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临终前问武则天:我走后,你怎么办?武则天8字保全性命

桃桃怡宝 2025-04-21 14:31:24

在中国古代众多后妃中,武则天堪称最具忍耐力与政治手腕的典范。与《甄嬛传》中甄嬛被迫出家的经历相比,武则天的处境更为艰难。她从一名普通嫔妃起步,历经数次宫廷斗争,最终登上帝位,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一过程中,武则天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与坚韧品格。她善于审时度势,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同时具备极强的忍耐力,能够在逆境中积蓄力量。武则天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波折与挑战,但她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与坚定的意志,最终实现了从嫔妃到皇帝的惊人蜕变。她的经历不仅体现了个人能力的卓越,更反映了古代宫廷政治的残酷与复杂。

武则天经历了漫长的宫廷斗争,最初在唐太宗时期并不受宠,随后在唐高宗时期也被冷落。然而,她凭借智慧和毅力,在怀孕后重返皇宫,逐步克服各种障碍,最终成为皇后。在唐高宗去世后,她以67岁的高龄成功登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唐太宗临终之际,武则天险些遭遇不测。凭借机智应对,她成功化险为夷。当时李世民试探性地问她:"我死后你有何打算?"武则天仅用简短八字回应,不仅消除了皇帝的疑虑,更为自己日后的崛起铺平了道路。这一关键对话成为她命运的转折点,使她得以在政治舞台上大展身手,最终成就非凡。

武媚娘年仅十四便进入皇宫,被唐太宗封为才人。因其容貌美丽,太宗还特意赐予她“武媚”这一称号。

从表面上看,她在后宫的地位提升似乎应该一帆风顺,但她的独特个性却让唐太宗难以对她产生好感。

【被预言的女皇帝】

幼年时期的武则天,曾被袁天罡断言具备君主之姿。袁天罡初见身着男装的武则天时,大为震惊,断言若此子为女子,日后必成大器。

袁天罡的预言似乎起了作用,武媚娘的父亲武士彟作为荆州都督,立刻决定把她送进皇宫。他这么做,无非是希望女儿能在宫中出人头地,为家族带来荣耀。武士彟对袁天罡的话深信不疑,觉得武媚娘的前途不可限量,于是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武士彟估计只想到武媚娘最多能坐上皇后的位置,压根没料到女人也能称帝,更别提这个女皇帝就是自己的女儿了。

李世民原本对武媚娘宠爱有加,但袁天罡一时口快,直言不讳地向他透露,未来李唐的天下将被武氏家族夺取。

李世民生性多疑,对姓武的人产生了戒心,甚至怀疑年轻的武媚娘。

【个性太突出被皇帝防备】

武媚娘与寻常女子大不相同。一次,唐太宗获得了一匹烈马,无人能够驾驭。他询问随行人员,看谁能驯服这匹马。

面对困境,武媚娘果断提出解决方案:先用铁鞭教训,若对方仍不屈服,便以铁棍击打其头部;若依然无效,则采取最终手段,结束其性命。

唐太宗身边具备这种能力的女性极为稀少,因此他对武媚娘十分欣赏。然而,在袁天罡作出预言之后,唐太宗回想起武媚娘驯服马匹的手法,心中不禁感到一阵寒意。

此后,唐太宗对武媚娘的态度变得冷淡,一直将她留在才人的位置上,整整十二年都没有提拔她。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便着手安排身后事宜。在诸多事务中,唯独对武媚娘的处置让他难以决断。由于不忍心处死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他决定试探她的心意,于是当面询问她对自己死后有何打算。

武则天察觉到唐高宗言语中的暗示,凄凉地回应道:“余生将伴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李世民对这番回应感到十分欣慰,随即决定让武则天前往感业寺削发为尼。

【努力回宫拼事业】

武则天心怀壮志,早在唐太宗去世之前,就已经为自己谋划好了未来。她与太子李治私下产生了感情,李治承诺在继承皇位后迎娶她。

得到太子李治的保证后,武媚娘安心地前往感业寺出家。然而,当她进入寺院后,李治却逐渐淡忘了对她的承诺。

武媚娘被贬到感业寺后,李治并没有去看她。一来,历史上从没有废妃重返后宫的案例,何况武媚娘还是先帝的妃子;二来,李治忙于政务,加上后宫佳丽众多,他很快就将武媚娘抛诸脑后了。

当他在感业寺上香时,武媚娘就在旁边招呼他。他瞥了几眼身穿尼姑服的武媚娘,却没能认出这位曾经的恋人。

幸运的是,时机很快到来。公元650年,唐太宗李世民逝世周年,李治前往感业寺祭拜。武媚娘把握住这次机会,成功与李治重逢。此后,李治多次私下出宫,与武媚娘秘密会面。

651年,李治的守孝期结束后,王皇后为了削弱萧淑妃的影响力,趁机向皇帝提议让武媚娘回宫。此时,武媚娘已经怀上了皇室血脉,这无疑增加了她的地位。

武媚娘返回皇宫后,经过五年的精心谋划,成功清除了朝堂上所有反对她的势力,最终登上了李治皇后的宝座。到了660年,李治因病无法处理政务,武则天便开始频繁代行朝政,实际上已经掌握了皇帝的权力,成为了朝政的实际掌控者。

随着武则天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唐高宗李治逐渐感受到了来自皇后的压力。公元664年,李治在朝堂之上萌生了废除皇后之位的想法,并立即下令让大臣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意图借此削弱武则天的权力。这一举动反映出李治对武则天日益膨胀的权势深感不安,试图通过政治手段遏制其发展。

武则天立刻找李治兴师问罪。李治生怕惹恼她,就把责任全推给了上官仪。武则天借谋反的罪名处决了上官仪,这样一来,朝中再没人敢挑战她的权威,她也彻底掌握了朝政大权。

李治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由于健康状况恶化,将朝廷事务完全委托给武则天处理,甚至考虑将皇位传给她。这一决定可能成为武则天日后自立为帝的重要推动力。

李显登基后,武则天并未交出权力,反而继续掌控朝政,逐步削弱李氏皇族的势力。这一举动激起了李唐宗室的强烈反对。688年,琅琊王李冲和越王李贞联合起兵,试图推翻武则天的统治。然而,他们的行动最终失败,两人均被武则天镇压并处以死刑。

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公元690年,武则天终于兑现了袁天罡的预言。自14岁入宫以来,她历经53年的谋划,直至67岁登基。纵观历史,哪位帝王的毅力能与她相提并论?

0 阅读: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