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过年的时间越来越近了,第一批回家过年的年轻人已经出现了。
而在外打工或者说打拼的人,也非常喜欢过年,因为可以和家里人一起团聚,一起热闹。
没挣到钱现如今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大,称心的工作难找,工资又不高,加上消费观又不同,所以很难存到钱。简单来说,年轻带了2500元出去,年底大概能带5000元回来的,就算是不错的了。
堵车随着现在小汽车的价格越来越卷,几万块就能买到一辆车,而且还是可以在燃油车或者电车当中,随便选的。因此,很多年轻人在父母或者是自己努力(有些是贷款)下,购买了一年代步车。
冷如所在城市没有集中供暖,同时又不是身处于华南F3城市,例如像江汽沪皖,过年时是一年中非常冷的时间段。当习惯每天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的年轻人,回到老家后,没有空调可用(父母不舍得),寒冷的天气,让他们很难接受。
用水不方便这里所说的用水不方便是包括使用自来水和洗澡用热水的。因为有些地方到现来仍然没有通自来水,回到老家过年时,用水确实不方便。虽然家里有井,水塔在屋顶上,水压低,很不方便。
走不完的亲戚过年只有几天假,全在赶场子的路上,过年七天假。开车用一天,给老婆叔伯姑姑拜年用一天,给老婆姨妈舅舅拜年用一天,开车回我家用半天,能休息半天,给我姑姑伯伯拜年用一天,给我姨妈舅舅拜年用一天,最后一天开车回城里。
过年期间尽开着车转场子了,一家家进,一家家出,红包不知道送出去多少。开个车为了走哪条路线别人都要指点你,有的亲戚就一年去一次,路都不知道,父母认为你去过一次就应该知道地方,实际上我知道个鬼?
很多亲戚在山里,开车走亲戚很麻烦,农村路不能会车,碰到对面来车就得倒车。过年尽在开车了,没一天休息的时间,特别累。
打牌成风过年回到老家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回到老家的年轻人,整天没有什么事可做,就会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牌。很多年轻人回老家过年待15天,15天里是天天打牌,甚至是的天打牌,晚上还打牌,家里的事一点也不帮忙。
这种情况下,父母看到也心烦,然后就会说他。年轻人一听到父母说他,自然就不高兴,也就不喜欢待在家里,有时还会和父母说,我说不回家过年,你们天天催着我回来,现在我回来了,你们又说我,明天我不回来过年了。
.07卫生差街上垃圾遍地,市场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特别是卖鸡鸭鱼肉的。
周边环境看着就恶心,屋前屋后垃圾乱飞,建立了垃圾集中投放点,结果几公里才一个,除了周边的农户,谁走个几公里就为了丢个垃圾?
.08劣质商品特别多农村老家的市场,是属于下沉市场,山寨东西遍地开花,不说街边摊贩基本没好东西,就是店子里面也都是劣质商品。物价还一点不便宜,甚至比城市还贵。
农村集市上卖农产品也不见得是真的,很多老人专门用小的洋鸡蛋当土鸡蛋卖,用市场上收的东西充当自家的东西。
.09容易出现口舌之争农村素质普遍不高,很多人根本不讲道理,没有规矩意识。贪小便宜的特别多,占用公共土地,围墙挨着路边修,根本不考虑别人车子能不能过,能多占两块砖的宽度就绝对不会只占一块砖的宽度。
村里池塘越来越小,因为有的人在池塘边种菜,今年往池塘中填一点,明年往池塘中扩一尺,最后菜地生生多出两块,池塘边菜地越来越宽,最后这些地都成了他们家的地。这也导致,原本过年只在家里待几天,还会出现和邻居吵架的情况,严重的影响到心情。一旦吵架要是没有占到上峰,父母还会怪罪你,说白养你了,书白读了,一点忙也帮不上,以后还怎么指着你来养老。听到这些话后,年轻人是很难接受的,自然也就不太愿意回家过年了。最后来总结一下:有人总结自己回家过年的经历:“过年总共只有七天,其中两天奔波在路上,剩下的五天对着聊不到一块的亲戚强颜欢笑,想起回家还要让本来就不多的存款急剧缩水,真害怕自己的玻璃心一碰就碎。”(图片源于,侵仅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