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多年未见的女儿,却成了一名外国人,开口第一句话让他落泪

侃侃社会 2022-12-05 09:15:56

毛主席与多年未见的女儿首次见面,却无法进行正常交流,原因竟是这个女儿成了“外国人”,不会说中文,而女孩开口的第一句话,却让伟人自责了一辈子!

那么,主席的这个女儿究竟是谁?他们第一次相见是怎样的情景?她又到底说了什么呢?

在一个夏天,毛主席的屋外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扎着麻花辫,无处安放的手体现出她的拘谨。

毛主席经过一番打量,喊出娇娇,但是小女孩却一脸茫然,将目光转向了身边的人。

原来,由于长年生活在苏联,娇娇对中国话暂时还不熟悉,还不能用中文进行交流。得知原因的毛主席笑道,我还有个外国女儿。

见此情况的周总理,赶紧用俄文告诉毛娇娇眼前的男人是她日思夜想的父亲,引导她在这父女相认之刻,叫出了那声爸爸。

父女终于得以相认,毛主席再难掩激动情绪,将女儿揽入怀里,双目紧闭,亲吻着女儿的额头。满脸充满了心疼与自责。

那么为什么毛主席会感到自责呢?其实主要是有三个方面。

首先第一个原因,便是主席认为自己缺乏对女儿的陪伴。

毛主席一生致力于伟大革命事业的奋斗,并为之奋不顾身,因此常常抽不出身。

1935年,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至此毛主席更加繁忙,每天三点一线,开会工作看文件,常常来不及吃饭,更无暇过多关注女儿的成长,只能抽空陪伴。

而后在女儿前往苏联后,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人,毛主席更是全身心的投入了革命事业中,废寝忘食,投入在“中国”这个大家中。

以至于多年未见,他甚至没能第一时间认出自己的亲生女儿,而女儿也忘了他的模样,面对语言不通,面对女儿的拘谨不安,他只得苦笑说出我还有个外国女儿。

明明是自己的亲身骨肉,却互不相识,明明近在眼前,有太多的话要说却无法交流。

玩笑话中透露着一个父亲的自责,只字未提愧疚,却又处处都是愧疚,愧疚多年来疏于对女儿的陪伴,如今终于得以相见,却又相顾无言。

据李敏老人回忆,这次相认前,她甚至还没有叫过一句爸爸,即使一起生活了四年却也没机会叫出这两个字。

因此她多次想要开口却又如鲠在噎,但看见父亲一脸期盼的样子,还是鼓起勇气用中文说出了“爸爸”。

为了尽快与女儿熟络起来,毛主席还常常和她开玩笑。比如在这之后的饭桌上,李敏询问田鸡是什么,他回答道田里面的鸡,逗得女儿哈哈大笑。

同时她还是毛主席的安眠药,因为工作忙碌,所以经常睡不着觉,每当这时他便去与李敏聊天,然后就可以安然入睡。

此时有个疑问,为什么毛主席姓毛,而女儿却姓李?

这是由于此时恰巧毛主曾化名李德胜,这是他最为喜欢的一个笔名,因此在毛娇娇回来不久便改名李敏,同时也是为了拉近长女与小女儿李讷的关系。

在此刻,他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席,而是一位幽默风趣,渴望儿女作陪,希望家庭和睦的老父亲。

其实,让毛主席自责的第二个原因,是感到对李敏个人经历的亏欠。

1936年,李敏出生于陕西省志丹县,是毛主席与贺子珍之女,出生前由于母亲存在严重营养不足的情况,因此刚生下来的毛娇娇十分瘦弱,惹人心怜。

同时又作为长女,她备受毛主席的疼爱,常常被抱在怀里。

邓颖超看着毛主席怀里这个娇小可爱的小婴儿,下意识地说道真是个小娇娇呀,这也是李敏小名娇娇的由来。

而由于当时民主革命在延安地区相对稳定,所以她得以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长。

不过好景不长,这样的美好仅仅维持了四年就发生了改变。

因为其母亲贺子珍孤身前往苏联养伤,由于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又四处碰壁,精神面临崩溃。

而在中国的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便立即将四岁的女儿送到了她的母亲身边,来缓和其崩溃的情绪,给予安慰。

不过去见母亲的途中,也是惊险万分。

1940年冬天,娇娇前去探望远在苏联的母亲, 彼时的她还不知道此去便是长时间的分别,只当作是一场见母亲的旅行。

同时作为毛主席的长女,她受到了国民党的特殊关注。为了躲避跟踪,她被藏在飞机的机翼中,一路颠簸,让年幼的娇娇十分难受。

而下了飞机后,还要被装进行李箱,伪装成行李抗走,以此来保证安全。

并且这不仅一次,前去莫斯科需要进行多次中转,要从延安到兰州,再到新疆,最后再前往莫斯科,前前后后历经三个月之久。

这三个月中她不但要东躲西藏,平时走在路上也需要用皮大衣将自己裹起来,不过好在有惊无险,顺利的到达了苏联同母亲相见。

就此她和母亲开始了在苏联的幸福生活,不过好景不长,随着战争的爆发,战火迅速蔓延到了莫斯科,德军兵临城下,情况危机,大家纷纷进行转移。

李敏与母亲虽然成功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但是由于战争时期,物资紧缺,并且社会动荡,提供给她们一家的供给也被迫中断,生活也开始走向了困苦。

相信大家都听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李敏的生活也极为类似。苏联的严冬连训练有素的士兵都可以击败,更不要说是年幼的孩子。

冰天雪地里,李敏被冻得双手满是冻疮,她的取暖手段有且仅有依靠身体活动产生的热量,然而由于食物匮乏,饭都吃不饱的她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活动来抵抗寒冷。

因此李敏的身体健康状况相当糟糕,长期的营养不良和恶劣环境,李敏患上了脑膜炎,医生甚至下达了“死亡通知”,将她推入了太平间。

好在最后依靠母亲的悉心照料,她成功捡回了一条命。但随后由于母亲被人诬陷,她又过上了孤儿一般的生活。

最后主席自责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对于其母贺子珍的亏欠。

贺子珍与毛主席在1928年结婚,而他们结婚期间恰巧是中国革命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十年。

但这期间不论发生什么,贺子珍都始终追随毛主席,默默陪伴在其身边。

即使自己吃不饱也要去为毛主席掏鸟蛋,捉泥鳅,以此来给他补充营养。夜晚休息时,不顾自身的劳累,为他按摩因营养不良和长途跋涉而肿胀的双腿。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时常对身边人说道,若不是贺子珍的全力帮扶,他恐怕是走不出草地的。可见贺子珍对毛主席的奉献之大。

这十年间,她怀孕了10次,可以说大部分战斗她都怀有身孕,但作为革命战士,依旧不畏艰险,投身于每一场革命事业当中。

因此她仅生下6子,其中还有两个孩子早夭,其余孩子迫于革命压力交于老乡抚养,但因为社会动乱,除了李敏以外全部失踪,对一个母亲而言,这可谓是最大的折磨。

1935年,贺子珍为了掩护战士撤退,被敌机轰炸至重伤,在血泊之中的她昏迷前唯一一句话便是让警卫员不要告诉主席自己负伤的消息,以免他担心。

十年来,贺子珍经历了与父母弟弟的生死离别;经历了儿女的离去;艰苦条件下频繁生育带来的病痛;经历了枪林弹雨中的伤痛,终于她的身体承受不住了。

因为伤势过重,压迫到了神经,她变得格外敏感,同时由于革命到了关键节点,毛主席难以脱身照料她,最终贺子珍生气前往苏联。

然而两人即使分开,命运也没有眷顾这个备受苦难的女人。在苏联期间,一个人承担了抚养毛岸青,毛岸英,李敏三兄妹的责任。

起初随着国内的供给以及贺子珍的辛勤劳作,生活还算幸福快乐,但是随着战火的蔓延,物资的紧缺,女儿娇娇患上了重病。

但是医院却拒绝给孩子治疗,将直接将她推入了太平间,但是这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唯一的孩子,她不顾一切的将女儿接回了家中悉心照料。

不过由于战争,她无法再得到来自毛主席的帮助,要拯救女儿只能靠她自己。

于是她将自己的口粮变卖,同时在家悉心照顾女儿至到好转,本以为可以重新过上幸福生活,但不幸又再次降临。

女儿好转后,她被诬陷为精神病,被强制关押在精神病院一直持续到了1947年被解救出来,期间精神遭受了极大的折磨。

种种方面的原因,让毛主席始终觉得对母女俩怀有愧疚,成为了他一生的痛。

在他逝世的前几天,还拉着李敏的手声音颤巍地说,娇娇,你来看我了?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

弥留之际,他没有了说话的力气,却尽力做出了一个桂圆的动作,而桂圆正是贺子珍的小名。

1 阅读: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