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0日,G20集团外长会在南非召开,这次的外长会和前几年很不一样。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缺席已经让人惊讶,俄罗斯推动跟美国关系正常化,也会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对我们来说,俄罗斯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更是搬不走的邻居。接下来俄罗斯的路要怎么走,我们起码要知道一个大概。在外交部的通稿中,俄外长拉夫罗夫对俄方立场做出了详细阐述。
两位老同志都面带笑容
一、拉夫罗夫当面交底
我们其实知道,俄美关系迟早有一天会正常化,俄乌冲突的终点必然是谈判桌,决定最终走向的,也一定是俄罗斯和美国。只不过是特朗普上来之后,表现得过于理性、务实,让中俄都没有预料到。拉夫罗夫在和咱们王毅外长的会面中介绍了俄乌冲突的最新进展和俄方的考虑,表示俄罗斯着眼于解决危机的根源问题。据欧美媒体报道,俄罗斯在沙特会晤上提的条件非常苛刻,其中就包括北约要撤出前苏联加盟国的势力范围。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是俄乌冲突的最终解决方案,但它注定会引来美西方的强烈反弹。接下来俄美怎么谈,还是未可知的事情。然后,拉夫罗夫强调了中俄领导人为两国战略合作指明的方向,表示俄方愿与中方以此为遵循,围绕联合国、G20集团、上合组织、金砖机制等合作框架,在经贸、金融、人文等各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尤其会在今年,办好二战纪念80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
中俄相互交底,保持高度互信
应该说,俄方对我们交底的态度是诚恳的,而且直入主题。王毅外长对此的回应,简单说就是一句话:无论形势如何演变,中俄友好的根基牢不可破,大国的国际道义责无旁贷。这话什么意思呢?刚好可以从二战80周年说起,当年若不是中苏在各自战场上浴血奋战,付出极大牺牲,就不会有如今的战后国际秩序。
二、中俄友好牢不可破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情谊在,中俄才有深化战略合作,推动“多极化世界秩序”的基础。哪怕是当年,俄罗斯最亲西方的那段时间,中俄也只不过是政冷经热,从未发生过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啊,如果俄罗斯准备向美国“投诚”,他们要做什么,才能赢得美西方的绝对信任?只能是“背刺”中国,可是现在,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军力对比,俄罗斯都不存在“背刺”中国的理由,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
倒是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美国从中协调,要跟中俄一起“三分天下”。美国国务卿确实没来G20峰会,但他们的财长贝森特主动找来,要跟中方通电话,就中美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沟通。这事儿说起来也很讽刺,过去4年,拜登的财长耶伦每隔一段时间就跑来中国施压,要我们买美债,就是要跟中国借钱。结果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已经降至7590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低。
美财长请求和中方通话
贝森特这次请求通话,会不会借美俄关系正常化向我们施压,现在还不得而知。但从俄乌问题上看,特朗普也有务实的一面,知道打不赢,他自己就会往后退。前段时间,特朗普提议要召开中美俄三方峰会,商讨核裁军和削减军费开支也是一样的套路,有分析认为啊,特朗普是想和中俄一起,重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三、美国抛来的橄榄枝
按照特朗普的蓝本,美俄将组成联盟、瓜分欧洲,中国在出让一部分利益,比如撤出美洲之后,美国也可以暂时离开亚太。这样一来,中俄可以在亚欧大陆上相安无事,美国也可以关起门来自己玩,三方将长久地共存下去,以达成世界的终极和平与稳定。该说不说,这个计划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但它有一个巨大的漏洞,就是特朗普只有4年任期,美国更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特朗普宣誓就职这一个月,发表了太多石破惊天的言论,看起来是要大干一场。但不管是解决俄乌冲突,还是处理美国的内部问题,都不是短时间内能搞定的。一旦特朗普在内斗中落败,美国的外交政策就可能再次转向极端反华和反俄,到时候谁来为特朗普的计划负责,确保它能继续向前推进呢?
特朗普不是一个可信任的合作伙伴
关于这一点,我们心里清楚,俄罗斯也清楚。现在这个世界,一个国家最可贵的,除了独立主权,就是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能确保这两点的,除了中、俄,白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好像就没了。这就决定了,即使俄美会展开合作,也是短期内,极为有限的,中俄联手推动的“多极化秩序”,仍将是这个蓝色星球的长远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