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地说了11个字,刘备听后立马赐死长子刘封

大气孔雀 2024-12-30 18:12:30

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地说了11个字,刘备听后立马赐死长子刘封

三国时期,荆州之战后,刘备痛失荆州和爱将关羽,这对于蜀汉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当时,刘备的长子刘封正在上庸镇守,本应该在关羽危急时刻派兵增援,却以兵马疲惫为由拒绝了关羽的求援。这一决定最终导致了关羽父子的悲惨结局。在刘备震怒之时,军师诸葛亮说了一句话,这短短的11个字,不仅让刘备对这个视如己出的长子彻底失望,更让刘封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为什么刘封会拒绝救援关羽?诸葛亮说的这11个字又蕴含着什么深意?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权力博弈?

一、刘封的非凡身世

建安八年,刘表前往新野拜访刘备。席间,刘表谈及自己的外甥寇封,称其年方二十,身材魁梧,善于谋略。刘备当时已过不惑之年,膝下尚无一子。刘表看出刘备的心思,便提出将寇封过继给刘备。刘备欣然应允,当即收养寇封为义子,更名为刘封。

刘封初入刘备帐下时,便展露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期间,刘封随军参战,在与曹军的对垒中屡建奇功。他率领轻骑突袭曹军粮草,烧毁战船,使得曹操大军陷入困境。这些战功让刘备对这个义子刮目相看。

建安十九年,刘备入川之战中,刘封更是一展身手。他奉命率军奇袭葭萌关,连夜强行军八百里,出其不意攻下此险要关隘,为刘备夺取益州打开了突破口。随后在涪城之战中,刘封又带领先锋部队,与张飞一同击败刘璋大将杨怀、高沛,使得刘璋军心动摇。

在汉中之战期间,刘封的表现更为出色。他在阳平关外设伏,一举击溃曹军偏师,斩敌数百。此后又在定军山之下,配合黄忠大破夏侯渊部,立下大功。这一系列的战绩,使得曹操对这个刘备的义子也颇为忌惮。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即汉中王后,命刘封协助孟达镇守上庸。刘封在上庸驻扎期间,进一步扩充军备,训练士卒,使得军队战斗力大增。他先后击退了曹军数次进攻,巩固了汉中北部防线。期间更是收复了西城、上庸、房陵三郡之地,使得蜀汉在北方的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张。

刘备对刘封的表现十分满意,不仅提拔他为军部副郎将,更是增派两千精兵充实其部下。这让刘封在上庸的军事实力更加强大,成为蜀汉北方重要的军事力量。他在上庸的驻军人数已超过万人,手握重兵,位居要地,成为蜀汉朝廷倚重的大将之一。

二、关羽战败的真相

建安二十四年秋,荆州局势骤然紧张。关羽统领荆州军队北伐,先后攻克襄阳、樊城等地。这次北伐的背后,实则暗藏危机。荆州本为东吴借给刘备的根据地,而关羽对孙权的态度却日渐傲慢,曾多次拒绝孙权的和亲请求,甚至出言不逊。

关羽北伐之初,确实打了一场漂亮仗。他利用汛期涨水,在樊城一带布下巧计,水淹曹军七军。曹军大将于禁被迫投降,庞德虽力战不屈但终被擒获。这场水淹七军的胜利,让关羽声威大震,一时间威名远扬。

然而,关羽的战略失误也在此时显现。他将主力全部投入北伐,却忽视了后方防御。江陵作为荆州重镇,驻军空虚。关羽仅留下其子关平与傅士仁守卫,兵力不足三千。更为致命的是,他未能察觉东吴已与曹魏暗中结盟的事实。

就在关羽全力围攻樊城之际,孙权命大将吕蒙假装生病,暗中调集精兵。吕蒙先是佯装撤军,让关羽放松警惕,随后突然率军溯江而上。在进军过程中,吕蒙让士兵都换上便服,以渔民身份混入荆州境内,成功瞒过了关羽的耳目。

更令人意外的是,江陵守将傅士仁和糜芳竟然主动投降。原来这两人平日就对关羽不满,关羽为人严厉,常以军法相加,这让他们早已心生怨恨。当吕蒙兵临城下时,他们立即打开城门迎敌,使得江陵毫无血战就落入东吴之手。

与此同时,曹仁在樊城奋力抵抗,并得到徐晃的增援。关羽腹背受敌,不得不放弃围城,率军南撤。然而此时东吴已占领荆州各地,关羽退路被切断,只得往麦城方向突围。在突围过程中,关羽的军队逐渐瓦解,士兵纷纷逃散。

最终,关羽在麦城被东吴军队围困。他派人向上庸的刘封求援,刘封却以兵马疲惫为由拒绝出兵。失去了最后的希望,关羽父子在麦城被俘,后被孙权处死。至此,关羽二十年来经营的荆州基业毁于一旦,这不仅是关羽个人的悲剧,更是蜀汉在争霸天下道路上的重大挫折。

整个荆州之战,从关羽水淹七军的胜利到最终兵败身亡,仅仅经过了短短数月。这场战役暴露出关羽在战略上的诸多疏忽:过分轻视东吴,后方防御不足,对部下约束过严导致人心离散。而刘封的不救之举,更成为了这场战役中最为关键的转折点。

三、刘封的权力野心

刘封在上庸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觑。他以上庸为基地,逐步扩充军备,手下精兵已达一万五千人。这支军队中,不仅有刘备亲自拨给的两千精锐,更有他多年来精心培养的部曲。刘封还在上庸设立了独立的军械作坊,打造兵器,储备军需,为自己经营了一个独立的军事基地。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册立幼子刘禅为太子。这个决定让刘封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作为长子的刘封,本应是最有力的继承人选。然而,因其身份是义子,加上刘备对刘禅母亲甘夫人的偏爱,使得储位落在了年仅七岁的刘禅身上。

从那时起,刘封开始暗中与荆州驻军将领糜芳频繁联系。糜芳是糜夫人的兄长,与刘封同样对刘备立储一事心存不满。两人借着军务往来之机,多次秘密会面。据记载,在建安二十四年初,糜芳曾两次派心腹携带密信到上庸,与刘封商议军政要事。

刘封还在上庸周边地区广布疑兵,时而向曹魏境内派出斥候,时而又调动兵力做出进攻姿态。这些举动不仅让曹魏对上庸的军事部署捉摸不定,更让蜀汉朝廷难以准确掌握他的实际兵力。同时,刘封还在上庸境内大量囤积粮草,征调民夫修筑工事,俨然一副割据一方的态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刘封对待关羽的态度十分微妙。虽然两人都是刘备的重要将领,但刘封从不主动与关羽商议军情。即便是关羽北伐期间多次请求支援,刘封也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与其说是军事考量,不如说是一种政治筹码。

在军中,刘封刻意拉拢各级将领。他经常私下赏赐部下,为士兵请功,甚至不惜动用军储犒赏三军。这些举动使得上庸军中将士对他忠心耿耿。与此同时,他还派人暗中打探汉中、成都等地的军情,对朝廷的军事调动了如指掌。

更为关键的是,刘封在上庸周边设立了多个秘密联络点。这些联络点表面上是为了传递军情,实则成为了他与外界联系的隐秘渠道。通过这些渠道,他不仅掌握了大量军政情报,还在军中培植了自己的亲信势力。

随着时间推移,刘封的这些举动逐渐引起了朝中大臣的警惕。特别是在关羽遇害后,他的种种作为更是令人生疑。他不但拒绝救援关羽,还在关羽战败后迅速调整防务部署,显然早有预谋。这些迹象都表明,刘封已经在为自己谋划更大的政治图谱。

四、诸葛亮的十一字评语

建安二十四年冬,关羽兵败身亡的消息传到成都,刘备震怒不已。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议论此事。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诸葛亮站了出来,说出了那句关键的十一个字:"观其前后,必有异心,不可不诛。"

这句话的背景要从诸葛亮与刘封的往来说起。早在刘备入蜀之时,诸葛亮就注意到刘封的行事作风。当时刘封随军入川,屡立战功,但其处事方式却引起诸葛亮的警觉。每当军议之时,刘封总是独持己见,不肯与众将商议。

建安二十二年,诸葛亮曾派心腹前往上庸视察军务。这位使者回报说,刘封在上庸招募流民,扩充军备,其规模已超出朝廷原定编制。诸葛亮随即上书刘备,建议调整上庸兵力部署,但此建议未被采纳。

更重要的是,诸葛亮掌握了刘封与东吴暗通款曲的证据。在关羽北伐期间,刘封曾派遣亲信多次出入东吴境内。这些使者打着采买物资的旗号,实则与吴将吕蒙的部下有所往来。这一情况被诸葛亮的密探发现,并及时上报。

荆州之战期间,诸葛亮派出的斥候发现,刘封在上庸的军队调动十分可疑。当关羽向上庸求援时,刘封不仅拒绝出兵,还暗中调动部队,做出一副准备南下的态势。这种军事部署明显不符合当时的战局需要。

诸葛亮在朝堂之上说出这十一个字时,手中已经掌握了详实的证据。他出示了刘封与糜芳的往来密信,这些信件证实两人早有勾结。信中不仅谈及军务调动,更暗示了对储君之位的觊觎。

此外,诸葛亮还列举了刘封在上庸的种种异动:私自铸造兵器,囤积粮草超出军需,在重要关隘布置亲信将领,甚至暗中打探朝廷军情。这些行为都表明刘封已经在为可能的政变做准备。

诸葛亮的这十一个字,不仅指出了刘封的野心,更揭示了他在关羽之死中扮演的角色。通过详细的分析,诸葛亮认定刘封不救关羽并非偶然,而是其政治图谋的一部分。如果不及时处置刘封,后患无穷。

这番话说出后,朝中大臣无不震惊。刘封作为刘备的长子,本应在危急时刻救援关羽,却因私心作祟,导致蜀汉损失荆州。而他在上庸的种种作为,更显示出其觊觎储位的野心。诸葛亮的这十一个字,不仅是对刘封的判决,更是对蜀汉政权稳定的一次重要保障。

五、刘封之死的历史意义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刘备下令讨伐刘封。这道军令由张飞亲自率军执行,可见事态之严重。张飞统领精兵五千,从成都出发,昼夜兼程奔赴上庸。军令中特别强调要速战速决,以防刘封与外敌勾结。

当张飞的军队抵达上庸外围时,刘封的部下已经开始动摇。张飞先派人散布消息,称朝廷已掌握刘封通敌叛国的确凿证据。这个消息很快在上庸军中传开,许多将领开始动摇。特别是那些原本就是刘备亲授的将领,纷纷倒戈相向。

上庸城中局势急转直下。刘封的亲信将领接连被杀,他精心经营多年的军事网络迅速瓦解。城内守军分成两派,相互攻杀。张飞趁此机会,一举攻破上庸城。刘封被俘后,很快伏诛。整个讨伐行动,前后不过十余日。

刘封之死,在蜀汉政权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军事上的影响。上庸是蜀汉北部的重要军事要地,刘封被诛后,这里的军权重新回到朝廷掌控之下。张飞随即重新部署边防,调整将领,确保军队忠诚。

其次是政治影响。刘封的伏诛,彻底肃清了对刘禅储位的威胁。此前,由于刘封是长子身份,一直有人暗中支持他争夺储位。现在这种可能性被永远消除,为刘禅日后继位扫清了障碍。

在朝廷机构中,也随之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与刘封有密切往来的官员被陆续清除。诸葛亮派出心腹,对上庸地区的文武官员进行甄别,重新任命忠于朝廷的人员。这次整顿,使得蜀汉的统治更加稳固。

对外关系方面,刘封之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东吴原本企图利用刘封制造蜀汉内部分裂,现在这个计划彻底落空。孙权不得不重新考虑对蜀汉的政策,最终促成了孙刘再次联盟。

在民间,刘封的死讯引发了不同反响。上庸一带的百姓原本深受刘封的严苛统治,此时无不欢欣鼓舞。朝廷随即减免赋税,抚恤百姓,使得民心迅速安定。

更深层的影响是对蜀汉统治集团的警示。刘封之死表明,任何危害国家统一的行为,无论出身多么显赫,都将受到严惩。这一判例,为日后蜀汉政权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刘封的覆灭,也为蜀汉军队树立了新的纪律标准。此后,诸将领无不以此为戒,军令如山,令行禁止。军队上下,更加严守纪律,为后来北伐曹魏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场变故过后,蜀汉朝廷对边境将领的管理更加严格。定期轮换制度开始实施,防止地方将领坐大。同时,加强了对军需物资的管控,严格监督各地军械储备,确保不再出现军阀割据的隐患。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