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热潮下的冷思考:需警惕“AI神话泡沫”遮蔽真正的创新之路

人类见闻 2025-03-29 17:37:53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朱松纯 站在中关村论坛的聚光灯下,用犀利的语言刺破了国内AI产业的泡沫:现在行业里流传着一种危险的共识——押宝大模型就是押注未来。

但这样的认知偏差,正在让我们离真正的创新越来越远。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朱松纯

虚假繁荣:被资本和媒体催熟的AI泡沫

当下中国AI领域呈现出诡异的割裂:大模型企业估值屡创新高,各地算力中心疯狂上马,但打开这些光鲜的外壳,看到的却是利用率不足20%的闲置服务器,甚至出现“电价倒贴”的荒诞场景。

朱松纯直指核心:这种跟风式投入,和当年纳米鞋垫、纳米高压锅的伪科技狂欢如出一辙。

更令人忧虑的是教育界的迷失。国内近年来成立的上百所人工智能学院中,竟有院长由艺术系教授兼任,或是计算机理论专家跨界挂名。

这种“外行指导内行”的乱象,让本该培养创新人才的机构沦为追名逐利的秀场。

认知困局:我们正在复制美国的错误剧本

美国用“大数据+大算力=AGI”的叙事框架收割全球资本,我们却把这个故事当真,使得国内AI发展陷入了思维陷阱。

当DeepSeek等企业在大模型部署层面取得进展时,甚至有舆论开始鼓吹“学术无用论”,全然忘却这些工程成就正是建立在认知科学、概率计算等数十年基础研究之上。

他用“乌鸦与鹦鹉”的经典比喻拆穿现状:当前AI系统就像学舌的鹦鹉,能通过海量数据模仿人类语言,却永远无法像乌鸦那样自主推理、创造工具。这种本质差距,绝非增加参数规模就能跨越。

破局之道:回归智能的本质认知

朱松纯提出的“AI创新五层金字塔”直指要害:最底层的哲学思考(智能本质)和理论框架(数学建模)才是真正的创新根基,而多数国内机构扎堆的算法优化、工程部署,不过是金字塔尖的细枝末节。

更富前瞻性的是他对文科价值的重估。在人口结构剧变、文明冲突加剧的今天,AI最难解的命题恰恰存在于社会学领域。当我们还在争论芯片制程时,未来的决胜战场早已转向如何用智能体模拟社会运行、预测文明演进。

这场演讲犹如投向AI狂欢派对的清醒剂。当行业沉迷于参数竞赛和融资神话时,或许更需要聆听这样的声音:真正的创新,始于对认知偏差的勇敢破除,成于对基础科学的敬畏深耕。

1 阅读:3

人类见闻

简介:触摸科技边界,见证文明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