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看电视,看的是热闹。
有个人,不一样,她看到的是数学题。
她叫胡静宜,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硕士生。
她从小就喜欢在电视上“解数题”,而这股热情居然在某一天把她送上了《最强大脑》的舞台。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又是如何改变了她的生活呢?
数学游戏爱好者的解数之旅胡静宜的父母常说,她从小就喜欢玩数独和拼图。
小时候,别的小朋友在外面疯跑,她却总是伏案在家和这些数字游戏较劲。
她的记忆力好得惊人,电视上的益智节目成了她的最爱。
别人是在看节目,她是在比赛,常常能在候选答案出现之前就猜出正确答案。
去年9月,她无意间看到《最强大脑》在招募选手的信息。
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第一轮线上测试,她轻松通过。
接着就是令人紧张的现场比赛资格赛,与来自全国的顶尖学府学生同台竞技。
最终,她不仅成功参赛,还和她的队伍一起杀入了全国前十。
比赛中的冷静与巧妙规划在节目录制期间,胡静宜面临的不仅仅是比赛的压力。
研究生的学业也牢牢地抓住了她的时间。
在备战《最强大脑》的过程中,她一边忙着秋季校园招聘,一边不停更新自己的学术论文。“规划和利用时间空隙是关键,”胡静宜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心得。“每天晚上,我都会花一点时间为第二天列个计划,确定任务的优先级。”这种方法听起来简单,但在她身上奏效极快。
这种规划能力也帮助她在比赛中更为从容。
比赛的紧张节奏让她感受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深刻。
最让她印象深刻的一场是“旋转数独”PK。
由于一个小小的失误,她们整个团队领先的优势化为乌有。
这次经历让她更懂得细节对成功的重要性。
AIoT领域的探索与志向在繁忙的生活中,胡静宜还积极参与信息工程学院的AIoT项目。
这个团队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应用。
有一天,胡静宜的导师问她:“你有没有想过,AI和物联网的结合,从根本上能改变什么?”
这个问题让她思考良久。
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她一直对智能化和系统安全充满热情。
在AIoT项目组中,她接触到了很多关于智能算法如何优化设备性能的案例。
这些案例让她眼界大开,也让她意识到这或许就是她未来的职业方向。
多才多艺的大学生活紧张的学业和比赛之外,胡静宜也没有忘记生活的乐趣。
她是学校散打社和街舞社的活跃成员,也是各种学校活动的常客。
在她看来,这些爱好不仅帮助她放松心情,更让她学习到了多任务处理的能力。
她总说:“生活不仅仅是成绩和比赛,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开心和快乐。”这些业余活动,让她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不但在比赛中互相鼓励,也在生活中相互陪伴。
比赛结束后,她的心态也得到很大改变。“从一开始的紧张,慢慢变成了从容,”她说。“我发现只要冷静下来,一切都能迎刃而解。”心态的转变让她学会更专注于当下,不为外物所扰。
在和胡静宜聊完这些之后,我突然明白了,或许这才是她参加《最强大脑》的最大收获:除了荣誉和成绩,更重要的是从比赛中获得的新友谊、开拓的眼界和锻炼出的强大内心。
我们都生活在时代的洪流中,与其说是时代改变了我们,不如说我们在努力迎合时代,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胡静宜用她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点。
比赛是暂时的,但其中学到的智慧和心态,必将伴随她的一生。
在未来,或许她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无论如何,她都已经做好准备,用冷静和细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数独”。
这些故事虽小,却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有时候,在你意想不到的瞬间,生活也会悄悄馈赠给你一些惊喜,就像胡静宜在比赛中得到的那些。
正是这些不断累积的小惊喜,让她的人生更加丰富而有趣。
生活中很多美好,不在于我们是否拥有,而在于我们如何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