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这个一直盯着地球各个角落的 “大眼睛”,最近公布了一组卫星图像,瞬间在全球引发热议。画面聚焦在中国的一片神秘之地 ——“死亡之海”,原本荒芜死寂的沙海,如今竟出现了一道绵延壮阔的 “长城”。这可不是砖石砌就的古老城墙,而是由无数蓝色光伏板拼接而成的 “光伏长城”!
从卫星图像上清晰可见,短短数年时间,这里实现了从黄沙漫天到光电闪耀的华丽转身。2017 年 12 月 20 日,映入眼帘的还是毫无生机的荒凉沙漠,可到了 2024 年 12 月 8 日,同一坐标已蜕变成为大规模光伏发电基地,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整齐排列,如同给沙漠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科技铠甲。这一巨变,不仅让世人惊叹,更让美国各界都坐不住了,连连发出惊呼:中国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曾几何时,库布其沙漠,这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国第七大沙漠,犹如一头凶猛的巨兽,横亘在大地之上。它东西长约 600 公里,南北宽约 50 公里,总面积约 2.5 万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温带沙漠,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不足 200 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 3000 毫米以上。沙漠内部地形复杂,沙丘、沙山、沙谷交错纵横,狂风呼啸而过,卷起漫天黄沙,遮天蔽日。
在过去,这里植被稀疏,几乎寸草不生,沙尘暴频发。肆虐的风沙不仅严重侵害当地的草场和农田,让农牧民们苦不堪言,还阻碍了库布其与外界的联系,使得这片区域仿佛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生活在此的居民,时刻面临着风沙的侵袭,房屋被掩埋、庄稼绝收是常有的事,许多人被迫背井离乡,寻找新的生存之地。那时的库布其沙漠,当之无愧地被称为 “死亡之海”,是生态绝境的代名词,仿佛是大自然给人类出的一道无解难题。
进入 21 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不仅储量有限,而且在开采、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雾霾频发、生态恶化,给人们的生活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全球都在积极倡导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也肩负着推动能源转型、减少碳排放的重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将目光投向了广袤的沙漠地区。沙漠,这片长期被视为荒芜之地的区域,却拥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以库布其沙漠为例,这里全年日照时数可达 3000 小时以上,太阳能辐射强度高,是发展光伏发电的天然 “富矿”。而且,沙漠地势开阔平坦,为大规模铺设光伏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若是能将沙漠的太阳能利用起来,既能满足能源需求,又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缓解环境压力,可谓一举多得。
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论证,“光伏长城” 工程的宏伟蓝图逐渐清晰。规划显示,项目选址于黄河南岸、库布其沙漠北缘,这里靠近能源需求旺盛的京津冀地区,电力输送便捷。工程预计到 2030 年完工,届时将筑起一道长约 400 公里、平均宽约 5 公里的 “蓝色防沙区”,宛如一条巨龙横卧沙漠,成为震撼世界的新能源奇观。其预计最大发电能力可达 100 吉瓦,足以满足数千万人口的用电需求,为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注入强大动力。
2017 年,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开进沙漠。首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寸一寸地清理场地,打下一根根桩基,为光伏板的铺设筑牢根基。
在建设者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光伏板如蓝色的拼图,一块一块地拼接起来,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大。2019 年 7 月,库布其沙漠上建成的 4 号 “骏马” 电站项目,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它每年发电约 20 亿千瓦时,照亮了周边城市的万家灯火,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沙漠光伏领域的卓越成就。
如今,“光伏长城” 已初见成效,正朝着 2030 年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截至 2024 年 9 月,装机规模已达 5.4 吉瓦,每年能产生数十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已建成的电站中,4 号 “骏马” 电站项目作为世界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每年发电约 20 亿千瓦时,这些电能照亮了周边城市的万家灯火,为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光伏产业更是一骑绝尘。截至 2024 年 6 月,中国光伏发电项目的装机容量为 38.6875 万兆瓦,约占全球总量的 51%,稳居世界首位。美国以 7.9364 万兆瓦、11% 的比例位居第二,印度装机容量约为 5.3114 万兆瓦,占比 7%,位列第三。从 2017 年到 2023 年,中国的光伏发电能力每年激增近 4 万兆瓦,远超美国同期每年约 8100 兆瓦的增长速度,这般迅猛的发展势头,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绿色能源崛起的磅礴力量。
光伏板的大规模铺设,带来的不仅是能源的变革,更是生态的重塑。光伏板的架设有助于减缓水分蒸发,就像是给沙漠盖上了一层 “保湿膜”。据科研数据显示,在光伏板覆盖区域,土壤水分蒸发量相较于裸露沙地减少了 30% - 40%,使得沙漠中珍贵的水分得以留存。创新的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模式,更是为沙漠生态修复开辟了新路径。板下种植的沙柳、柠条、紫穗槐等植物,在光伏板的庇荫下茁壮成长。在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光伏板下的植被覆盖率从最初的不足 5% 提升至如今的 30% 以上,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
过去,库布其沙漠周边地区每年遭受沙尘暴侵袭多达数十次,如今已降低至个位数。沙尘天气的减少,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也为京津冀地区撑起了一把 “防沙保护伞”,有效缓解了风沙对首都圈的威胁。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显著提升,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生态环境实现了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