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沈阳铁路文化宫,19岁的李明启在《茶花女》咏叹调中惊艳全场,天鹅绒般的嗓音让苏联专家起立鼓掌。这个铁路工人的女儿,白天在月台检票,夜晚偷师意大利美声教材,把火车汽笛当练声伴奏。1960年调入中央乐团时,她设计的“铁道颤音”唱法震动声乐界,却在巅峰期遭遇声带小结被迫封嗓。
转行话剧的阵痛期,她在《雷雨》中演鲁妈摔断两根肋骨,硬是缠着绷带完成三十场巡演。1982年《家春秋》片场,46岁的她为三秒钟摔杯镜头,连续七晚在招待所练习砸碎200多个茶杯,道具师傅求饶:“李老师,剧组茶杯都被您砸光了!”
1996年《水浒传》片场,李明启给“王婆说风情”加戏:设计出嗑瓜子时斜眼偷瞄西门庆的微表情。导演张绍林拍腿叫绝:“这哪是王婆,分明是人精!”两年后《还珠格格》试镜,她带着厚达万字的人物小传闯进琼瑶办公室,用十分钟独白诠释容嬷嬷的忠仆心理,让原著作者当场落泪。
扎紫薇那场戏成为全民阴影。为控制针尖距离,她提前在手指绑竹片练习精准度,拍完发现掌心全是血点。戏外却把剧组年轻人当亲孙子疼:赵薇中暑时,她凌晨三点煮绿豆汤;周杰忘词焦虑,她手把手教气声背诗法。
电视剧播出后,李明启的生活魔幻起来:出租车司机拒载,菜贩多收钱,连孙子都被同学孤立。最痛心的是1999年春节,邻居把“恶毒嬷嬷滚出大院”贴在她家门上。老伴默默撕下纸条:“这说明你演得好,该请街坊们吃糖。”
面对误解,她独创“微笑疗法”:遇到骂人的观众就送对方容嬷嬷玩偶,被扔鸡蛋时笑说“谢谢送我面膜”。2016年上街买菜被认出,她主动掏出针线包:“要不给您缝个扣子?”反倒把年轻人逗得落荒而逃。
如今在养老院义务教表演,李明启把《还珠格格》改成情景剧:98岁失智老人演紫薇,她跪着配合“扎针”,逗得全场大笑。手机里存着年轻时的歌剧录音,却更爱听抖音神曲:“得跟上孩子们的节奏。”
2023年获颁终身成就奖时,她戴着1956年首演时的珍珠耳钉上台:“角色无善恶,演员有心肠。我这一辈子,就图个问心无愧。”台下明星集体起立致敬,弹幕刷爆“给嬷嬷献膝盖”——这次,终于不再是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