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张学良的恩师,为什么背叛张作霖,他是英雄还是小人?

浩瀚浏览世界 2024-10-25 04:54:43
奉天人士,曾随国父

郭松龄(1883年—1925年),字茂宸,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人,深井子镇渔樵寨村,一直自称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裔,真实性有待考量。

1905年,考入奉天陆军小学堂,次年,被选入奉天陆军速成学堂学习,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民主革命思想,对他影响深远,间接导致了后期反奉战争。

郭松龄

在奉天陆军学堂以优异成绩毕业参军入伍,后追随国父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运动失败后,被迫回到奉天。

结识少帅,相见恨晚

回到奉天后,任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遇到了他的贵人——少帅张学良,少帅当时是炮兵科学员,两人年轻人相差8岁,爱好和思想相似,很快便成为知己。

张学良

经张学良的力荐,郭松龄很快被张作霖委任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1921年,张作霖又委任郭松龄为第八旅旅长,与张学良领导的第三旅共同办公,张学良甚至将三旅事务也交由郭松龄负责,可见少帅对他的信任。

直奉战争,五虎上将

1922年,1924年因为抢夺北洋政权,爆发了两次北方战争——直奉战争,第一次直系获胜,奉系败退出关,第二次奉系获胜,直系惨败,从此直系势力一蹶不振,北洋政府落入奉系军阀手中。

两次战争,让郭松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一次战争中,张作霖亲率的27师惨败,东路和西路也相继溃败,唯独郭松龄指挥的三八旅取得胜迹,还以少胜多,将直系军队拦在了山海关内,最终让他们直捣奉天的计划泡汤,郭松龄的军事才能和少帅的信任,使他得到了张作霖的器重提拔。

直奉战争

在第二次直奉战争,郭松龄被张作霖任命为第三军的副军长,将直军打得溃不成军,进攻海阳镇,逼得直军残部退到山海关缴械投降,缴获200多门火炮,山海关大捷,郭松龄名声大振‌。

1925年,奉天第一、三军扩军,奉系的嫡系部队张作霖大都交给了张学良,张学良又忙着扩充东北空军,作为张学良最信任的人,郭松龄顺理成章地接管了奉军嫡系部队的指挥权,成了拥有实权的高级将领,从名不见经传的教官,到奉系五虎上将之一,郭松龄只用了短短几年。

郭松龄夫妇

政见分歧,遭人排挤

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郭松龄功不可没,但是并未得到安徽的“督军”职位,反倒是张宗昌、杨宇霆等人坐上了督军,而且郭松龄还遭到张作霖老部下的排挤,其中杨宇霆与郭松龄的矛盾最为巨大,郭主张“精兵强卒、保卫桑梓、开发东北、不事内争、抵御外侮”,而杨宇霆极力主张奉系势力向中原地区发展,逐渐的这种矛盾演变成了新旧势力的矛盾。

杨宇霆

其实张作霖是有意压制这位军事能力卓越的将才,大帅当心郭松龄功高盖主,张学良以后即位不好控制,政见上的分歧和杨宇霆等人的排挤,最终让这位心高气傲的将领升起了反奉之心。

联合冯系,密约反奉

1925年,郭松龄与夫人听闻张作霖购买日本武器,要与南方国民军开战,郭松龄压抑已久的愤怒爆发到极点,遂决定联络国民军的冯玉祥共同反奉。

郭松龄当时手中的军队有七万之多,因为张学良的信任,第三、第八、第九、第十军等奉系嫡系军队都在他控制范围内。

1925年11月23日,郭松龄在滦州发表通电,历数张作霖害民媚外的各项罪行,要求张作霖下野,拥护张学良为首领,改革东三省,同时不再发起内战。为了免除后顾之忧,郭松龄还联合了冯玉祥和李景林组成了所谓的“反奉三角同盟”。

奉系军队

战争初期,奉军毫无斗志,一触即溃,郭军占领锦州之后,开始兵分两路,一路直取营口,一路则往新民进取沈阳,张作霖一时无力反叛,甚至都做好了下野让少帅上位的决定。

最开始日本的关东军试图笼络郭松龄以获取更大的利益,但是被郭松龄痛骂拒绝,最后日本决定支援张作霖,出兵攻击郭松龄。

日本关东军

兵败身亡,暴尸三日

日军介入后,郭军遭到多轮飞机轰炸,多地桥梁、铁路被轰炸,郭军只能徒步行军,士气越发低落,且郭军内部许多军官都曾是张学良提拔,他们内心不愿意与少帅为敌。

前有日本关东军轰炸,后面也不太平,原本反奉战争前冯玉祥、郭松龄、李景林达成密约,结果冯玉祥出卖了郭松龄,割断了他的后路,原本与郭松龄合作的李景林,因郭出关时冯玉祥的背叛而陷入危机。

郭松龄的反奉大军遭到全线溃败,1925年12月24日郭松龄带着夫人韩淑秀乔装打扮逃走,在新民县一个农民的菜窖中,郭松龄夫妇被奉军逮捕,张作霖命令直接枪杀,曝尸三日方可收葬。

郭松龄夫妇死亡

这一次叛乱虽然最后平息了,但是也让奉军元气大伤,日本也趁机获得了在东北更多的利益,为以后的侵略埋下了种子。

是非功过,大家评论

郭松龄起兵反奉,是英雄还是小人?欢迎头条的老铁们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见解。

0 阅读:0

浩瀚浏览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