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执政近一个月后,接待了第四位外国元首,即印度总理莫迪。
本月12日,印度总理莫迪展开两天访美之旅。此前,仅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日本首相石破茂及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三位外国领导人访美,莫迪此行速度颇快。
以色列和日本作为美亲密盟友,定会首访。约旦国王为讨论加沙问题而来。印度非美真正盟友,也无紧迫议题,莫迪此行目的引人猜测。
印媒预告,莫迪与特朗普会谈将聚焦关税、非法移民及国防采购。外界预期,中国问题亦将成会谈全程的点。
多名知情人士称,双方会议核心议题为探讨一项可能的贸易协议。
莫迪政府计划增加美国能源进口,并降低对部分美商品的关税,以此期望特朗普政府能在关税政策上对印度给予豁免。
两天前,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进口钢铝加征25%关税,印度亦在受影响之列。此举致使印度近10亿美元出口面临风险。
尽管印度对美国钢铁出口仅占其总出口5%,铝行业却受影响大。至2024年11月,印度对美铝出口达7.77亿美元,占其2024年6.7万亿美元出口额的11.5%。
需留意,除钢铝出口外,美国为印度少数贸易顺差国之一。2024年,印度对美国顺差达367亿美元,显示其在常年逆差中,仍能从美国获取超300亿美元顺差。
莫迪急于在特朗普上台半月后即赴美,因担忧特朗普持续加征关税,不仅将冲击印度钢铝业,更可能重创印度对美出口中尚存亮点的部分。
特朗普是否会宽恕印度?多位美国智库分析人士均持否定看法,认为不太可能。
特朗普明确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将覆盖所有国家,莫迪访美让利亦难改其决心。且特朗普执政后,在非法移民问题上对印度亦无宽容。
莫迪访美前,特朗普严令驱逐众多印度非法移民。此举表明,尽管莫迪试图示好,但在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这些小恩小惠并未能左右其立场。
特朗普拒绝妥协,莫迪政府寻新策。美智库预测,莫迪或常提中国议题以取悦特朗普,因两者在中国问题上有诸多交流空间。
特朗普政府初上台,国务卿鲁比奥即主导“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彰显其重返印太野心,意在围堵中国。特朗普政府视印度为与中国竞争的关键伙伴。
莫迪政府或利用中国议题谋利,如与美国合作开发新矿产供应链,吸引美投资,旨在促进本国产业升级。
问题再现:特朗普欲使美国制造业回流,与印度立场相悖,美印矛盾将加剧。若无中国议题维系,美印关系难以为继。莫迪此行难获预期成果。
中印关系初现缓和,若莫迪再与特朗普炒作中国议题,恐将毁损双方努力,得不偿失的道理,莫迪理应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