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杂谈:书生和媒婆一句玩笑话,引离奇命案,险枉送性命

飞哥数码时光 2024-03-08 15:56:15

清朝年间,江南有个姓朱的书生,他虽本性纯良,却是个轻浮之人,常以戏言为乐。结婚未及半载,红颜薄命,他的妻子因病凋零,留下一人独守空房。

一日,朱生到邻村寻了媒婆,欲再寻良缘。恰逢一俏丽少妇,风姿绰约,于媒婆屋外娉婷而立。朱生见状,心生戏谑,向媒婆笑道:“适才偶遇贵邻之佳人,端的是花容月貌,倘若媒婆能玉成此事,将她许配予我,那便再好不过。”

媒婆知其玩笑,便顺水推舟,回应道:“你若能将那妇人之夫除去,我再去替你言说,此事想来不难。”

朱生闻言,笑道:“既如此,那便这般说定了!”

时光荏苒,月余之后,媒婆邻家之夫外出讨债,却不料命丧荒野。县令大为震怒,将周遭邻里悉数拘捕,严加拷问。然众人皆茫然不知,案件陷入僵局。

媒婆忽忆起朱生当日戏言,心生疑虑,遂将此事供出。

县令闻之,疑窦丛生,遂将朱生拘捕归案。然朱生坚称无辜,县令不信,怀疑那妇人与朱生有染,共谋害夫。于是将那妇人拘捕,施以酷刑,逼其招供。

妇人柔弱,不堪酷刑,只得含冤招认。

县令得供词,再审朱生,朱生叹道:“她一柔弱妇人,何能受得此等酷刑?既将冤死,又何忍再加不贞之名?纵使鬼神无知,我又于心何忍?实招便是:欲杀其夫而娶之,皆我一人所为,她实不知情!”

县令闻言,厉声道:“既有此事,速拿凭证来!”朱生道:“有血衣可证。”县令遂派人至朱生家中搜寻,然遍寻不获。

县令大怒,再施酷刑,朱生几番死去活来。

朱生忍痛道:“我母亲不忍拿出物证,让我枉死,待我亲自去取!”县令允之。县令一声令下,衙役们如狼似虎地将朱生押解回老家屋外。

朱生心中一片苍凉,对着母亲沉声道:“娘,给我血衣,是死;若是不给,亦难逃一死。左右都是死,不如早些了断,免受这无尽折磨。”

朱母闻言,心如刀绞,泪水滂沱。她颤颤巍巍地走进内室,不久后,手持一件血迹斑斑的衣物,颤声递给儿子。县令接过衣物,仔细检视,只见上面血迹斑斑,确凿无疑。人证物证俱在,县令再无迟疑,当堂宣判朱生死刑。

数月转瞬即逝,朱生被押至刑场,行刑之日近在眼前。这日,县令正于堂上审案,忽闻一阵狂风呼啸,一凶神恶煞之人手持大刀,直闯公堂。

那人瞪目如铜铃,厉声痛斥县令:“你这昏官,如此糊涂,何以治民!”

众衙役见状,纷纷上前欲制其服,岂料那人挥臂一振,众衙役竟如败絮般纷纷倒地。县令见状大惊,起身欲逃,那人大喝一声:“吾乃关帝座前周仓将军!昏官若敢妄动,立取尔命!”县令闻言,浑身颤抖,伏地不敢稍动。

周仓将军怒斥道:“杀人者乃宫标,与朱生何干?尔竟敢如此胡判!”

言罢,忽地倒地不起,状若死去。众人小心翼翼上前,将其绑缚,复以冷水泼面。那人醒转后,愣怔片刻,见状惊恐万分。县令严加拷问,宫标终于招供了全部杀人罪行。

宫标,原是一市井无赖之徒,得知邻居外出讨债归来,误以为其腰缠万贯,遂起贪婪之心,于荒野之中将其杀害,岂料竟一无所获。

后来听朱生因玩笑之言而身陷囹圄,宫标暗自庆幸,以为得以逃脱法网。

某日,宫标闲逛至城南关帝庙外,心神恍惚间,竟从肉摊上随手抓起一把大刀,冲入县衙。他自己亦不知何故,只觉一股神秘力量驱使着他。

县令惊疑不定,再审朱生血衣之来源,朱生茫然不知,原只是戏言而已。

县令遂召朱母前来询问,方知那血衣竟是朱母为救子而割破自己胳膊所染!检查之下,朱母左臂上的刀伤犹未痊愈。

县令闻此,心中震惊不已,方知自己错判了朱生。

此案一出,县令因失察之罪被罢官,罚款赎罪,最终羁押狱中,郁郁而终。而朱生虽得昭雪,却已受尽折磨。幸而死者之母明理,让媳妇改嫁。那妇人感念朱生之义气,终与朱生结为连理,二人共度余生。

此故事名曰《朱生》,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朱生之冤屈,堪比古之窦娥。由此可见,玩笑之言,有时竟能引发如此轩然大波。

幸有周仓神将显灵,方得避免冤案。然现实之中,岂有神灵庇佑?朱生之遭遇,实乃警世之鉴。玩笑之言,切莫轻开,否则一旦应验,悔之晚矣。

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得以窥见人性的复杂,同时也警示着我们以下三点:

其一,玩笑之言,切莫轻率。

与人相处时,开玩笑固然能增进感情,但务必要有分寸、知进退,更需注意场合与对象。恶意的玩笑,尤其是在面对不甚了解之人时,往往容易引发不必要的纷争,甚至酿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现实中,因一句玩笑而引发的冲突乃至悲剧,屡见不鲜。

朱生平日嘻嘻哈哈,不以为意,终因一句戏言而身陷囹圄,这便是前车之鉴。媒婆表面和善,背后却可能因一句玩笑而出卖他人,这其中的风险,不得不防。

其二,善行终有善报。

朱生在狱中,虽身负冤屈,却心怀悲悯,不愿让无辜之人因他而受害,竟主动揽责认错。这种高尚的品德,实属难得。

他平日虽性格轻薄,但在此关键时刻,却展现出了非凡的担当与勇气。相较于那些心中阴暗、临死不忘拉人下水之辈,朱生的境界无疑要高出许多。

而他的善行,最终也感动了神灵,得以化险为夷。这也告诉我们,心存善念、行善积德,终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其三,耳听为虚,眼见未必为实。

朱生一案中,种种巧合与误会交织在一起,真相扑朔迷离。那媳妇在酷刑之下屈打成招,母亲为救子而制造假证,这些看似确凿的证据,实则都是假象。

因此,在面对一件事情时,我们不能仅凭耳闻目睹就轻易下结论,而应该深入调查、仔细分析,力求还原事情的真相。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冤枉好人、放过坏人的悲剧发生。

总之,《朱生》这则故事,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生动的情节,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它告诫我们要谨慎对待玩笑之言、积极行善积德、理性看待事物真相。愿我们都能从中汲取智慧,成为更加成熟、理智的人。

1 阅读:96

飞哥数码时光

简介:80后老数码男,带你玩转数码,走进不一样的数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