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营长中弹牺牲,粟裕沉痛无比,不料,40年后营长突然上门拜访

百态人间如流水 2025-02-21 05:40:59

1935年1月,红十军团北上失利,几乎全军覆灭,粟裕率领剩下的战士英勇突围,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

但在一次激烈战斗中,他极其信任的营长陈兴发却不幸壮烈牺牲,这件事让他一直难以忘怀。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1977年,一个老部下突然前来拜访,粟裕大将一看,竟然就是牺牲了四十多年的陈兴发!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牺牲了四十多年的老部下,为何会突然神奇出现?

16岁参军,却被子弹贯穿大脑

1929年,方志敏率领部队到达了陈兴发的家乡裴源。

方志敏

时局动荡,民不聊生,才16岁的陈兴发早就想参加革命拯救国家,当得知红军是为农民当家做主的队伍后,他便毫不犹豫的加入了。

当时这件事,还把不少人给吓一跳呢。因为他从小家境贫穷,没钱上学,早早就跟父亲种田打猎。

可加入红军后,大家才知道原来他十岁的时候就拜师学习拳脚功夫了,身手十分了得。

加入部队后,他作战英勇,不惧生死,立下了不少功劳,很快就引起了部队领导的看重。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家里也遭到了敌人凶狠的报复。

不久后,他的父母、叔婶等全家6人,就被卷土重来的反动势力给残忍杀害!

这个消息对他的打击不可谓不大,敌人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把他给打败,但他们的阴谋却失败了!

亲人的死亡反而让陈兴发坚定了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将敌人驱逐出去。

于是,他主动要求到前线和最凶狠的敌人战斗,并在1933年担任了红7军团19师56团特务连连长,而红7军团的参谋长正是粟裕。

对于这么一位英勇的部下,他自然是格外关注和喜欢,在1933年6月陈兴发也凭借自己的卓越表现,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在职位提升的同时,一场生与死的考验也悄然来袭。

1934年11月,陈兴发所在的红7军团与方志敏领导的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就这样他与自己的老首长方志敏再次相遇了。

可很快,巨大的变故就发生了。

1935年,北上失利,红10军团几乎全军覆灭,方志敏也在被俘后从容就义!

这时候的陈兴发却根本来不及伤心,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跟随粟裕带领部队突破敌人的封锁。

但敌人的数量实在太多了,尽管他战斗十分勇猛,还是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进左眼,直接贯穿了大脑!

‘牺牲’后担任陈毅警卫,传递情报立大功

身受重伤的陈兴发,也就此和部队失去了联系,而在率队突围后,粟裕也到处打听他的消息,得到的回复却是已经牺牲了!

第一反应是不相信,可想到子弹贯穿大脑,粟裕也清楚自己这个营长多半是凶多吉少了。

粟裕

内心的悲伤很快被革命的决心所填满,但粟裕却没想到,陈兴发非但没有死亡,甚至还来到了陈毅身边负责警卫工作。

不过因为伤势非常严重,到了1936年初他才逐渐痊愈,他本来是想去找部队的。但这危机四伏,到处都是敌人。

想到回到原部队,可以说是难于登天,思来想去,就留在了陈毅身边在赣南粤边游击队进行革命斗争。

他也不是没想过,把自己还活着的消息传回老部队,但那时候传达消息非常困难,而且他的工作是保密性质的,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陈毅

1937年10月新四军成立后,陈毅觉得他机智勇敢,就把他留在身边担任警卫,同时负责情报传递工作。

危机四伏,他却毫不畏惧,反而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次又一次出色完成了任务,把敌人耍得团团转。

有一次运送情报,他非但没有躲着敌人,反而是“正大光明”的出现在敌人的关卡面前,原来是他穿着一身寿衣拉着棺材,伪装成出殡的。

敌人并没有轻易相信他,反而是恶狠狠的要求他把棺材打开,陈兴发也没慌张。

“麻风病死的,你们要看就看吧。”

几个敌人有点害怕,但还是要坚持打开棺材。不过当恶臭味顺着缝隙飘出来后,他们立马被吓得连连后退,脸都有点白了。

“走走走,赶紧滚!”

不等陈兴发说话,就全都催促着让他赶紧走。

后来一问,他竟然把情报放在了棺材里面的尸体下面,他就这样躲掉了敌人一次次的搜查,成功的送达了情报。

不久后,陈毅知道了这件事,忍不住拍着他的肩膀哈哈大笑,“真有你的!”

之后十几年,他就一直这样与危险长伴,竭尽全力的与敌人作斗争。一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后,他便跟着陈毅进入上海,担任了华东军区交际处副处长等重要职位。

正常来说,到这个时候,他应该可以和老首长粟裕见面了,又怎么会在几十年后才拜访粟裕呢?

原来是因为,他的心中一直想的是农村和基层。

他不顾多位老首长的劝阻,多次强烈申请返回江西老家工作,真正到农民群众之中做一些事情。

1953年,在他多次申请下,得以转业前往革命老区宁冈县,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中去。

默默无闻建设新中国,四十多年后再见粟裕老首长

得到组织的同意后,陈兴发非常兴奋,长途跋涉到宁冈县,而得知他的英勇事迹后,县长对他也十分尊敬。

“你是革命的功臣,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很大的贡献,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你还是留在……”

但是在工作职位上,陈兴发和县长产生了分歧,县长希望他留在政府,他却坚持要去基层百姓中去。

县长也拗不过他,最后只能让他担任县供销社主任,对于这份工作,他是喜欢的很。

说是主任,但实际上他就和工人们一起挑货到各个村里工作,和百姓们打成一团,热心的解决村民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这样的生活也让他干劲十足。

在他看来,虽然他不在战场和敌人斗志斗勇了,但如今这样建设祖国的工作,和原来的任务是同样重要的,他要拿出更多的激情和干劲。

那时不少老领导对他十分看重,考虑到他曾经受过的重伤,对他都很照顾,但他却从来不会为了自己的事去找这些老领导帮忙。

但如果是百姓们的事,他就不客气了。

那是在在五十年代初,为了解决山区百姓的用纸问题,县里决定成立一家造纸厂。

陈兴发也觉得这是件好事,有了纸,山里的娃娃们也可以读书上学了,但问题是缺乏造厂经费。

听说这个问题后,他二话不说就前往上海找到老领导,尽全力给山区的百姓们争取到了这批活动资金。

随后的十几年,虽然因为当初的枪伤,他身体一直不好,却仍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工作,扎根基层为人民群众解决各种困难。

一直到1966年,他才光荣离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好多百姓都不舍得他离开。

与此同时,这些年粟裕大将也一直没有忘记他这个属下,70年代初他和朱德元帅回忆往昔峥嵘岁月的时候,还专门提到了他。

不过那时候粟裕大将恐怕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不久后,这位已经‘牺牲’几十年的属下竟然会再次出现在他面前。

1977年,一次活动,他受邀和江西全省红军老干部乘坐专列前往首都瞻仰毛主席遗容。

到了北京,参加完活动,他也忍不住回忆起几十年前在战场上的往事,久久不能平静。

萧劲光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决定去看望看望自己的老首长,于是他先后去了萧劲光和粟裕的家里。

而当粟裕见到这位早就‘牺牲’了四十多年的部下后,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陈兴发不是早就牺牲了吗?

随后陈兴发便讲述了一切,“老首长,当初我没有牺牲,后来在陈毅老首长身边做警卫工作。”

虽然很震惊,但粟裕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和惊喜,后来他还在和一些红军老战友讲了这个事,他们好多人都开心的忍不住流了泪。

离休后,陈兴发仍旧十分关心百姓们的生活,一有机会就会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建设祖国的工作就像战斗,要勇敢的面对,忘情的投入,一定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然而,也是因为早些年脑袋上的枪伤,在1980年初,他就因为枪伤复发不幸离世,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也是伟大的。

永远不能遗忘的精神

经历了贯穿脑袋的枪伤,却仍旧勇敢的为革命斗争英勇无畏的战斗着,而建国后,却主动投身于新中国的伟大建设中去。

像陈兴发这样甘愿默默无闻的英雄,其实还有很多,有些甚至根本不知道名字,有些则不幸牺牲在革命斗争中。

铭记历史、铭记先烈!

信息来源

1.缅怀老红军父亲陈兴发 作者:陈吉宁 陈海宁 陈南宁 《大江南北杂志》

2.陈海宁.老红军陈兴发传奇[C]//铁流(26).[出版者不详],2014:7.

0 阅读: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