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动物园又出了一件咄咄怪事,前阵子(4月7日)哈尔滨虎林园的东北虎女饲养员临时负责给两只狼投喂活鸡,结果笼子里的两只狼瞬间躲在笼子对角,闻着味儿就缩成一团,爪子扒拉着地皮直往后蹭抖如筛糠,活像见了阎王爷。
这狼咋就这么怂?面都没见到,就知道老虎来了?难道它们隔着铁笼子都能嗅出“山君”的味儿?

这事儿其实还真不简单,科研人员在长白山的雪地里蹲了十几年,发现野生东北虎的尿骚味儿能吓跑方圆三里的狼群,就连狼崽子打小就认得这“死亡信号”。
人家“山君”压根不用露面,光靠撒泡尿标记地盘,狼群就自动绕道走。这“气味战”背后的门道,可比武侠小说里的毒药还玄幻!

要说狼怕老虎这事儿,得从它们的鼻子说起。狼的嗅觉比人类强上百倍,能闻出两公里外的血腥味,连雪底下埋的兔子都能刨出来。
可这本事到了老虎跟前就成了催命符,东北虎的尿里带着特殊化学物质,闻起来像烤糊的松子混着铁锈味,狼一闻就知道:“完蛋!这旮沓有虎爷!赶紧撤!”

科学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做过跟踪调查,发现老虎每撒一泡尿,狼群的活动范围就往后退半拉山头。有一次科学家防止的红外相机拍到一只成年狼带着狼崽溜达到老虎尿过的树根底下,鼻子刚凑上去就炸了毛,扭头拽着小狼崽子撒丫子狂奔,活像后头有鬼撵着。
这可不是狼胆子小,要知道狼群是敢跟黑熊和棕熊搏杀的,但是碰见老虎真没办法。同是猫科动物,成年猞猁能能屠狼,就别提“山君”老虎了,能跑快跑也是狼群是祖祖辈辈刻在基因里的保命绝招。

早年间东北虎数量多的时候,狼群被压得抬不起头,敢在老虎地盘晃悠的狼,十有八九成了虎口粮。
要说这俩冤家咋处上的,得唠唠它们的吃饭问题。老虎就好比林子里开私家餐馆的,专挑肥鹿胖野猪下嘴;狼群像是搞团购的,三五成群围猎中小型猎物,偶尔也捕杀大型猎物。
按理说井水不犯河水,可架不住有的狼饿急眼了,嘴馋。它们逮不着大型猎物,就惦记着偷老虎吃剩的剔骨肉。人家棕熊敢尾随老虎屁股后面捡“虎剩儿”,是因为棕熊实力强悍,万一碰见老虎也能打个三进三出,而狼呢?碰见老虎必死无疑。

有次科研人员在珲春拍到的画面:母老虎刚啃完半拉野猪,五匹狼趁着夜色摸过来捡漏,结果老虎杀了个回马枪,当场摁住两匹狼当夜宵。
这生死博弈还整出了生态学上的“跷跷板效应”。二十世纪那会儿俄罗斯疯狂捕虎,东北虎差点绝了种,狼群立马支棱起来,数量噌噌往上涨,狼群也不在森林周边溜达了,直接跑回猎物丰富的森林中心位置捕猎。
不成想俄罗斯开始严管打虎,老虎数量刚回春,狼群又蔫吧了。现在长白山核心区,老虎走到哪儿,狼群就躲到哪儿,跟躲债似的。

要说狼群为啥干不过老虎,得看看它们的生存绝活。老虎是独行侠里的功夫高手,一掌拍下去能把汽车挡风玻璃干稀碎,咬合力赶上液压钳,看过虎园食人视频的都知道,老虎叼起人就像是叼起一个玩具,非常轻松。
狼群虽然讲究团队作战,但在密林子里根本施展不开,这边刚摆开阵型,那边老虎早就蹿树上等着“天降正义”了。而且老虎是懂心理战的独行刺客,专挑狼群里的头狼下死手。
放归野外的母虎“戴尔”,三天端了两窝狼,把方圆五十里的狼群吓得连夜搬家,这可比同样能屠狼的猞猁威慑力强多了。

如今咱东北虎保护见了成效,野生种群恢复到七十只以上,连消失五十多年的大兴安岭都重现虎踪(总有看文章的质疑这个事,大兴安岭确实出现老虎了)。
可狼群的日子反倒不好过了,研究发现每增加一只老虎,附近狼群数量就得降百分之二十。这“一山不容二虎”的老话,搁在虎狼之争里得改成“一山不容虎狼斗”:有老虎在的地界,狼群永远靠墙立正站好。

狼怕老虎是自然界造就写好的生存剧本,要是在动物园或者视频里看见狼打哆嗦,尿裤子,别笑话它们怂,那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