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统一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三)-------司马昭

婆罗古谈 2020-04-16 16:00:43

历史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西晋到隋之间的那段纷乱史对于汉民族是灾难性的,是一段不愿提及的黑暗历程。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历史的车轮在滚动中,你不知道前面会发生什么,一个人、一件事儿或者某件物品等都会影响时代的发展。读史可以明理,而我们后人能做的就是通过学习研究拾取零星的碎片去拼足历史的画卷。

司马昭(公元211年-265年)、字子让,司马懿次子,母为宣穆皇后张春华,司马师同母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司马懿死后和其兄长司马师专揽曹魏政权,司马师死后接替其任大将军,其养士成济杀害魏主曹髦后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派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伐蜀,攻灭蜀汉,大功被封为晋公,次年晋封为晋王。司马炎建立西晋后追尊其父司马昭为文皇帝,晋太祖。

司马昭善于攻心。阴谋、政治手段极强。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对于西晋王朝的建立是有决定性的作用。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控制了曹魏政权到司马昭这时候,曹魏仅存于形式,就和汉末汉献帝刘协被曹丕篡位那个时候类似。司马昭没有废帝自立主要是怕留下篡位的历史骂名,不过越是这样越是让历史给放大显像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样的话后世多是用来形容那些居心叵测,奸臣贼子的,司马昭在行事上太过激进,不善于伪装,可能这也不是他想要的,锋芒毕露,缺点也就会暴露得更多,只是又想篡位,又想留下清名,没有两全其美的事儿。

司马昭常年带兵打仗,熟谙兵法,只是胜少败多,不过有司马懿和司马师的权利基础巩固,到了司马昭这个时候基本上曹魏已经无翻身机会。司马师掌权时期多次拜司马昭为都督对西蜀和东吴用兵。对阵西蜀姜维被困铁笼山,差点被擒;与吴国的战争大败还被剥夺了侯爵的爵位,可见司马昭带兵打仗的本事并不是很在行,但是他有识人用人、知人善用、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优点。

司马师病危托权给司马昭的这短暂的时间是曹魏宗室摆脱司马氏控制翻身的一个重要机会。司马师在平定淮南叛乱的过程中左眼肉瘤病发,急召司马昭回许昌家中嘱咐后事。魏主曹髦派司马昭驻守许昌,并密令尚书傅嘏(gǔ)将大军带回京师洛阳,就是为了夺取司马家族的军权。可傅嘏是司马集团的人,司马昭采纳钟会和傅嘏之计自己率先带兵回京,扼杀了这场夺权危机,牢牢地控制着曹魏政权。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司马昭协同魏主曹髦发大军平文钦、诸葛诞叛乱,得胜而归。司马昭累功被曹髦下诏封为晋公,加九锡,设置晋国,司马昭固辞(魏主曹髦肯定也是无奈之举,不想封也得封)。司马昭内部安置亲信任要职,外对抗西蜀和东吴,,国家政事悉听司马昭决断,权倾朝野。魏王曹髦年轻气盛,感觉到宗家权利岌岌可危,并且不断地受到司马昭行事上的侮辱,时刻有被废的担忧,心中不安,终于忍无可忍召集甲士攻击司马昭。这岂不是以卵击石,结果自不用说,曹髦被太子舍人成济杀害(说是司马昭和贾充的授意,应该是不假,贾充作为司马昭的第一谋士,自然要为其扫平障碍,授意成济杀害曹髦以绝后患不假,司马昭并不愿意见到这一幕,曹髦不用走上死亡的这条路,顶多被废,这样司马昭就落上了弑君的恶名,他自己为大事为名也不愿意接受这么棘手的问题)。曹髦死后司马昭立魏武帝曹操之孙曹奂为帝,继续巩固司马家族的统治。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谋划伐蜀,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兵马于当年攻灭蜀国(邓艾带兵偷渡阴平,后主刘禅不战而降、蜀国灭亡)。只是之后的事态发展始料未及,“一计害三贤”,姜维、邓艾父子、钟会被谋反和诬陷谋反杀死,司马昭清除后患,只剩下东吴偏安一隅。

司马昭的人格魅力很强,乐善好士,四方之士皆为之效死,玩弄权术水平极高。对于政局的把控力度不下于其兄司马师。每次发动重大战争都携魏主同往,名曰御驾亲征以激励士气,其实是挟天子以令群臣,天子在哪,朝廷就在哪,不用再担心发生高平陵之变这样的事情,保证权力的所属。

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攸幼时就过继给司马师为继子,司马师对于司马家族的作用自不用说,司马昭当权后时刻不再想着这个节。司马攸和司马炎实同为司马昭之子,但司马攸名为司马师之后。把继承权传给司马攸也未尝不可。但在贾充的力劝下还是选择了司马炎为继承人。司马昭常对司马炎说,"你一定不要辜负了贾充",意思就是没有贾充的建议,你可能就不能成为世子啦!

司马昭很好地继承了其父司马懿的政治谋虑,军事上虽然没有多大值得赞许的,不过在用人方面知人善用,灭亡蜀国,也立下了盖世奇功,被封为晋公、进而封为晋王,达到了权臣的最高峰。将后主刘禅封为安乐公,掳到洛阳,“乐不思蜀”,消除了司马昭的防范心,政权稳定,无忧矣。

可以说司马昭在西晋统一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接手父亲司马懿和其兄长司马师的权利,在自己手里发扬光大,巩固加强,并在当权时期灭亡三国中的一国,这个功劳对于西晋来说是天大的,正是有了领域,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基础,司马炎在建国后才会有充分的准备和资源利用。司马昭集团实力稳定,以贾充为主要的拥护群体在辅佐司马炎登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演义小说上说司马昭死于后主刘禅卖猪像的啼笑回答,还有的是说死于司马炎的毒杀,历史记载是死于疾病。被司马炎毒杀这个观点是肯定不对的,司马炎作为世子的地位非常的稳定,又有贾充等集团的竭力拥护,父死子继已成必然,这个时候冒着大不讳去弑父,如若不成必遭重罚甚至被杀,况且司马炎师29岁就登基为帝,这么年轻,也并不会有太多的埋怨,所以我觉得这种情况不可能。不管怎么说司马昭对于西晋王朝的统一过程是极为重要的,灭亡蜀国立下大功,给子孙扫平障碍。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人作为西晋统一过程中的先辈有开疆拓业的功劳,下期我们再重点认识下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以及他的太康之治和他作为开国皇帝的所作所为。

3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