工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许多人都说不要随意通过劳动仲裁去维权,否则吃亏的是自己,因为其他企业一看到有维权记录都会弃用。
只能说员工依旧处于弱势群体,若是这些被劳动仲裁过的企业被吊销执照,那剩下的岂不是都是“良心企业”。
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要牢记于心,出来混口饭吃不易,如果真的需要维权,起码还能占个理。
参考信源:重庆商报2024-12-17《老板一句“滚” 公司被判赔15.98万 法院释疑为何二审大反转》
参考信源:上观新闻2024-12-17《老板说“滚”,员工不去上班遭辞退!一个“滚”=15.98万元!老板:我说的是气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