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期的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但是有一个问题却始终没有解决,那就是自始至终都是正五品官,这显然与实际地位不符。那么明代的皇帝为何就没有把内阁大学士的品级给提升上去呢?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以巩固皇权,寻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朝制度,置内阁大学士,规定其“秩皆正五品”。洪武时期内阁大学士只扮演参谋、秘书的角色,还不具有实权。
但其后内阁权力不断发展,入阁者的身份也逐渐提高,到了正德时期官员入为内阁大学士之前基本上都是正二品的尚书,早已超过正五品。
为了了解其具体情况,对正德以后至崇祯朝全部121名内阁大学士的状况作一个基本的考察,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入阁时的官职情况入阁时为正二品尚书的有46人,其中29人为礼部尚书,17名为其他部尚书,主要是礼部尚书;入阁时为正三品侍郎的有45人,其中22人为礼部侍郎,23人为其他部侍郎,绝大多数又是吏部侍郎。另外还有21人不太明确,但从其入阁时即晋礼部尚书衔的情况看,其入阁的官职主要应是吏、礼两部的侍郎。
入阁品级稍低的官员,如詹事府少詹事、都察院佥都御史、大理寺少卿,均为正四品,共9人,且多数出现在崇祯朝。
入阁即加衔以侍郎或以下官职入阁者,在入阁后或入阁不久,基本都会晋某部尚书,实为兼尚书品级之虚衔,主要还是礼部尚书居多。
那些以尚书入阁者仍兼尚书衔,因此基本可以确定,凡是入阁为大学士者,均兼尚书衔或例兼尚书衔。
兼尚书都为虚衔不管部,该部设有实职尚书内阁大学士按例都是不兼管部务的,这一点与清代有着显著的区别。如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只是挂名,吏部、礼部的事务也不能干涉,仍由实职尚书负责。
结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至晚在正德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不是正二品尚书就是正三品侍郎。崇祯末年,阁臣更替频繁,皇帝的选择性不多,只能选入级别更低的官员入阁。
所以说明中期以后,所谓的内阁大学士秩正五品的制度已经不存在了,当初太祖所定正五品,不过是因为选为大学士者,都是翰林词臣,而翰林院这个机构级别级别最高的就是正五品学士。
内阁作为朝廷的中枢,如果仅用翰林词臣是无法胜任工作的,因而入阁者主要还是尚书、侍郎这些在六部中有过实际部务职历、工作经验者,内阁也取得了在六部之上的地位。
既然大学士正五品之制已经严重走样,那么何不将其更定为正二品呢?事实上,明代诸帝不是不想这么做,而是碍于朱元璋的家法祖制不敢做。
朱元璋十分强势,他生前给后世子孙定下了很多的规矩,一旦后世皇帝违背,群臣就会以破坏祖制为由进行声讨。故而后世皇帝十分惧怕祖制,或者说是怕御史言官的唾沫星子。
问题是不改变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又无法做到名实相副,所以只能进行变通。早在仁宣时期,为了提升大学士的地位,就让其兼三少或太子三师的荣誉虚衔,使其品级在尚书之上。不过这样的虚衔分量不够,所以明中期以后,大学士入阁时或入阁后就加尚书衔,成为兼尚书衔的某殿阁大学士。
那么明代的大学士为何多出自礼部或吏部呢?这也是有原因的。
大学士一般都是翰林出身,或者说翰林是大学士的必备资格,这也是内阁选人之祖制,即所谓的“非翰林不入内阁也”。而明代六部中,礼部、吏部任职资格最高,尤其是礼部规定尚书、侍郎必须是翰林,吏部稍微宽松一点,但也规定吏部两位侍郎中必须有一人是翰林出身。可见,礼部、吏部长官尚书、侍郎以翰林出身者多,大多数入阁者主要加的也是礼部尚书衔,从而保证内阁大学士与翰林院翰林的渊源关系和清望。
明代内阁大学士实际上已经成为文官最高品(正二品),甚至有很多大学士因加太师、太傅、太保等三公、三孤衔,而跃升为正一品或从一品。
不管内阁大学士兼衔有多高,其原品仍为正五品,这也是明代皇帝不敢明令取消明初大学士正五品官的祖制,所以以尚书或其他兼衔加在身上,纯粹是为了符合其最高的文官品级身份。
进入清代后,朱元璋的祖制对清代皇帝就不存在任何约束了,自皇太极成立内三院开始,就将其定为正二品衙门,以后经过不断的调整变化,至雍正朝形成定制,内阁升为正一品衙门,从法律的层面规定了内阁大学士为文官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