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轰动整个欧洲的艳星,在舞台上扭一扭腰就能让台下观众疯狂。
也是一战时周旋在德法两国之间双间谍,一封情报就能让几万士兵丧命。
因为太过美丽,死后头颅居然被防腐保存,多年后头颅竟不翼而飞。
她就是一战时最具传奇色彩的美女间谍,也是历史“最著名的10大超级间谍”之一:玛塔·哈丽。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01不惧死亡
1917年10月15日,巴黎郊外一片荒凉的草地上,11名法国士兵排成一列,手中的步枪齐刷刷对准了一个女人。她就是当时41岁的玛塔·哈丽——那个让整个欧洲为之倾倒的艳星,如今却成了即将被处决的间谍。
哈丽那天打扮得格外引人注目,她戴着一顶时髦的宽檐黑帽,手上套着精致的黑色羊皮手套,最扎眼的是那双鲜艳的红舞鞋,在灰蒙蒙的刑场上格外醒目。

面对死亡,这个女人居然还有心情开玩笑。当军官问她还有什么遗言时,她嘴角扬起一抹妩媚的笑容:"这可是第一次有人愿意花12法郎得到我。"(法语中"子弹"和"法郎"是同一个词)说完,她还风韵犹存的朝行刑队抛了个飞吻。
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11颗子弹同时出膛。这位一战期间最富传奇色彩的女间谍,就这样结束了她充满争议的一生。

更令人唏嘘的是,她死后连个收尸的亲人都没有。她的遗体被医学院收走用于解剖研究,而她那颗美丽的头颅,据说还保持着生前绝世的红唇和秀发,经过特殊处理后,被收藏进了巴黎阿纳托密博物馆。
一直过了83年后,2000年时,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哈丽的头颅不翼而飞了!
关于这颗头颅的下落,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在1954年博物馆搬迁时弄丢的,也有传言说是她生前的狂热崇拜者偷偷盗走的。

就像她生前那些真真假假的间谍故事一样,这颗消失的头颅又给这位“最美间谍”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02悲惨的童年
哈丽1876年8月7日出生在荷兰北部的一个小镇。家里一共4个孩子,原本家庭还挺富裕,父亲做着卖帽子的小生意,越做越大,后来甚至开始投资石油产业。
无忧无虑的童年截止在13岁那年,父亲生意日渐萧条,想要靠股票翻身,却一败涂地。

最后就连房子都卖了,全家搬入了贫民窟,父亲想要东山再起,去了外地但从此再也没有音讯。
哈丽15岁时,母亲承受不了接连的打击离开了人世,自此哈丽和其他的兄弟姐妹被亲戚和教会收养,一个好好的家庭就这么散了。
19岁时,哈丽出落的亭亭玉立,既有东方女人的韵味,又有白种女人的风情。是附近出了名的“混血玫瑰”,哈丽深邃的眼窝里盛着晚霞般的眸光,腰肢比风车叶片还轻盈,无论谁看了都会念念不忘。

就在这年,哈丽开始了她唯一一段婚姻,丈夫是一名大她22岁的荷兰海军军官。
本以为丈夫比自己年长,能够多少弥补哈丽心中父爱的缺失,再加上海军军官的头衔,也能给自己优渥的生活。
但结了婚才发现丈夫酗酒成性,而且喝醉了对哈丽动辄打骂,即使哈丽为他生下一儿一女,也根本无法让丈夫变好。1899年儿子的意外离世,让这段本就名存实亡的婚姻雪上加霜。

婚姻维持了仅8年,哈丽终于无法忍受丈夫,向他提出了离婚。丈夫不仅没给她钱,就连唯一的女儿都不让哈丽带走。
年仅27岁的哈丽本以为婚姻会是她的救赎,没想到能让她再次走向绝望。
03开始新生活
哈丽离婚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逃!必须逃得远远的!这地方带给她的除了那个酒鬼前夫的拳脚,就只剩下满身满心的伤痕。
第二年,哈丽硬是凑够了路费,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去巴黎的火车。那时候的她哪知道,这趟列车又会把她带向怎样传奇的人生。

起初为了活下去,哈丽什么工作都做过,马戏团骑师、艺术模特,只要能赚钱,不用再面对酗酒家暴的丈夫,哈丽也觉得很满足。
命运的转折来得特别戏剧性,这天一位剧院经理偶遇哈丽,哈丽的美貌和身材,让经理的眼睛都看直了,他马上猜到哈丽将会是给他赚钱的“得力干将”。

在经理的包装下,1905年3月13日,吉梅博物馆的舞台成了哈丽的魔法城堡,当魅惑的音乐响起,一位具有东风神秘色彩的性感美女,扭动她充满诱惑的身姿,在梦幻的灯光下“一脱成名”。台下的巴黎观众,都看傻了眼。
为了让自己的表演更精彩,哈丽甚至给自己编了一个身世“来自爪哇的印度高僧的后裔,从小学习印度教和神圣舞蹈”。
但巴黎人就吃这套,没过多久,哈丽成了全城最火的艳星,只要她的演出场场爆满,巴黎的男人无论年轻还是年长,都被她迷的晕头转向。

银行家们捧着钻石排队,军官们争着送军衔徽章当礼物。只有有演出,剧院门口能排三条街,就为看她撩个裙角。
名声越来越大,德国法国俄国的军官,都成了她的裙下之臣。哈丽也非常厉害,不仅舞跳的好,在男人堆里更是游刃有余。
今天陪这个喝香槟,明天跟那个共进晚餐。完全可以说是把整个欧洲的权贵圈都变成了她的舞台。

成为间谍
或许是哈丽这传奇的一生注定就写满了不平凡,她那段万众瞩目的明星生涯还没风光够十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就轰然打响。
谁也没想到,这个曾经在舞台上倾倒众生的脱衣舞娘,竟然一头扎进了国家间的阴谋漩涡,从艳星摇身一变成了美女间谍。
那天哈丽正在德国巡演,台下坐着个眼神锐利的德国军官,盯着哈丽曼妙的舞姿突然灵光一闪,心里涌起一个念头,这女人的身份简直就是天生的间谍!

当军官私下找到哈丽时,她正发愁舞蹈这碗青春饭吃不长久。看着对方推过来的2万法郎定金,哈丽爽快的接下了这桩买卖。
德国人可是下了血本,据说前前后后砸进去200万美元,要搁现在换算,那得值好几个小目标。
有了金主撑腰,哈丽打扮得愈发妖娆动人,在酒局上把法国军官们灌得晕头转向,在枕边套出的军事机密就像流水似的往德国送。

仗着荷兰中立国的护照,她穿梭在各国之间。那段时间德军能频频得手,可多亏了这位"美女情报员"。
但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最先嗅到不对劲的是英国安插在巴黎的间谍头子。那时候英法是盟友,英国立马就把小报告打到了法国情报处。
可法国人的操作绝了,他们非但没抓哈丽,反而威逼利诱让她来了个华丽倒戈,成了自家的间谍!也不知道法国这招“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底是明智还是愚蠢。

不过这下可热闹了,一个脱衣舞娘周旋在两国之间,左手拿着德国的钱,右手揣着法国的赏。
可战场是什么地方?那是分分钟要人命的地狱!哈丽再机灵,终究不是吃这碗饭的专业人士。
有回她把从德国军官床上套来的情报,转手卖给法国,直接导致德军吃了个大败仗。暴怒的德军彻查之下,那个泄密的倒霉军官很快被处决,顺藤摸瓜就查到了哈丽头上。

德国人这下火冒三丈:自己养的间谍居然反咬主人?但直接动手又怕法国借题发挥。于是德国想出个“借刀杀人”的毒计。
他们故意用法国早就破译的密码发了封假电报,内容直指代号H-21的间谍即将返回巴黎。而哈丽真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断西班牙演出,急匆匆往巴黎赶。

法国情报部门截获电报时,气得鼻子都歪了,敢情哈丽一直在耍我们?
1917年2月13日,哈丽刚踏进法国,等待她的就是黑洞洞的枪口。这一抓,可就把她送上了不归路。
05战争的牺牲品
哈丽最终被送上刑场的原因其实非常复杂,背后隐藏着各种不为人知的阴暗面。
首先,审判她的法官表面上是个"铁面无私"的正义化身,大家都觉得他公正严明。可谁能想到,他骨子里对女人恨之入骨。

据说他曾撞倒自己妻子红杏出墙,从此心理扭曲,对任何"不检点"的女人都充满病态的憎恨。
哈丽的律师拼命提交证据,证明她也曾为法国获取过重要情报,可这法官压根不听,满脑子只想把这个"放荡的女人"钉死在耻辱柱上。
其次,法国情报局早就想甩锅了,他们发现哈丽被德国人盯上后,生怕事情败露连累自己,干脆把她当弃子扔掉。

在法庭上,法国军官拼命渲染哈丽如何帮德国人害惨法国,却对她曾提供的那些对法国有价值的情报只字不提。
说白了,就是要把她塑造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叛国者,好保全自己的名声。
更讽刺的是最后一个理由,当时法国在战场上被德国压着打,三年下来损兵折将,老百姓怨气冲天。

政府正愁找不到替罪羊,哈丽这时候撞枪口上,简直是天赐良机。官员们把战败的锅全甩在这个女人头上,让民众的怒火有个发泄口。于是,哈丽一夜之间成了害死数万士兵的罪魁祸首。
再加上她确实传递过情报,这下更是百口莫辩。各方势力推波助澜,法官想弄死她,政府想牺牲她,民众想看她死。
从选择传递情报开始,哈丽的命运早就不由她自己掌控了。
06结语
多年以后,哈丽的故事被写进书里,拍进电影电视剧里,就连日本动画片和电脑游戏也都有她的身影。

有的作品只想突出哈丽的艳俗和色情,但也有不少作品为哈丽正名,她只是一个战争年代的牺牲品。
曾经有一篇报道是这么写的:玛塔·哈丽到底是“叛国者”还是“爱国者”?是英雄还是叛徒?也许只有历史可以解答这个问号了。
那么如果你是法官,会判她死刑吗?[礼物]
参考资料新浪新闻-2003.11.14-《法国世纪女谍之死揭开谜底 电视台为其“正名》
百度百科-玛塔·哈丽

新浪新闻-2003.11.14-《法国世纪女谍之死揭开谜底 电视台为其“正名》

百度百科-玛塔·哈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