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英雄马春雨:12岁为地主养猪,29岁飞马扬刀取国民党军官首级

搞史人 2024-05-19 20:55:04

“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

骑兵英雄马春雨于1919年在内蒙古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呱呱坠地。他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平凡。1945年12月,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马春雨

他的军事才华和出色的领导能力使他在军队中脱颖而出,历任战士、班长、排长,一直到连指导员、营教导员、武装部政委、副师职顾问等重要职位。

马春雨的军事成就更是令人瞩目,他曾两次荣立一等功,被授予英雄奖章和模范奖章,甚至在骑兵师中被评为“特等人民功臣”,在东北军区中也被誉为战斗英雄。到了1950年,他更是当选了全国战斗英雄,并在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

回溯到马春雨的早年生活,他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雇农家庭。从小就经历了生活的艰辛,甚至曾以乞讨为生。年仅12岁时,他就开始为地主养猪,而从13岁起,他便开始四处打短工,以维持生计。然而,生活的艰难并没有打垮他,反而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1945年12月,马春雨的人生迎来了转折。他加入了东北人民自治军林西县支队警卫营,后被调至“朱德骑兵旅”。仅仅半年后,他就已经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骑兵班长。

1946年7月的一天,马春雨在围场县白查地区执行剿匪任务时,得知了土匪二号头子“二柜子”及其团伙的藏身之处。他毫不犹豫地带领全班战士前往清剿。

面对狡猾的土匪,他沉着冷静,用智谋和勇气将土匪一一制服。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不仅成功击毙了“二柜子”,还消灭了多名土匪。

在另一次剿匪战斗中,马春雨所在的2连再次被委以重任。他们奉命到白查山区剿匪,当晚驻扎在一个靠近山边的村庄。然而,就在宿营的第三天早上,他们突然遭到了东南山上敌人的猛烈攻击。

面对困境,马春雨毫不畏惧,他观察发现村庄到东南山之间是800米的开阔地。他抓住敌人火力间隙,勇敢地跳上战马“雪里站”,冲向东南山。

在土匪还未反应过来的情况下,他已经冲到了敌人眼前。面对土匪的慌乱射击,他机智地侧身紧贴马背,成功躲过了子弹。随后,他迅速反击,用驳壳枪一枪一个地击毙了3名匪徒。在马春雨的英勇带领下,连长和其他战士们也迅速加入战斗,土匪最终不得不举手投降。

1947年5月的一天,马春雨在草原上行军时,偶然间发现了一匹被遗弃的战马。这匹马身躯高大,四蹄如雪,虽然瘦弱且背上长着两个脓包,却难掩其非凡的气质。

马春雨立刻请团里的兽医来查看,兽医仔细检查了马匹的牙口,断言:“此马年方五岁,体质上佳,只需悉心调养,定能恢复昔日雄风。”听到这番话,马春雨顿时信心倍增,并为这匹马取名为“雪里站”。

在马春雨的精心照料下,战马很快恢复了健康,变得膘肥体壮,毛色熠熠生辉。这匹马不仅成为了马春雨的得力助手,还与他一同在沙场上建立了赫赫战功。

1948年3月下旬,马春雨已晋升为排长,他骑着战马率领骑兵师2团奔赴多伦县,准备歼灭盘踞在此的国民党军白金辉部。

而在前一年,白金辉所部曾在热北林西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柴胡栏子事件”,残忍杀害了冀东军区代表团的22名干部战士,其中包括冀东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苏林燕。这一事件激起了广大军民的极大愤慨,为后续的战斗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当马春雨率领的骑兵尖刀排在距离多伦县20多公里的牛头山下宿营时,一位满面泪痕的大娘紧紧拉住了他的手,请求他为她报仇。

大娘将他们带回家中,眼前的惨状让所有人惊愕:一位老人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地躺在炕上;而西屋的房梁上则吊着一个赤身裸体的年轻妇女,已然没有了生命气息。

大娘用沙哑的嗓音诉说着昨晚的噩梦,国民党匪兵如何打伤她的老伴、糟蹋她的儿媳并抓走了她的儿子。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悲愤场景,马春雨和战友们义愤填膺,他们发誓要为大娘报仇雪恨。在安葬了大娘的儿媳并留下身上仅有的黄豆后,他们迅速整装待发。

骑兵师大部队的到来为这场复仇之战增添了更强大的力量。马春雨向师领导汇报了大娘家的遭遇,引起了全师的愤怒。师领导立即安排医生为受伤的老人治疗,并决定在大娘家门口召开控诉国民党罪行的战斗动员大会。

“为阶级兄弟姐妹报仇!”“打下多伦城,打死白金辉!”的口号声响彻整个会场,战士们的士气达到了顶点。

翌日黎明,对多伦城的围攻如火如荼地展开。热河独立2师、独立7师与骑兵师联手,从东、西、南三面城门发起猛烈攻势,而北门故意留给了白金辉,诱他进入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午后2时许,白金辉带领着一千余名残兵败将仓皇逃向北门,企图从这里寻找一条生路。骑兵师2团的王团长高举马刀,振臂高呼:“英勇的战士们,让每一刀都见证你们的勇气,冲锋!”

马春雨身骑心爱的战马,一跃而起,如离弦之箭,率先冲向那群国民党匪兵。

紧随其后的是白绍荣、孟繁连、刘显臣等勇敢战士,他们手中的马刀闪烁着凌厉的寒光,战场上到处都是刀光剑影,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白刃战。

突然,马春雨注意到前方土坑中有个戴大檐帽的军官,他正歇斯底里地指挥着手下抵抗:“反击!反击!给我狠狠地打!”

马春雨快马加鞭,冲到他面前,马刀在空中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轻巧地挑起了那军官的大檐帽。那军官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吓得目瞪口呆,马春雨则趁机手起刀落,那军官瞬间身首异处。

马春雨继续挥舞马刀冲锋陷阵,这时,一个梳着大分头的敌人瞄准了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敏捷地俯身躲避,子弹擦过他的身体,而他的战马的脖子却被子弹轻微擦伤,万幸伤势无大碍。正当马春雨准备还击时,他的战友白绍荣已经先下手为强,一刀结果了这个企图取他性命的敌人。

在骑兵2团的奋勇冲锋下,多伦城北门的战斗逐渐接近尾声。最终,整个多伦城都插上了热河军区解放军的旗帜,2000多名敌人全部被歼灭。

战后,喇叭庙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庆祝多伦的彻底解放。马春雨因其在战斗中的杰出表现,再次荣获一等功的殊荣。

更让马春雨喜出望外的是,战后他在多伦城里意外找到了那位大娘被国民党军抓走的儿子。看到他们母子团聚的温馨场景,马春雨的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欣慰。

到了1948年5月,驻扎在承德的国民党军第13军开始蠢蠢欲动,准备撤离。马春雨所在的热河独立骑兵师接到了紧急命令,要求在滦平与承德之间的营坊地区阻击逃窜的敌人。

随着天色渐亮,骑兵1、2连与从滦平方向逃窜的敌人不期而遇。在冲击三道岭的战斗中,由于山势陡峭,战马难以前行。

马春雨毅然下马,带领战士们徒步攀登山岭。他率先开火射击敌人,紧接着战士们的密集枪声也响彻山谷。在击毙了20多名敌人后,他们的弹药也消耗殆尽。

第三排左起第一人为马春雨

马春雨一边冲锋,一边高声呼喊:“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没有子弹就从敌人手里去抢!”他的声音充满了坚定和激情。

在他的激励下,六名勇敢的战士手持手榴弹,毫不犹豫地向前冲锋。当他们到达半山腰时,已经从敌人手中夺取了四支美式步枪,这无疑是对他们勇气的最好证明。成功占领三道岭后,他们获得了子弹,于是继续向四道岭、五道岭发起攻击。

当战斗结束时,他们共歼灭了45名敌人,并缴获了38支枪。值得一提的是,马春雨一个人就消灭了8个敌人,他的英勇表现让人敬佩。

滦平一战过后,马春雨随着骑兵师从关内杀向关外,投身于解放东北的伟大战役中。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北宁路的林西坑东北魏峰山上,骑兵师面临着由关内增援锦州的敌人。此刻,排长马春雨带领8名战士坚守在200米高的小秃山上。

敌人的炮火异常猛烈,小山头被炸得硝烟弥漫,子弹嗖嗖地从他们头顶飞过。但马春雨和他的战士们毫不畏惧,他们沉着应战,成功击退了敌人的两次冲锋。

当敌人发动第三次进攻时,他们使用了排炮对阵地进行轰击。两名战士的耳朵被震聋,一名战士的嘴巴被炸伤,马春雨的耳朵也暂时失去了听力。然而,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继续拼命抵抗,再次成功击退了敌人两个营的冲锋。

眼看着山下的敌人再次集结,准备发动第四次冲锋,马春雨和他的战士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们每个人的子弹都已经所剩无几,而邻近的阵地也已被敌人占领。

在这个关键时刻,马春雨鼓舞大家说:“我们为人民而战,要生死与共。大家听我命令,等敌人靠近到五步之内,我说冲,我们就一起冲出去,用马刀与敌人决一死战!”

马清元、马春雨、马清林三兄弟

战士们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准备与敌人进行最后的搏斗。然而,就在这时,连队传来了命令,锦州城已经解放,他们可以撤出战斗了。马春雨和他的战士们侥幸逃过一劫。在这次阻击战中,他们坚守了一天,成功打死了200多名敌人。

马春雨在军旅生涯中参加了大小百余次战役战斗,他的英勇表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两次荣立一等功,被授予英雄奖章和模范奖章各一枚。他还被评为“特等人民功臣”和战斗英雄,这些荣誉都是对他杰出贡献的肯定。

1950年9月25日,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前,东北代表团推举马春雨代表大家向毛主席献旗。

当马春雨见到毛主席时,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家温暖的大手,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在这次大会上,马春雨当选为全国战斗英雄,这是他一生中的至高荣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春雨的事业继续蒸蒸日上。1955年,他被保送到北京政治学院深造。1960年,他调任中共义县县委书记兼县人武部政委,后来又被调任沈阳军区兴城干校校长。他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才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叶剑英

到了1971年8月,在解放军总政治部召开的全军干校经验交流会上,叶剑英元帅高兴地握着马春雨的手说:“马春雨啊,马春雨,你还是当年的马春雨!”叶帅没有忘记这位当年大名鼎鼎的骑兵英雄,这让马春雨激动不已。

马春雨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退役后,他继续在军队和地方担任要职,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然而,1995年2月,这位英勇的战士因病去世,享年76岁。他的离世让人们深感惋惜,但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0 阅读:44

搞史人

简介:每一个汉字,都是最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