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改司二级巡视员胡春姿: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由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江西省林业局、抚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康养国家创新联盟、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抚州市林业局、资溪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六届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大会于3月28日上午在抚州市资溪县开幕。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局长张建龙、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史可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改司二级巡视员胡春姿出席大会并作《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与政策》主旨报告。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改司二级巡视员胡春姿作主旨报告)
胡春姿在主旨报告中指出,我国森林康养产业是林草系统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充分开发利用森林多种功能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新业态。经过这些年大家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的辛勤工作,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旅游为先导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林业部门开始在国有林场基础上建设森林公园开展森林旅游,1982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业从此迅猛发展,森林的康养功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森林旅游与森林养生、森林体验、森林医疗、森林食品、森林药材、森林运动、森林自然教育等不断融合发展,从而逐步形成了独立的森林康养产业。2016年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2019年国家林草局联合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森林康养事业走上了快车道。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已经出台支持森林康养发展的文件,国家林草局等四部门已联合认定96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认定的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达1499处,各省认定的森林康养基地已突破两千家,森林康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令人刮目相看。
根据国家林草局统计,包括森林康养产业在内的林业旅游和休闲服务业产值2017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成为林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另外2个超万亿的产业是经济林产业和木材加工 业),2018年林业旅游和休闲服务业产值第一次超过木材加工业,仅次于经济林产业。2021年林业旅游和休闲服务人数为32.89亿人次,产值达1.44万亿元。2022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森林康养的人数和产值基本维持稳定。
发展森林康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国家出台的相关产业政策中,森林康养产业一直是优选项。比如在国家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森林康养产业开发与利用属于鼓励类产业;森林康养产业也被纳入《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森林康养产业,可以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还有,森林康养产业开发与利用也正式列入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一直致力于创建有利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条件,在修改《森林法》的时候,将森林步道建设列为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工程设施,这为森林康养基地修建步道使用林地提供了方便,按照《森林法》第52条规定,在林地上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工程设施,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不需要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现在国家林草局正在就《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标准》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中对森林步道及其配套的补给点、休憩平台、庇护所的标准进行了规范。规定修筑宽度2米以内的森林步道、80平方米以内的补给点、30平方米以内的休憩平台、50平方米以内的庇护所不需要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征求意见稿中还规定为发展林下经济,在不采伐林木、不影响树木生长、不造成污染的前提下,放置1200平方米以内的移动类设施等其他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不需要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按照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中林下经济的定义,森林景观利用属于林下经济的范畴,以上规定对于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完全适用。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对集中连片开展国土绿化、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和预期目标的经营主体,可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在依法办理用地审批和供地手续后,允许将一定的治理面积用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相关产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人民健康是民族强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作用巨大,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大有作为!下一步,要加强各部门协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继续深化林业改革开放,建立健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吸引各类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投资发展森林康养。要始终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建设和开发过程中立足资源,突出特色,严守生态红线,确保森林康养产业健康有序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