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医疗会议,毛主席怒斥:汇报半天都是城市成就!农村呢?

亦唐历史故事集 2023-10-17 06:25:00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5年,新中国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医疗大会,汇报在党中央领导之下所取得的丰厚医疗成果。在这次毛主席都亲自参加的大会之上,全国各地的名医们纷纷踊跃发言,将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诉说而出。

可就在大会之上,众位名医欢庆一堂之时,毛主席却一脸愁容。甚至在之后的发言之中怒斥:“汇报了半天,都是城市的医疗成就,农村地区的呢?难道新中国的医疗事业只为城市富人服务吗?”

而在主席的一番训斥之后,新中国便诞生出了一类世界罕见的医生类型。

这类特殊医生究竟是何神秘身份?在毛主席的指导之下,这类医生又为新中国做了哪些贡献呢?

点个关注,一起走进新中国医疗发展的故事。

医疗会议,主席发言怒训斥

1965年6月,在毛主席的指示之下,由卫生部主导的医疗工作会议在中央办公厅如期召开。这次会议,在卫生部的原定计划中,主要是成果总结与优秀成绩汇报。因此全国各地的知名医生都纷纷到来,希望在此次会议之上为自己及医院争光。

毛主席本人十分重视此次会议,为了掌握一手资料,主席甚至亲自来到现场参会。为了不打扰卫生部的会议进程,主席在简单发言致辞后,便沉默着坐到一旁,听取会议发言。

在会议之上,全国各地的名医们各个都踊跃发言,讲述自己的成功医疗经验,与大家探讨相关的医疗救治方式方法。一时间,会议现场的气氛十分欢乐,就连参会的卫生部领导都罕见地展露笑颜。

可就在会议气氛如此融洽、如此欢快之际,一份儿报告的出现却让会议气氛瞬间落入谷底。毛主席在听取这份报告之时,眉头紧皱。随着报告结束,本来只做旁观之状的毛主席主动发言,有了文章开头怒斥之举。而这份导致毛主席大怒的报告文件,正是由卫生部部长亲自做出的医疗工作总结。

卫生部部长钱信忠的报告称:在过去的工作之中,卫生医疗事业发展较为迅速。全中国的医疗工作人员达到了140余万人,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些工作人员近九成分布在全国的各大城市之中,仅有不到一成留在城乡结合部等地区。

正是这份报告的内容,让毛主席十分不满,甚至罕见地对众人说出了重话。

140余万人的医疗工作者,对全中国的广大群众而言,确实相对稀少。但这已经是取得发展之后的最终结果了。这并不是让主席生气的关键所在。主席最为愤怒的是城乡之间,医疗资源的巨大差距。

新中国作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工农一贯是十分照顾的。可在建国之后,却仅仅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医疗人员留在城乡结合部,这明显与我国的国情相违背。

同时,卫生部长钱忠信提到,卫生部的相关经费使用也存在城乡不均的情况。在卫生部的经费使用之中,约有百分之75花在了城市医疗建设之上。而用到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经费却仅有百分之25。

在人员、资金均投入不足的情况之下,农村地区的医疗发展状况必然十分糟糕。而作为我国的立国之根本,农民、工人因为劳作原因,患病的几率本就相对城市工作人员更高。在医疗资源如此缺乏的情况之下,各种悲剧也可能会接踵而至。

毛主席作为带领着中国工农一路走来的领袖,他自然清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实际上,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主席便已经对此十分重视。

主席早在1951年9月的一次会议中,便特意强调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情况十分严峻。中国的医疗工作者们必须要对此重视起来,不能轻视卫生工作的影响。

而早早强调过的问题,还是没能避免。尽管看似医疗事业取得了一定成就,却仅仅是在城市地区做的“面子工程”,对中国的广大农村而言,与此前并无多少区别。

对于城乡差异的现象,毛主席十分痛心。他对参会的众位卫生部领导说道:“以现在的局面来看,我看不要叫人民的卫生部了,干脆叫老爷们的卫生部。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城市去为老爷服务了,那我们广大的农民怎么办?”

内外交困,医疗事业陷危局

一场医疗会议,牵出中国医疗重大问题。以工农立国的新中国为何会出现城乡医疗资源极度不平衡现象?

会议上,主席强调了不少问题,尤其在其中指出卫生部犯下的错误。可这些局面也并不是全由卫生部一手造成。

彼时的中国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封堵,加之与苏联方面的关系逐渐恶化,中国失去了外部的大量援助。而在国家内部,为了能够研制出“原子弹”等自保武器,我国将大量的资源向其倾斜,首先保证“核弹”事业的发展。

医疗方面的相关投入也遭到必然影响,资金流入变少。最为关键的是,彼时的国内刮起了一股“平均主义”的风潮,在各项事物上都要求绝对的平均分配。

平均主义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更为公平的一种手段。但一味地要求绝对的公平,便是对事实的否认。毕竟城乡之间的情况确实存在差异,绝对的公平只会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而在某些医疗工作者矫枉过正的理念之下,“反对绝对平均”又变成了对城市医疗资源的大力倾斜。面对这样的极端情况,卫生部也有所察觉,做出了一定针对办法。

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对医疗水平薄弱的农村地区做出帮助,卫生部特意制定相关政策,要求医疗条件允许的医院,派驻城市医生前往农村地区,为当地百姓诊治。

但很显然,这种城市医生的帮扶性下乡治疗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有效果。“下乡治疗”势必会携带定量的医疗器械与药品,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城市医院的医疗资源供应。而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农村地区为了迎接城市医生的下乡就诊,当地必然会为其提供吃住。但这对某些偏远山区或贫困地区的农村群众而言,无疑是增加了生活负担。

此外,因为医生人手不足,求医人员过多,以及下乡医疗设施的稀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生无法对农村地区的重大病症进行有效的治疗,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对农村的医疗情况做出改善。短时间的“下乡就诊”活动并不能够真正解决农村地区奇缺医生的情况。

在1965年的上半年的医疗下乡统计中,全国百万余医生共下乡不到3000次。这对农村群众数以亿计的中国来说,实在是有些微不足道。因为这种种困难,最终卫生部所颁布的政策也逐渐被废止,城乡医疗水平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但作为最高领袖毛主席,却有着远超常人的战略眼光。对于城乡之间医疗水平差距问题,主席认识到这个并不是仅仅靠发布一项下乡政策能够解决。

在主席看来,医疗资源之所以如此紧张,主要问题还是在相关人才的培养之上。

因为医生职业的特殊性,一名合格医生的培养周期长达十余年。这虽然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医疗水平的问题,但因为我国的特殊国情,医生人手不足的情况却因此更为突出。

我国拥有着5亿多的超巨量农民群体,对医生的人手要求是世界其他大国都远远无法比拟的。而如果我国还坚持向世界其他国家学习,坚持要求“精兵强将”,那势必与国情相悖。

为此,毛主席亲自提出医疗改革,“医学特种兵”——赤脚医生就此诞生。

扎根农村,赤脚医生显威能

60年代,我国医疗问题重重。为挽救危局,毛主席制定出专项医疗改革政策,赤脚医生就此诞生,他们又会为中国的医疗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

在毛主席的指导之下,一场医疗领域的改革风暴席卷中国大地。主席提出:“医学教育不需要太高的学历,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医疗工作人员,要大幅降低入学学历标准。只要能够完成基本的读书学习,能够在短期的医学培训之中学到相关的基础知识便已经足够。”而医疗工作人员最重要的工作水平问题,都可以放到工作之中,边做边学。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策,主席也有着自己的打算。主席曾言:“这样的医生,也许本是不大,但比那些只知道招摇撞骗的巫医好,农村地区也养得起这样的医生。”实际上主席的话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农村地区群众众多,但大多病症,只是日常伤风感冒一类。广大农村需要的正是能够为老百姓治疗日常疾病的工作人员。

而那些长期在农村生活的中医世家子弟,或者有着医疗知识基础的相关人员,则成为了为数亿农民担负起生命安全的最佳人选。

在主席的指导下,“赤脚医生”相关政策开始实施。上海地区作为试点区域,首先展开相关工作。上海当地卫生局将当地的农村地区拥有医疗知识的青年召集,在仅仅以数月的资金培训之后,新中国首批的“赤脚医生”便走上了自己的战场。

尽管在彼时,许多专业医疗人士并不看好这些“非专业人才”,但他们却在短时间内便获极大成功。上海各地的农村都做出积极回应,甚至不少农村干部向上级提出请求,要求再增派人员。很快一场以上海地区为起点的医疗改革风暴,向全国各地吹去。

在毛主席“学医去下乡”的谆谆嘱托下,全国各地的医疗青年们走上农村医疗战场。在这些青年之中,涌现出了大量英雄人物,为农村医疗事业做出了难以衡量的伟大贡献。其中上海的王桂珍医生,更是其中翘楚。

作为上海首批接受医疗改革的青年,她有着一段十分传奇的经历。小学毕业的她从未想过自己会与医疗事业结缘。在大队的选派之下,王桂珍成为了接受上海试点医疗培训队的其中一员。

尽管文化水平很低,在早期王桂珍就连大量医学基础知识都不认识。但这位出身农家的女子身上有着满满的农家干劲儿。她在短短的培训期内,硬逼着自己掌握了相关知识,还成为了最优秀的学员之一。

成绩优异的王桂珍,也幸运的成为全世界首位“赤脚医生”。开始了自己的行医治病之旅。

农家出身的王桂珍对患者有着远超其他医生的同理心,获得了农村群众的一致喜爱。某些患者因为文化知识不足,对西医的相关治疗十分抵触,王桂珍总是耐心劝导,甚至亲自为其试药。

靠着无比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王桂珍胡获得了当地群众的赞赏,在大家眼里,王桂珍不仅是一位医生,更是自己的知心妹妹,是自己的亲人。

而像王桂珍这样的“赤脚医生”,全国共有接近150万人。这些非专业医疗人士,在中国各地的农村扎根。不论是艰险的大山,还是辽阔的草原,只要有农村群众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

尽管与城市医生相比,他们衣着朴素,医术平平,可能一辈子也没有见过高科技医疗设施。但正是这群“赤脚医生”,为农村的医疗水平改善做出了难以记述的伟大贡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赤脚医生”已经黯然退出历史舞台。但他们曾坚定的屹立于时代舞台之上,坚守在中国农村医疗事业的第一线。他们这群出身朴素的无名英雄,做出了世界医疗领域都难以企及的贡献。他们的功绩,我们始终不曾忘却,我们将会永远铭记!致敬,伟大的“赤脚医生”团体!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0 阅读:0

亦唐历史故事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