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银币“中”字都要1200万,马定祥的孤品“吉”字该有多贵?

千亦评文化 2025-03-30 04:20:30

1991年初春的病房里,74岁的马定祥已经病得说不出完整的话,但他颤抖的手总在虚空中比划着圆形,嘴里反复念叨着"吉..."。

守在床边的儿子马传德瞬间红了眼眶,父亲临终前最放不下的,还是那枚消失了25年的"吉字一两"银币。

马定祥先生旧藏“戊申吉字一两”

这枚让马定祥牵挂一生的银币,是1908年由天津造币厂代铸的"大清银币戊申吉字库平一两"。银元正面刻着醒目的"吉"字,背面盘踞着栩栩如生的龙纹。

作为光绪皇帝推行银两制改革的试验品,这种银币当年只试铸了极少量,后来因皇帝驾崩未能发行,全世界目前只发现过这一枚。

1946年,马定祥在南京古董商张伟英手中见到这枚银币时,激动得整夜未眠。他用多年积蓄换回这枚孤品,特意把书房改名为"吉斋",还专门租了上海国际饭店地下保险柜存放。

马定祥

此后二十年,他每隔半月就要去查看。特殊时期来临后,马定祥不得不把银币藏在自家四楼屋顶瓦片下。

1966年深秋的某个雨夜,他爬上梯子查看时,却发现锦盒里空空如也。全家人翻遍屋顶每片瓦、每道砖缝,只在屋檐角落找到几枚普通铜钱。

邻居回忆,那天马老蹲在屋顶发呆到半夜,月光照得他满头白发格外刺眼。

这枚银币也成了收藏史上一个著名的“悬案”,至今下落不明。

“中”字一两 德泉缘2023年春拍:1207.5万

就在"吉字一两"消失的这些年,它的"兄弟":1906年铸造的"丙午户部大清银币中字壹两",数量却发现得多了起来。

这种中央带"中"字的银币同属光绪帝货币改革试验品,当年也只试铸了少量,钱币界流传着"有了丙午上高档"的说法,意思是能收藏这种银币才算真正的大藏家。

2023年的拍卖会上,有四五枚"中"字壹两同时出现。海南德泉缘拍出的那枚品相最好,最终成交价高达1207.5万元;北京诚轩的同款银币以552万元成交;安徽邓通秋拍的虽略有磨损,也拍出了287.5万元。

北京诚轩2023年春拍:552万

这些价格足以在上海买下豪华公寓,但懂行的人都说:"要是'吉字一两'出现,价格至少要翻十倍!"

钱币专家解释,"中"字壹两现存世约十余枚,而"吉字一两"是唯一孤品。更重要的是,"吉"字银币承载着东北边疆的铸币史,堪称晚清机制银币的巅峰之作。

马定祥曾在家书中写道:"吉字币是能改写钱币史的物件,它的价值不在金银,而在历史的分量。"

安徽邓通2023年秋拍:287.5万

马定祥去世前,曾突然清醒地拉住儿子的手:"要是吉字币回来...一定要交给国家..."这个叮嘱,马家人记住了,他们像向浙江省博物馆捐献钱币等珍藏1530件,该馆为之举办 "马定祥先生捐献钱币文物展览"。

如今,每当"中"字银币拍出天价,总有人想起那枚消失的"吉字一两"。目前市面上到处都“有”,然而能入眼的没几枚,大多都是地摊货。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真品的现身。

0 阅读:51

千亦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