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假发的人》:摘下假发活出自己,自相矛盾的剧情毁了氛围设定

特友影影 2024-11-30 10:26:38

《戴假发的人》应该是黄晓明继《最后的真相》之后,再一次饰演一名律师。

相似的是,这两部电影里他所饰演的律师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秘密。

只是,《戴假发的人》不算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悬疑片因为影片在四分之一处就交代了孟中失手杀死醉汉这一重要的前情。

影片使用大量跳切镜头,把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的故事情节剪辑在一起。

二十年前的情节是一段一段还原出来的,从孟中三次司法考试失败,到开出租车的时候突然超雄对醉汉拳打脚踢,再到他下车查看醉汉情况,与醉汉互殴,直到他认为自己失手杀死了醉汉然后就是第四次司法考试成功。

二十年后的情节围绕着他不惧威逼利诱毅然帮助被猥亵女孩伸张正义以及他想要弥补自己的过错,照顾当年那个醉汉的女儿魏娴。

影片名为《戴假发的人》,不仅仅指那个戴了假发的醉汉,也在指用假发伪装自己的魏娴,以及用后半生的行善积德去赎罪的孟中。

影片前半部分给人的感觉有些压抑,也很真实。

尤其是每次司法考试失利后,孟中的父亲对孟中谩骂、嘲讽甚至是殴打,这让他的心理逐渐开始扭曲,激愤不断积累,直到那个雨夜,全部爆发在了醉汉身上。

病态畸形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所造成的伤害可能是一生都无法治愈的。孟中能在犯下大错之后,幡然醒悟,扛起正义的大旗,用余生的正气和善意来自我救赎,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当然,影片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前面的故事情节几乎就确定了孟中失手杀人的事实,而且也在暗示从魏娴很小的时候,孟中就在关注着她,想要照顾她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结果,到了影片结尾,警方断定魏娴的父亲是因为下岗而选择了自杀。孟中自己也不确信,他杀的那个人是不是魏娴的父亲。

更离谱的是,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二十年前的孟中“杀人”后开车逃跑,可醉汉却又凭空地出现在了路上,伴随着他一阵诡异的笑,影片戛然而止。

不是说不能使用开放性的结尾,而是说这种太刻意的设计完全就没有逻辑可言。就如同剧情中突然跳出来的赵四威胁勒索孟中的段落。

孟中什么时候把自己杀人的事情告诉了赵四,影片之前没有任何铺垫,只有一小段夹在孟自白里赵四讲述自己所认识的孟中的情节。

故事情节上的不合理,不讲逻辑,会让整部电影的现实意义和反思意义大打折扣。

纵使人物塑造比较深入,演员演技比较到位,镜头语言丰富有趣,也无法弥补剧情上的漏洞和问题。

这部影片的票房仅400多万人民币,上映仅一周就登录流媒体平台,豆瓣5.4的评分也算是公允,这的确是一部略微低于及格线的偏文艺和作者性的电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码字不易,相遇即是情谊,您的支持就是我每日更新的动力。

0 阅读:0

特友影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