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类啊,总是矛盾的。
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这其实算是我观察了很久才能够大胆做出的判断。
什么家长自己熬夜刷手机,却指责孩子晚睡“不自律”啊;堵车时骂交警“不作为”,自己闯红灯喊“特殊情况”啊,人性趋利避害的本能,总会驱使着我们以自我为中心衡量对错。
消费电子,自然也是如此。
我们一边享受着手机、电脑带来的乐趣,一边又在那里摆出一副非常关心眼部健康的姿态,买个手机不仅要关心屏幕调光方式如何,有没有硬件低蓝光,频闪抑制和亮度适配做的咋样,甚至还会时不时祭出这句终极暴论:
“感觉…OLED屏幕不如LCD屏幕啊。”
回到LCD显然是不可能的了,但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本质,手机厂商们还是做出了不少努力的。
比如今年发布的这批性能旗舰,基本上都用上了圆偏振光技术,能够发出更加护眼的类自然光;能够有效降低功耗的8T LTPO屏幕,也因为更加激进的调光方式而被LTPS屏幕取代,甚至陷入了供过于求的状况;至于什么高频调光、硬件低蓝光更是几乎成为了国产标配。
至于那些本身不咋关注护眼的外国厂商,就只能拜托一下伟大的深圳华强北了。
最近这段时间,小黄鱼和小红书上突然涌现了一批改造版iPhone,这些产品普遍基于屏幕损坏的老款iPhone进行改造,换上了商家们号称“无屏闪、无蓝光、低功耗”的所谓电纸屏,价格就能一下子提高到原先产品的四到五倍。
(图源:小红书)
先不说产品怎么样,这个显示效果我只能说是对味了。
“电纸屏”iPhone在小红书火了提起电纸屏,很多人的印象大概是这样的:
“就那个只能显示黑白色,然后反应特别慢的鸡肋平板?”
姑且不论“电纸屏其实也有彩色显示”和“电纸屏的产品形态并非都是平板”这两处经典谬误,我只能说这种理解也没啥毛病,在如今条漫、短视频大行其道的趋势下,电纸屏产品的使用场景确实越来越少了。
(图源:Amazon)
由于电子墨水颗粒的移动天生比液晶分子慢得多,不管是条漫的滚动刷新,还是短视频的连贯画面,都不是传统电纸屏设备能够应付的,即便是在调到“快刷”的状态下,这类产品的刷新率也只能维持在10Hz左右。
只能说,人们花了那么多心思才来到了如今彩色斑斓的多媒体时代,确实是不太适应那个卡顿迟缓的读书时代。
有趣的是,小红书上这批改造iPhone的屏幕,却完全没有这种粘滞的感觉。
(图源:小红书@干友说护眼)
从用户分享的视频来看,在强日照的情况下,这款改造iPhone的屏幕显示效果异常清晰,不论是浏览网页,还是翻阅PDF、漫画,屏幕的刷新效果和正常60Hz LCD屏幕几乎不存在区别。
要知道目前主流彩色电子墨水屏的技术原理,都是在黑白屏幕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RGB滤光片,最多也就能鼓捣出4096色。
作为对比,改造iPhone的这块屏幕却拥有着几乎完整的色彩,虽然说色准肯定还是没法指望的,但显示效果显然赢太多了。
(图源:小红书@干友说护眼)
看到这里,我想有的护眼党可能已经兴奋起来了,但我劝你们先别急。
要知道,世界上大概率没有完美的产品,而就算有,它也绝对不可能是从深圳某个小作坊里出来的。
首先,从用户分享的视频来看,这款产品高度依赖于外界的光照,我也去咨询了一下店家,可以确定这个产品是不存在前光的——因为塞不进去。所以,在外界光照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这款产品是几乎不可用的。
其次,这款产品是基于iPhone 8 Plus改造的,距离今天已经有整整8年时间了,搭载的A11处理器和3GB内存,放在今天的应用环境下更是严重过时,最多也就能当当备用机,没有太多的使用价值。
这也难怪为什么在小红书和小黄鱼的这类帖子下,永远都只是看戏的人多,而买的人少。
至于网友们的吐槽,那更是一针见血。
(图源:小红书)
当然了,并不是只有iPhone能换上这种屏幕。
只要在小黄鱼上面稍加搜索,你很快就能找到几家承接笔记本电脑寄改屏幕的商家,只要是标准尺寸和比例的屏幕似乎都可以改。
(图源:闲鱼)
就是这2099元的改造价格,我觉得大家还是看看就好。
深圳作坊折腾的,还真不是“墨水屏”多年来,喜欢墨水屏的用户都在等待着,等待一个能既能保有墨水屏舒适视觉,同时又能减少其显示延迟,让体验更流畅的产品。
但由于技术原理,这个效果很难在墨水屏产品上实现。
最好的证据就是,时至今日,我们能在墨水屏上看到的理论最高刷新率还是60Hz,而且只有大上科技的Paperlike 103墨水屏显示器才支持,便携产品的刷新率甚至还卡在30Hz左右的水平,而且残影问题实在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图源:大上)
那么问题来了,诸多大厂都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怎么会被这些深圳小作坊自己鼓捣的改造给解决了呢?
答案很简单,这么“丝滑”的电纸屏,显然不会是墨水屏。
事实上,这些按照“电纸屏”口径宣传的,基本上都是RLCD(Reflective LCD),和我们熟知的墨水屏相比,最大的相同点在于RLCD也是通过反射外界环境光源来为屏幕提供光源的。
大伙小时候玩过的GBA,本质上也是一种TFT反射屏幕。
(图源:gamesradar)
靠自然光来显示,也就不会有PWM调光和蓝光这些问题了。
和墨水屏不同的是,RLCD的刷新率可以轻松做到60Hz,甚至更高,而且不会有“鬼影”。
但缺点也是有的,这种没有主动光源的屏幕,会受到本身的反射率和玻璃夹层的反光影响,实际显示效果非常一般,主要体现在显示的颜色会受环境光的影响,加上不足的反射率,进而导致颜色失真。
举个例子,就像下图所示,很明显整体色彩都是偏淡、偏暗的。
(图源:小红书@瓜哥eye分享)
即便是今天的RLCD屏幕,依然存在着对环境光线依赖较高的问题,并且由于本质还是LCD技术,也做不到像墨水屏那样,在停止状态下几乎不耗电的效果。
但要说类似于纸张的阅读体验,两者其实都可以做到就是了。
“电纸屏”你买我推荐,我买我不买近些年来,国内外都有不少厂商展现出了对RLCD的浓厚兴趣。
去年上半年,Daylight Computer推出了声称是全球首款无蓝光电脑的Daylight DC-1,这款产品主打的“LivePaper”技术,实际上就是一块刷新率达60Hz的RLCD屏幕,没有其他特别之处。
在太阳下山后,你甚至可以点亮自带的“琥珀色”屏幕背光,以避免蓝光对生物钟的干扰。
(图源:Daylight Computer)
至于TCL,在五年前就推出过一款名为NXTPAPER的RLCD显示技术。
尽管最终只有NXTPAPER S8平板真正采用了这项技术,后续推出的NXTPAPER 2.0/3.0都回归到防眩光膜+LCD的技术路线上,但是随着改进版前光RLCD的正式亮相,未来回归RLCD路线的可能性并不低。
(图源:TCL)
可以预计的是,随着人们对护眼的重视不断加剧,彩色墨水屏和RLCD屏技术进一步成熟,如果能够进一步降低产品的成本,打破“价格高昂-->超小众-->价格高昂” 的这种“恶性循环”,这类产品依然存在着不小的成长空间。
至于我推不推荐大家购买改造版iPhone尝鲜呢?
答案显然是:不推荐。
目前市面上的二手iPhone 8 Plus最贵也就400元,而这种改装机随便一台起步价就要来到2000+元,价格足足翻了5倍不说,后续出现什么技术问题可是完全没保障的,要是真感兴趣的话,建议还是去买正经厂商的产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