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白雪公主》巨亏18亿,真人版翻拍策略遭遇滑铁卢?

万里觅知音 2025-04-06 10:51:44

1928年,米老鼠的诞生,标志着迪士尼的开始。

一个世纪以来,迪士尼创造了无数经典的动画形象,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娱乐帝国。

进入2024年,百年迪士尼却迎来了危机,市值暴跌,股价低迷,而新上映的真人版《白雪公主》更是雪上加霜,巨额亏损引发了业内外广泛关注。

耗资3.5亿美元打造的《白雪公主》,最终票房仅勉强突破1亿美元,这意味着迪士尼在这部电影上至少亏损了18亿人民币。

从北美到欧洲,再到中国市场,《白雪公主》的票房表现都远低于预期,甚至不如一些小成本的国产电影。

面对如此惨淡的局面,连影片制片人的儿子乔纳·普拉特都忍不住公开吐槽:“瑞秋·齐格勒你毁了我父亲的电影!

” 这句话也从侧面反映了大众对这部电影选角和改编的质疑。

《白雪公主》的失败并非个例,它只是迪士尼近年来困境的一个缩影。

自2022年以来,迪士尼的股价持续下跌,市值蒸发过半。

公司斥巨资打造的流媒体平台Disney+,虽然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但很快便陷入了用户增长放缓的困境,至今累计亏损已超过65亿美元。

迪士尼的危机,核心在于内容创作的疲软。

过去二十年,迪士尼通过一系列大手笔收购,将皮克斯、漫威、卢卡斯影业以及21世纪福斯等知名工作室纳入麾下,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内容帝国。

这些收购在初期为迪士尼带来了巨大的营收增长,但也掩盖了其自身内容创作能力的不足。

其中,漫威的兴衰最具代表性。

在加入迪士尼之后,漫威影业凭借一系列超级英雄电影,创造了票房奇迹,一度成为迪士尼最赚钱的业务。

自2019年后,漫威的创作力似乎也进入了瓶颈期,除了《银河护卫队3》之外,鲜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2023年上映的《惊奇队长2》,全球票房仅2亿多美元,甚至无法收回成本,成为漫威史上最失败的作品之一。

除了漫威之外,迪士尼动画和皮克斯工作室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自从《冰雪奇缘》之后,迪士尼动画再也没有推出过现象级的作品。

皮克斯工作室近年来推出的作品,无论口碑还是票房,都与巅峰时期相去甚远。

迪士尼内容创作的困境,与公司管理层的更迭和策略调整也息息相关。

传奇CEO艾格在任期间,主导了一系列重要的收购,并给予旗下工作室充分的创作自由,成就了迪士尼的辉煌。

艾格退休后,继任者查佩克对内容创作的理解不足,对公司架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这也被认为是导致迪士尼内容创作乏力的重要原因。

2022年底,艾格重新回归迪士尼,能否带领公司走出困境,还有待观察。

《白雪公主》的选角争议,也折射出迪士尼在价值观方面面临的挑战。

为了迎合所谓的“政治正确”,迪士尼选择了拉丁裔演员瑞秋·齐格勒出演白雪公主,这一决定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也直接影响了影片的市场表现。

迪士尼一直以来秉持着老少咸宜、世界大同的价值观,这曾经是其赢得全球市场的重要法宝。

在当今社会,这种普世价值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如何在坚持自身价值观的同时,兼顾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需求,是迪士尼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迪士尼乐园业务依旧表现强劲,2024财年,迪士尼的运营利润接近913.61亿美元,其中乐园贡献了七成。

过于依赖乐园业务,也暴露出迪士尼内容创作的相对疲软。

一个娱乐帝国的根基,最终还是要依靠优质的内容来支撑。

百年迪士尼,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

面对内忧外患,迪士尼该如何调整战略,重振内容创作的辉煌?

这不仅关乎迪士尼自身的命运,也对整个娱乐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迪士尼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

0 阅读:37

万里觅知音

简介:万里觅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