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机会,藏在生活方式里

香帅的 2024-08-08 18:08:50

今年消费市场亮点不多,但小红书商业化的声量持续向上,不管是买手直播,还是品牌营销,或者是产品种草,经常有眼前一亮的“小红书现象”。

这个感觉模模糊糊存在有一阵子了,一直没有想得很清楚。今天下午是小红书的“首届种草大赏”颁奖盛典——这是中国首个聚焦种草的营销奖项,征集了300余个品牌的400多个种草案例,层层筛选后选出了9个赛道54个获奖者。我在现场遇见了一大堆自己平时用的大大小小,著名的和非著名的产品和品牌, “亚朵星球”深睡枕PRO,“lululemon”羽绒服,“米家”的冲牙器,“宜家”的春节玩偶「阿龙」......好巧不巧,得奖者里面还有老熟人,阿芙精油的雕爷,皇包车旅游的孟磊,仔细聊了一圈后,意识到,2024年的“小红书现象”可以用小红书COO柯南和薛兆丰访谈里的一句话概述——

“更大的机会,藏在生活方式里。”

K型分化下,小红书成了品质消费和品牌建构的主阵地我问雕爷和孟磊,为什么这个时间节点选择小红书做主战场,他俩给出了惊人一致的答案:因为人群吻合。阿芙精油的主力产品300多一瓶,皇包车是海外包车+旅游定制的高客单价服务产品——都是和“爱美,悦己,自我实现”联系在一起的“非刚需”,所以客户的画像也很明显双高:(1)收入相对高;以及(2)消费调性相对高——说到这里,雕爷反问我,除了小红书,你还能在哪里去找到这个人群?2020年之后,整个消费市场呈现出剧烈的K型分化。中国中产消费升级的叙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一个巨大的K型:要么向下卷,追求极致性价比,白牌之战,要么向上爬,追求品质审美的溢价,做品牌。推动K型的上半部分有两种驱动力:一种是中国市场本身的多元性。尽管还没有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中国有29个城市共2.3亿人口的人均GDP超过20000美元,对标的是日韩这些经济体的消费水平。另一种则来自世代消费价值观念的变化。年轻一代大多生长于物质相对充裕的环境,即使收入不那么高的情况下,也经常会希望寻求不一样的独特体验和生活方式,更愿意为美、情绪、体验支付溢价。“大城市,高收入,爱美,追求品质”——这基本上是小红书3亿月活用户的素描:一二线城市用户50%,90后70%,00后35%。他们其中一部分收入偏高,愿意展示有审美调性的生活,另一部分则围观欣赏美好生活。这个群体价格敏感度偏低,对产品价值独特性更为在意。说得更直白点,以前14亿人消费升级的故事,现在K型分化成了2.3亿人的品质消费和另外11.7亿人性价比消费的故事——所以,就像雕爷说的,对于追求品质溢价和品牌建构的商家来说,“除了小红书,你还能在哪里去找到这个人群?”购买场景前置,生活方式成了营销本身更重要的是,因为独特的社区内容(分享,攻略,感受,评价,和强互动),小红书上留下的不是消费决策,而是消费决策的前置信息——动机和场景。这种信息,对营销人来说,除了效率提供,精准度提高之外,更是范式的巨大转变。朋友跟我说过一个例子。之前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的营销团队很自然地认为,妈妈们在购买扫地机器人的时候,第一关注点是“宝宝会不会被扫地机器人绊倒”,所以营销重点应该放在“宝宝地上随便爬”上。但因为小红书的用户提供的是“购买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相关过程:要买吗?到哪里买,怎么用?有什么问题?怎么做攻略?这么一分析,研发人员就发现,很多职场妈妈并不关注“宝宝是否地上乱爬”的问题,而是关注清洁效率,方便自己重返职场。所以,给这些妈妈种草的关键就变成了简单快捷——“上下水简单、自动充电、免倒垃圾”。这就是购买场景前置,之前营销是后端行为,现在跑到了产品研发的前端。对于商家来说,不管数据颗粒度有多细,之前所有平台上提供都是成交数据,但小红书的社区内容提供的不是赛博DATA,而是活生生的人和生活场景:用户主动表达自己需求,主动搜索,表达感受,分享对产品的品牌,服务体验的体验和思考——这对营销来说,是范式的变化。因为能够捕捉和描摹出消费决策的过程,理解消费背后的动机和诉求,营销就不再是“刺激用户爽点”,而是“和用户共同进化”。对企业来说,和“用户共同进化”有不一样的维度。

有的企业需要品牌认知的重塑。比如说松赞集团的创始人白玛多吉先生一直觉得,做“酒店”只是他传播藏文化的载体,但他的“意愿”和用户的“认知”之间曾经有差异。小红书用户8万多松赞相关笔记中,主要是将松赞当做酒店在分享,评论——那怎么办?提供饱满体验型内容,创造新认知——松赞的内容应该和藏地村落的春收秋种,和阿姐的歌声鼓声,和林芝的桃花,来古的冰川联系在一起——在新认知,新向往的基础上再进行传播,设计相应的产品。经此转变,松赞的形象逐渐开始和藏地文化,旅游联系在一起,顺利完成了品牌认知的重塑。还有很多企业/品牌需要拓展品类。生活方式品牌lululemon在拓展羽绒服这一品类过程中发现,搜索细节背后是不同消费倾向:搜lululemon羽绒服三格的用户关注重点在“怎么显高”,是小个子人群,搜“五格”的,关注重点在颜色款式,是时髦精,只有搜九格的,才是传统的保暖轻薄功能人群——搜索目标相同,但消费需求其实不同,lululemon针对不同人群,用定制化的内容提高了人群渗透,完成破圈。半年内,lululemon羽绒服人群渗透提升,成功入局羽绒服这个“老赛道”。类似这样的案例还很多,亚朵星球跑出了深睡枕PRO和深睡夏凉被,宜家用龙年抱枕带动了春节期间热卖......这些案例让我意识到,前置的具体的消费者洞察,对今天的中国商家来说,是能否活下来,能否活好的关键。为什么?因为这就是时代的宿命。商家的机会蕴藏在生活方式里今天的中国是一个相对丰裕的社会。丰裕社会中,消费的感受远比功能重要。著名投资人李丰说,现在的商品,都没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所谓的不可替代性,只不过是情绪感受和价值认同。更何况,今天中国产能占全球产能的35%,而中国需求占全球需求的12%——这意味着,一个商家如果不做品牌,不做品质溢价,审美溢价,那么在卷白牌和卷低价的路上,将面临着“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残酷竞争。几年前我曾说过一个判断:追求美好生活——爱美,要健康,怕孤独将是未来中国的消费市场最大的需求——几年下来,这个趋势已经非常清晰。对企业来说,理解这个需求的转变,既意味着挑战,更意味着机会。一方面,美好生活的需求跟吃饭穿衣不一样,它们非常抽象,所以企业需要去创造消费场景,创造供给,去激发需求。另一方面,这些需求的弹性非常大。它们不像吃饭这么非此即彼——吃了一碗面就吃不下一个馒头——追求美,排遣孤独,自我实现有千百种方式,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些需求几乎是无穷尽的,而且可以同时存在。所以企业一旦能深度理解用户的需求,找到更多具体的消费场景,就能切入细分产品,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而小红书独有的社区属性内容,就提供了丰富的具体消费场景,可以帮助企业在单品类上实现破局。举个例说,充电器的赛道已经够拥挤了吧?还有机会吗?一家叫脑洞范的品牌告诉你,有。在小红书带火了露营、CITYWALK这些户外活动后,平台上相关内容也变得异常丰富。脑洞范的创始人发现,“户外场景”下的电量焦虑是普遍现象,他针对这个场景,做了“穿戴充电宝”,加上时髦的颜色和挂钩+长伸缩线的创新设计,一下子打中了年轻搭子们的心—— 我们团队酷爱爬山的小朋友只看了一眼,就感觉是替自己“量身定做”,瞬间就被种草,然后下单。短短几个月时间,这款充电器就成了爆品。

在当下这样的商业环境中,任何企业要做品牌溢价,品质溢价,品类溢价,都需要找到具体的消费场景,深刻地理解消费者背后的动机诉求,在场景中激发需求,创造认同,才能突围而出。

这也是孟磊所说的,当下的营销就是十二个字:形成感受,充满向往,产生互动。没有感受,向往,和互动,很难有持续的消费。这也正是他要大力入局小红书的原因——因为小红书不是营销平台,是生活方式社区。而真实需求的激发,往往蕴藏在生活方式里,信任的构建则形成于社群社区的真实互动中。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红书”的出现更像是一个时代商业模式的箴言:丰裕社会,年轻世代,注重感受的后物质价值观,需要被激发的细分需求;庞大的中国产能,减速的经济增长,需要跳出“低价泥潭”的竞争环境......这一切,意味着那种集体上行的大规模,大平台,大品类,大赛道的商业环境正在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精细,更走心,也更“小而美”的商业生态。这种生态下,会长出很多不一样的新物种出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在90年代经济增长到顶后,有两类商家反而逆势而行,迎来了高速增长期:一类是DAISO,Watts等百元店以及唐吉诃德,DIRECT这些折扣店,以及像优衣库这样的品类杀手开始进行端对端的供应链整合,将效率提到极致,成本控制到极致。而另一类就是高端小众赛道:比如5000元一件滑雪服的GOLDWIN,1000元一双跑鞋的亚瑟士,上万元一根钓杆的禧玛诺......1995年到2023年,日本股市几乎0涨幅,但这些高附加值品牌的市场价值增长了十倍以上——给定如此充沛中国产能,如此完备的产业链,和仍然算得上体量巨大的追求美好生活方式的“品质人群”,我相信,未来十年,二十年,会有批量的中国GOLDWIN,中国ASICS,中国禧玛诺跑出来,而小红书,我想,将是这些中国品牌生长的最优质土壤。因为这些产品和品牌的背后,不是简单的功能,而是复杂的感受,是价值认同,是对生活的向往,追求,和肯定。所以,对于千万在存量博弈中焦虑的商家来说,只要市场还在,机会就永远在。只是和之前不同,未来——“更大的机会,藏在生活方式里。”

xiang shuai

戳👇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关注微博,获取更多香帅时评

商务合作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更多感悟,更多陪伴
0 阅读:0

香帅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