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瞎干了!培训师想高收入,先搞懂这些低课酬“雷区”

讲师赋能教练蓝西 2025-02-10 09:14:01

“同样是培训师,为什么有人年入百万,轻松实现财务自由,而有人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不少人怀揣着知识变现的梦想踏入这个行业,却发现培训师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得超乎想象。正所谓选择,决定了努力的价值。

一、收入悬殊:培训师们的现实差距

在培训行业,收入的巨大落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的培训师一堂课的课酬高达数万元甚至更高,频繁受邀于各类高端场合;而有的培训师却只能在低课酬边缘徘徊,辛苦授课却收获寥寥。这种差距不仅影响着培训师的生活质量,更关乎他们的职业发展前景。

二、低课酬授课场景大揭秘

1、考证培训班:量大却难有高回报

在众多培训场景中,考证培训班是一个常见但课酬相对较低的领域。像会计培训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班等,它们面向的学员大多是为了获取特定证书以提升职业竞争力的群体。这类培训班的课程内容往往围绕考试大纲展开,注重知识的应试性传授。

以会计初级职称培训班为例,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培训机构为了吸引学员,往往会压低培训成本,包括支付给培训师的课酬。一般来说,这类培训班的培训师一天的课酬可能只有1000多元。而且,考证培训的周期相对较短,课程结束后,培训师与学员的联系也基本中断,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或口碑传播,进一步限制了收入的增长空间。

2、低课酬单位:诸多限制下的无奈

(1)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办法的企事业单位:随着中央对培训经费管理的日益严格,许多企事业单位在培训方面的预算受到限制。这些单位在选择培训师时,会优先考虑成本因素。即使邀请外部培训师,也会在课酬上进行严格把控。例如,一些国有企业在组织内部培训时,会按照相关规定,将培训师的课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就导致培训师在这类单位授课时难以获得高额报酬。

(2)利润过低的企业:利润微薄的企业在培训投入上往往捉襟见肘。这类企业更注重成本控制,对培训师的课酬出价不高。它们可能认为培训是一项成本支出,而非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投资,所以在选择培训师时,更倾向于价格低廉的选项,这使得培训师在与这类企业合作时,收入难以得到保障。

(3)本地企业(一线城市除外):除一线城市外,许多本地企业的培训意识和预算相对有限。这些企业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高端培训。在一些二线城市的中小企业中,培训师的课酬普遍不高,而且培训需求也相对较少,培训师难以通过频繁授课来增加收入。而且本地企业找本地老师做培训,往往都是培训预算偏低,否则大概率会从一线城市请专业培训师,因为普遍会认为外面的老师更好。

3、基础培训:内容与受众限制课酬

常规的通用培训,如基础的办公软件培训、职场礼仪培训等,由于内容相对简单,市场上能够提供这类培训的人员众多,竞争激烈。而且,这类培训的受众往往是广大基层员工,企业在为他们安排培训时,对成本更为敏感。培训师想要在这类基础培训中获得高课酬十分困难。

4、基层员工培训:预算有限导致课酬低

面向基层员工的培训,企业通常会考虑成本效益。基层员工数量众多,如果为他们提供高薪培训师的课程,培训成本会大幅增加。所以,企业在选择培训师时,往往会选择课酬较低的培训师。比如,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主要目的是让员工尽快熟悉基本工作流程和规范,对培训内容的深度和专业性要求相对不高,这就决定了培训师的课酬不会太高。

三、提升收入的有效策略

1、选择高收入的培训场景

(1)高端培训班:高投入带来高回报:MBA、EMBA、总裁总经理班等高端培训班,面向的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或企业主。这些学员对知识和经验的需求层次较高,愿意为高质量的培训支付高额费用。培训机构为了吸引优秀的培训师,也会提供丰厚的课酬。在这类高端培训班授课的培训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端的人脉资源。比如,一些知名商学院的EMBA课程,邀请的培训师往往是行业内的顶尖专家或成功企业家,他们的课酬相当可观,一堂课的收入可能是普通培训师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收入。

(2)大型国企民企:稳定且丰厚的报酬: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通常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充足的培训预算。它们对培训的重视程度高,希望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这些企业在选择培训师时,更注重培训师的专业能力和口碑,愿意为优秀的培训师支付较高的课酬。培训师与这类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后,不仅收入稳定,还能借助企业的平台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面向企业核心员工培训:精准定位高价值:企业的核心员工,如管理层、研发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企业愿意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培训,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师针对这些核心员工开展培训时,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需求和痛点,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内容。比如,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战略规划、领导力提升等方面的培训,为研发技术人员提供前沿技术培训,为销售人员提供销售技巧和客户关系管理培训。由于培训的价值高,培训师的课酬也相应较高。

2、选择大的平台合作

(1)面向全国的师资经纪公司:师资经纪公司就像是培训师和市场之间的桥梁。面向全国的师资经纪公司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和市场渠道,能够为培训师提供更多的授课机会。这些公司会对培训师进行包装和推广,将培训师的专业优势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培训师与这类公司合作,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授课邀请,还能借助公司的资源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一些知名的师资经纪公司会为旗下的培训师举办宣传活动,将他们推荐给各类企业和培训机构,帮助培训师拓展业务范围,提高收入水平。

(2)面向头部企业合作的培训机构:与头部企业合作的培训机构,往往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这些培训机构承接的培训项目通常质量较高,对培训师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培训师能够与这类培训机构合作,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课酬,还能提升自己的专业形象。比如,一些专注于为大型互联网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的培训机构,会邀请行业内顶尖的培训师授课。这些培训师在与这些培训机构合作的过程中,不仅收入得到了提升,还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高端的客户资源。

(3)大型集团公司:大型集团公司通常有自己的培训学院或培训中心,为内部员工提供各类培训。这些集团公司实力雄厚,对培训的投入较大。培训师如果能够进入大型集团公司的培训体系,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还能接触到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方法。而且,在大型集团公司内部授课,培训师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文化,为自己的培训内容提供更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多渠道获取收益

(1)线上线下双渠道收益:在互联网时代,线上培训市场发展迅速。培训师可以通过线上渠道,如录制网课、开展社群培训、在自媒体平台分享知识、进行直播授课甚至直播带货等方式获取收益。线上培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例如,一些培训师在在线教育平台上开设课程,通过售卖课程获得收入。同时,线上培训还可以通过广告合作、付费会员等方式增加收益。

线下培训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公开课可以让培训师接触到不同企业和行业的学员,拓展人脉资源;企业内训则可以为培训师带来稳定的收入;管理咨询、教练、顾问等服务,能够为培训师提供更高的附加值。培训师可以将线上线下渠道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2)自有版权收益:拥有自有版权的课程和书籍,是培训师实现收益多元化的重要途径。培训师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整理成书,出版发行。书籍出版后,不仅可以获得版税收入,还能提升培训师的专业形象和知名度。例如,一些知名培训师出版的专业书籍,在市场上销量可观,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培训师还可以开发具有自有版权的课程。这些版权课程可以在培训机构、线上教育平台等渠道进行推广和销售。由于版权课程具有独特性和专业性,能够为学员提供差异化的价值,所以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

4、提升品牌影响力

(1)打造个人IP: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中,打造个人IP是培训师脱颖而出的关键。个人IP是培训师在市场上的独特标识,代表着培训师的专业形象、价值观和个人魅力。培训师可以通过明确自己的定位,突出自己的专业优势,如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培训,像“数字化营销培训专家”“领导力提升教练”等。然后,通过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如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专业文章、制作短视频等方式,吸引目标受众的关注。同时,积极参与行业活动,与同行和学员进行互动,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当培训师的个人IP形成后,就能够吸引更多高端客户和优质项目,从而提升收入水平。

(2)获取行业成绩:在培训行业获得比赛荣誉、行业评比证书等,是对培训师专业能力的一种认可。这些成绩可以增加培训师的市场竞争力和可信度。比如,参加专业的培训师大赛并获得奖项,或者获得行业协会颁发的专业认证证书。这些荣誉和证书能够让培训师在市场上更具吸引力,企业和学员会更愿意选择有这些成绩背书的培训师。而且,获得这些荣誉和证书后,培训师可以将其作为宣传亮点,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进而提高课酬和业务量。

(3)担任行业论坛嘉宾:行业论坛是行业内人士交流和分享的重要平台。培训师担任行业论坛嘉宾,可以在众多同行和潜在客户面前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见解。通过在论坛上发表演讲、参与讨论等方式,培训师可以结识行业内的顶尖专家和企业高管,拓展人脉资源。这些人脉关系不仅可以为培训师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还能提升培训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一些培训师在行业论坛上的精彩发言,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随后便收到了这些企业的培训邀请,从而实现了收入的提升。

(4)获取专业背书:成为大企业的管理顾问、大型活动赛事评委、知名媒体的作者专家、政府特聘专家等,都可以为培训师提供专业背书。大企业的管理顾问身份,表明培训师在企业管理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担任大型活动赛事评委,体现了培训师在行业内的权威性;成为知名媒体的作者专家,能够借助媒体的影响力传播自己的专业知识;政府特聘专家则彰显了培训师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公信力。这些专业背书能够极大地提升培训师的品牌影响力,让培训师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

培训师收入悬殊的现象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低课酬场景的特点,把握提升收入的策略,对于每一位培训师来说至关重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培训场景、与大平台合作、拓展收益渠道以及提升品牌影响力,培训师们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在培训行业中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