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还活着”。
2015年6月14日,为祖国操劳一生的乔石同志永远闭上了眼睛,享年91岁。
6月19日清晨,各党委政府,中国驻外使馆降下半旗以致哀悼。
天安门降半旗悼念乔石
乔石同志的一生都在为祖国事业奔波,在多个职位上都做出了极大的成就。他曾担任副总理的职位,69岁的时候职位已经达到正国级。
他的一生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贯彻落实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真理;他的一生清正廉明,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为维护全国政治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乔石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员,他一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其子女也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初入革命,满腔热忱乔石同志原名蒋志彤,1924年出生于上海,在他幼年的时候便勤奋好学。他的父亲是个知识分子,在一家小型外企工作,母亲则是一个厂子的普通工人。
在当时来说家庭条件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乔石也才有了接触大量书籍的机会。
乔石
在他16岁的时候,在偶然一个机会接触到了宣传共产主义的书籍,随着对共产主义的深入了解,乔石可谓是大受感悟。加上当时紧迫的局势,一个满腔热血青年的斗志被激发出来。
看到国家内忧外患、分崩离析,乔石非常痛心,他下定决心要为国家的革命事业出一份力。
1935年12月,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自治,北平一大批学生进行示威游行,乔石也积极参与,尽自己的努力号召爱国人士,同学生们积极地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斗争,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捍卫我们祖国领土的完整。
到了9日凌晨,学生运动达到高潮,这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一二·九运动。乔石同志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积极发动学生,号召人民群众。以学生为主力,积极唤醒社会人士的反日情绪。
一二·九运动
在战争年代,战火连绵不休,一方面为了自己的爱国志向,想要使祖国尽快解放,另一方面,乔石深知仅仅靠自己的力量,就像螳臂当车,非常的微薄。
也是在这个期间,乔石通过各种爱国运动结识了许多已经加入党组织的人士。并且在1940年8月的时候,在党内人士的推荐下乔石也得以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成为党员之后,乔石积极听取领导上层发布命令,密切联系革命群众。
在革命进程中,乔石遇到过许许多多困难,在地下党组织的优异工作,国民党特务就一直针对他,并且想方设法除掉他,但是乔石同志丝毫不惧怕。
当时也有人曾问乔石同志,“条件那么艰苦,又遇到那么多磨难,有没有想过放弃”。
他说:“那时候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和想法,那就是消除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之后,乔石便被党组织安排在上海进行工作,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工作能力突出,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乔石是上海本地人士,进行工作起来也是比较方便。
乔石
1949年乔石同志因为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眼光不短浅,后来领导任命他为中共杭州市委青委宣传部的部长。
起初来到杭州的时候,由于一开始对于杭州的方方面面不是很熟悉,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反动分子的阻挠。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怎么打开杭州的工作局势就成了乔石当时的一大问题。
在经过一番调研和视察之后,乔石总结出了一些工作方面的开展思路,
他首先号召群众致力国家统一,反对内部分裂,在群众内部宣传党内的工作内容。这一番操作下来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也使得乔石在杭州这个地方树立起了威信。
遭遇挫折,不屈不挠人生起起伏伏,中年时期的乔石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许多挫折。
在特殊时期,乔石也没有幸免。当时在中联部大院里贴着“揭发”乔石和郁文的黑体大字报,上面写的是乔石原名姓蒋,是蒋介石同乡。
乔石和夫人郁文
但其实乔石与蒋介石毫无关系,但这张大字报成为当时中联部一个大新闻,乔石同志因此受到迫害,遭受了许多不公平待遇。
1978年,在“特殊时期”结束后,党内工作完美交接的同时,之前许多老同志的平反工作被提上日程,乔石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重获新生。
在乔石复出之后,他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乔石同志也因为之前的工作能力突出,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和部长。在任期间,他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交往,积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和创造了良好的国际氛围和环境。
他为国家尽心尽力,思想保持进步,接受外来新思想,反对搞封闭,反对故步自封。
他在工作中常常和同事们进行沟通与交流,有什么争执大家都会进行讨论。
后来乔石同志由于表现优秀,态度端正,最终任选中央书记处书记和政法委员会书记。
乔石
他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法治领域修改宪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后来的宪法修改和修订中,也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密切地联系群众,认真并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
他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党风建设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女儿乔凌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他的终身梦想,就是最终让中国构建完成民主和法治的蓝图”。
为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乔石同志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构建了信访机制,就是人民可以通过信件来反馈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检举一些贪污腐败的行为。
这一行为就给人民提供了发表心声的机会,让百姓有平台举报,可以利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
乔石(左二)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上海民众,当时上海的民众们纷纷询问是不是真实有效,不会是只做做表面工作吧?
面对这种情况,乔石说道:“这个信访机制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大家有什么意见反馈给我们,一定会为大家解决的”。
任职时,乔石以身作则,当他得知有人想要通过给自己送礼来走后门的时候,乔石同志当即表示拒绝,并对其思想进行严厉批评。
到了1986年,62岁的乔石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虽年过半百,但是他工作起来丝毫没有半点怠慢,认真交接国家工作,并且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即使乔石同志已经步入花甲,但是他严于律己,不怕困难,1988年3月5日,拉萨大昭寺的法会上发生严重的动乱,时局非常动荡,而当时他受中央委托去西藏进行勘察。
但是出发前,经过医生的检查发现乔石心脏有些问题,于是建议他不要去高原。
但是乔石说,不去就没办法考察实情,这正是乔石先生认真负责的表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低调谦逊,一心向党1993年3月,69岁高龄的乔石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他坚定不移的支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在改革方面也多次创造性的提出许多建议,为推动当时的“改革开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但是对于乔老自己来说,他从来都没有为自己所做出的贡献而感到骄傲,而是继续安安分分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手底下的工作。
后来,乔老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并没有就此闲着。他依旧非常重视民主法治建设,关注国家大事。
在我们看来,似乎乔石同志从来没有自己的空闲时间,就算是有的时候身子不舒服,他也会让孩子在一旁帮他读报,而自己就在旁边精心聆听。
图片来源于网络
像乔老这种从革命时期一直走到国家建设飞速发展时期的老领导们,对于我们来说,他们的那种精神不仅仅只是一个爱国人士更是一个伟人。他们把国家的利益放在自己心中最高的位置,尽自己所能只为了能把国家建设得更好,只为了自己的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子女贡献乔石同志不仅严于律己,对于自己的儿女也是非常严格。在这样的教育之下,乔老的子女也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每个都有着显著成绩,成为国家之栋梁。
大儿子蒋小明初中毕业后到延安插队,天天干着繁重的体力活,但是他并没有任何抱怨,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考恢复之后首批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
后又出国留学最终获得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随后回国,将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运用到祖国建设。
回国后的蒋小明从事于祖国的公益事业,特别是对于养老方面有着很深的投入。正是因为这些经历使得他了解到当时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为他后期在民生上边所做的成就有了一些铺垫。
蒋小明
他的小女儿乔晓溪在爸爸的严厉教导下,培养了良好的品行和学习习惯。
因为当时的乔老正在祖国的大西北边陲工作,并没有充足的时间来陪孩子。为了给女儿创造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于是乔老便把孩子送到了南京学习。
在结束学习之后,乔晓溪进入了北京协和医院成为一名住院医生,对于她说,这已经是一封非常不错的工作了。但乔晓溪并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一直不断提升自己。最终前往贝勒医学院深造,并攻读了神经科学博士学位。
除了蒋小明与乔晓溪,乔石的另外两名子女同样是各自领域内取得显著成绩。
2015年6月14日一番噩耗传来,乔石同志因疾病医治无效在北京离世,享年91岁。
乔老去世时新华社当天发表讣告评价乔石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一些同志回忆到,乔石同志十分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并且历来严于律己,从来不故意显示自己,踏踏实实做实。
6月19日清晨,各党委政府,中国驻外使馆降下半旗以致哀悼。
历史将铭记他的功绩,世人也要学习乔老身上的优良品质,乔老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乔石
子女肯定都是栋梁!
好人
以法治國的开创者,马克思主义哲学先驱传承者。中国老百姓永远怀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