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获悉,即墨区国际陆港排水防涝工程详情披露,项目由青岛陆港国际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26.28亿元。
为构建即墨区整体防灾减灾体系,急需对国际陆港区域内重要河流的桃源河、祥茂河、蓝源河等河道实施河道治理工程,进一步完善即墨区内的排水防涝体系,提高区域排水防涝标准。
工程包含排水管道、排涝泵站、调蓄设施、排涝通道等四类,内容包括河道清淤、河岸护砌、翻建桥涵、砌筑河坝、修建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等。
1、排水管道
完善国际陆港区域内排水管网设施、对雨污混流现状进行改造,沿国际陆港区域内敷设雨水管渠245km。同时,对工程建设期间造成的现状设施破坏进行恢复。
2、排涝泵站
在国际陆港区域内低洼易涝地带建设11座排水提升设施,规模为0.5-1.1m3/s,设计扬程为10~18m。
3、调蓄设施
结合雨水管网、排涝泵站及河道整治,在国际陆港区域内雨水主线通道接入河道处设置4处雨水调蓄设施,调蓄容积为3000-7000m3。调蓄池后期与雨水回用、污染治理相结合,发挥多重作用。
4排涝通道
对国际陆港区域内祥茂河、蓝源河、王东水闸-小桥水库河道、截流沟、官庄河道、桃源河(挪城段)、小桥水库溢洪道、稻香河、王演庄河道、时于庄河道、栾埠大洪沟、北郝河道、前后埠头河等13条中小河流进行整治,河道总长度约50km。主要包括河道清淤、河岸护砌、翻建桥涵、砌筑河坝、修建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等内容。对治理段全线进行清淤,清淤总长度约50km,清淤深度约0.5m-1.5m;新建护岸约83km;翻建桥涵120座,其中桥梁74座,涵洞46座,砌筑拦水坝10座。
根据陆港新城近几年内涝情况,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约15亿元,主要建设内涝最为严重区域的排涝通道、排水管道工程,内涝较严重区域的排涝通道、排水管道工程及排涝泵站、调蓄设施;二期投资约11.28亿元,建设该项目剩余其他工程。
据悉,即墨区财政局在2025年1月10日公布的青岛市即墨区2024年新增债务限额安排使用情况中,即墨区国际陆港排水防涝工程债券期限10年,利率2.34%,发行金额6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