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人大等国内“双一流”高校纷纷宣布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分析扩招计划发现,扩招高校普遍将重点聚焦在数字时代发展前沿,尤其以人工智能(AI)、智慧治理等领域。这也预示着,未来,对于“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具备前瞻性、创新性能力的交叉复合型人才需求或将成为主流。
这同时也不免成为一个有效信号,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建立起有效育人和研究优势的高校是否下轮“双一流”评选环节掌握先手优势?答案是必然的!
下轮双一流入选黑马,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多时,积累起众多实践经验和育人成果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是一个标准范例。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立足于自身在外语、法学、国际教育等领域的王牌优势,建立起了打破学科壁垒,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转型的“新文科”实践。“人工智能+人文社科”的跨界融通,成为现实。
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广外凭借“智能技术驱动下的国际中文知识资源建构与应用研究”,这一融合“人工智能+”创新的硬核项目方案,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次的获奖项目是国际中文教育领域首个获得该奖项的成果,标志着人工智能与国际中文教育的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同时也实现了广外在该国家级人工智能科技奖项上的历史性突破。
而聚焦法学领域,该校“人工智能+”建设同样卓有成效。据悉,广外当前不仅探索实践了以“法学+外语”为代表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路径,更加积极对接科技前沿,联合华为和中软国际共同开发“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虚拟仿真系统”。据了解,这一大模型已经投入线上试运行,计划于近期就全面投入实践教学之中。
除了上述两个领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老本行”——外语类学科强相关的口译实践之中,“人工智能+”同样正在无缝衔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联合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在白云山校区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实验室举行口译质量自动测评算法暨“AI云帆译”智能平台发布会。这不仅是广外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一步,更加开拓了市场实践的新方向,新机遇。
全面了解之后,大家不难发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当前在融合前沿科技,发展自身优势的赛道上,已经产出了众多优质成果。这些成果一方面说明了,“文科衰落论”甚嚣尘上的当下,广外为何始终是考生和家长心目中学术与实践并重的志愿热门选择;另一方面,更加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强势挺进下一轮“双一流”黑马之列的自信和底气。
毕竟,在双一流扩容强调“特色学科”和“区域平衡”的当下,广外外语类学科的不可替代性及大湾区区位优势,势必能够在差异化竞争中占据先机。再加之双一流评选对科研成果转化率、社会服务贡献度的重视,与该校在涉外法治、全球经济治理等领域的实践成果高度契合,入选“双一流”只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