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早年参加革命,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和战火的历练,一步步成长为我党的高级将领,他参加了五次反“围剿”及长征,之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和解放全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功勋卓越的杨勇仍在军中担任要职。
1972年由于工作需要,杨勇被调到沈阳军区任副司令员,一些下属有些不以为然.....
面对这种情况,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对下属们刻意强调道:他曾是北京司令员,以此来提醒下属们注意对杨勇的态度。
百战沙场 智勇无敌1933年10月,红三军团第四十师第十四团与一股敌军在中央苏区的绚口突然遭遇,当时双方都毫无准备,有些始料不及。
时任团政治处主任的杨勇反应非常快,他趁敌军都愣神的片刻,大喊了一声:“冲啊!”带头冲向的了敌群,一场短兵相接的厮杀瞬间展开。
然而,就在杨勇奋勇指挥作战之时,一颗子弹擦着他的头皮而过,一阵剧痛,紧接着鲜血顺着面颊、颈部流了下来。
可此时的杨勇根本顾不上伤口疼痛,一心只顾杀敌,最终敌人被打的落荒而逃。
战后,军团长彭老总对杨勇的机智勇敢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但杨勇的头顶上却留下了一块两公分长的弹痕,长不出头发。
长征路上,最激烈、最残酷的当属湘江战役,在此战役中,杨勇率十四团担负的是掩护主力部队过江的重任。
一批又一批的战士在炮火纷飞中倒下,血肉纷飞,江水都变成了鲜红色,面对潮水般涌过来的敌人,杀红了眼的杨勇毫无惧色,誓死阻挡着敌人的进攻。
就在疯狂杀敌之时,他的右大腿突然被子弹打中,但看到继续蜂拥过来的敌人,他根本顾不上疼痛,率领战士继续冲杀着......
经过两天两夜的血战,十团400多名官兵用生命为代价,换得了主力部队顺利过江。
抗日战争爆发后,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与日军的首次交锋,面对的对手是日军的一个精锐旅团,时任八路军团政委的杨勇,率部去抢占老爷庙制高点,与日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战斗异常残酷,弹药用尽后,杨勇带领将士们与敌展开了白刃战。
惨烈的厮杀中,杨勇突感左臂一阵剧痛,瞬间功夫,他的军装便已被鲜血浸透......
杨勇历经了一场场的恶仗、硬仗,几乎每一场仗他都是出生入死、血溅沙场,在他身上留下了战争的痕迹,但这并未让他心生畏惧,反而将他历练成了一位智勇双全的虎将。
抗战结束后,又很快爆发了内战。
1947年7月,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杨勇,率一纵参加了鲁西南战役,经过28天的激战,将国民党的五个半旅全部歼灭。
在之后的淮海战役中,杨勇按照上级指示,率一纵前往张公店、张阁地区去消灭驻扎在那里的国民党181师。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激战,敌师5000多人被全部歼灭,敌师长被俘。
张家店的战斗结束后,杨勇又率一纵马不停蹄的奔赴蒙城地区,在淝河、涡河北岸阻击前去驰援徐州的黄维兵团。
黄维兵团全套的美械装备,战斗力很强,在受到我军阻击后,用猛烈的炮火对我前沿工事进行狂轰乱炸。
杨勇率一纵奋勇抵抗,虽然部队受到重创,伤亡惨重,但最终成功完成了阻击黄维兵团的重任。
我军发动总攻后,杨勇率还未恢复元气的一纵,加入到了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中,经过九天九夜的激战,黄维军团被悉数全歼,黄维被俘。
建国以后杨勇被委以重任 军中任要职淮海战役结束后,二野又新建了一支第五兵团,任命杨勇为司令员。
1949年12月26日,杨勇按照上级指示,指挥着第五团和第三兵团,协同其他兄弟部队,打响了成都战役,将退守到成都地区的胡宗南集团,和其他的国民党军队全部歼灭。
成功攻下成都后,上级又有新的指示,命杨勇率第五兵团回师贵州。
回贵州不久,杨勇便被升任为贵州军区司令员,同时兼任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
1950年底,上级组织为了培养他,将他推荐到军事学院去深造,1953年,又奉命前往朝鲜战场参战。
1958年10月初,杨勇从朝鲜回国后,便被党中央安排到北京军区任司令员,一年后又兼任了副总参谋长一职。
杨勇到北京军区任职时,全国上上下下正在大搞特搞“大跃进”,浮夸风盛行。
当时,杨勇敏锐的意识到,这股风背后潜在着不小的危险,因此在1960年3月的一次军区党代表大会上,杨勇特别强调,在响应轰轰烈烈的运动时,也要扎扎实实干好工作,不能放松基层建设工作。
党的领导中,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在刻意强调“突出政治”时,而杨勇却将工作重心,放到了大力抓军事训练上,并提议不要让军事训练受到政治的冲击。
1964年,全军展开了一场大比武运动,作为主要参赛单位之一的北京军区,在大比武的比赛中表现的非常出色,连周总理、贺龙、陈毅等领导人在看后,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毛主席听说后也心动了,随后去观看了北京军区与其他军区的大比武表演,看后也是赞不绝口。
可是,就在这时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大比武冲击到了政治为借口,开始对大比武进行错误批判。
但杨勇却仍然坚持大比武的成绩是很重要的,这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非常恼怒。
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杨勇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蒙冤受屈,后来在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的关怀下,杨勇才被“解放”出来。
到沈阳军区任副司令员1972年7月,中央为复出不久的杨勇重新安排了工作,派他前往沈阳军区去任副司令员,协助司令员陈锡联工作。
一些老战友很为杨勇感到不平,曾是北京军区司令员,现前往外军区去任副职,这也太不公平了,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但杨勇却很无所谓的笑着说:“闲了这么多年,没为党做工作,本身就很愧对党和人民,现在终于可以重新工作了,这是多好的事啊,再说了,正职也好,副职也好,不都是为党和人民工作吗?这有啥公平不公平啊?到沈阳军区不是挺好嘛。”
杨勇嘴上这么说着,行动上也没闲着,他还正式去上任,便已开始着手熟悉沈阳军区的情况。
此时,沈阳军区也接到了杨勇要来担任军区副司令员的通知。
军区司令员陈锡联与杨勇是老战友,在解放战争期间,他们分别是三兵团和五兵团的司令员,两个兵团在协同作战的过程中,配合的非常默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辉煌的胜利。
而他们二人,也通过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时听到老战友要来自己这里任职,心中非常激动,天天期待着与老战友重逢。
1972年7月底,杨勇即将来上任,陈锡联得知后,在军区会议上,对大家宣布了军区马上要来一位新的副司令,希望大家做好迎接工作。
过了两天,当陈锡联询问欢迎仪式筹备的怎么样了时,没想到负责筹备工作的属下,明显的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回答道:“一个副司令,有啥好欢迎的,有那么个意思就得了。”
这样的话是对即将上任的杨勇的明显不尊重,陈锡联听后,心中顿时火冒三丈,但他尽量压抑着心中的怒火,道:“咱军区新调来的这位副司令,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可是曾在北京军区担任过司令员的,来咱们军区任职,这可是党中央直接委派过来的,连党中央都看重的人,难道咱们不应该重视吗?”
随后陈锡联告诉大家,咱们的副司令杨勇,有着非常丰富的军事经验和领导才能,他虽然职务时副司令,但咱们绝不能真的将杨将军当副司令看待,有什么事情要多向他请示汇报,凭他的资历、功劳、能力,本就应该得到这样的尊重。
当大家得知新来的副司令员竟然是杨勇将军时,顿时惊呆了,同时感到欢迎仪式安排的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了,于是赶紧又重新去进行筹办了。
就这样,杨勇来上任之前,陈锡联对下属们特别强调了一番杨勇的不平凡,让大家了解了杨勇的背景和能力,使那些曾对杨勇持质疑态度的人,也转变了态度,因此当杨勇正式来上任时,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在之后的工作中,陈锡联也确实从未将杨勇当做自己的副手来看,而是凡事都要同他进行商议,下属们汇报时,也是按照陈锡联的叮嘱,先向副司令进行汇报。
杨勇自打上任后,便将全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每天天一亮就出门,工作到深更半夜才回家休息。
老战友陈锡联多次劝说他,工作不要这么着急,要顾及一下自己的身体,而杨勇却表示,自己闲了那么长时间了,终于有了工作干了,还不抓紧干?至于自己的身体,好着呢,感谢老战友的关心。
可杨勇毕竟也年近花甲之年了,再加上特殊时期被下放到农村去劳动,身体透支的厉害,还有战争时期负伤所留下的后遗症,导致杨勇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但他坚持忍着身体的不适,带队前往一线部队去勘察。
勘察回来后,他仍然顾不上休息,每天忙着与参谋人员对着地图和沙盘进行研究。
杨勇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对整个军区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大家的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而与老战友陈锡联在工作上也配合的相当默契,同时二人的友情也愈发深厚。
两位老战友搭档了没多长时间,便又要面临分离了。
1973年5月,杨勇到北京参加党中央召开的会议,会议快结束时,他接到了党中央对他的最新任命,调他前往新疆军区任司令员兼自治区党委领导人。
那时的新疆军区,是12大军区之一,因为当时我国与苏联的关系很紧张,党中央和毛主席考虑到国防安全的问题,决定派杨勇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的新疆去坐镇。
由于在新疆的工作非常出色,1977年8月,杨勇被调回北京升任为副总参谋长。
1983年1月6日,杨勇因肝癌晚期医治无效而离世,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