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幼儿园之后,小学生也少了

谢晖购房论 2025-03-12 03:28:58

继幼儿园的人数减少和关停潮之后,终于轮到小学生了,从2月底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可以看到,去年幼儿园的人数已经少了500多万了,可以说幼儿园的人数下跌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而幼儿园大家都知道只有大中小班了,所以现在这股幼儿的下跌潮已经延续到了小学,而去年小学的在校人数比2023年是少了250多万人,而24年的时候普通小学招生1616.6万人,在校生10584.4万人,毕业生1857.3万人,小学招生人数减少了261.3万人,而这也是小学人数同比减少超200万的首次了,因为咱们净人口已经出现几年的下滑了,而小学生的人数也在断崖式的下降,出生人口下降之后也让幼儿园小学绷不住了。而幼儿园的关停潮大家已经能感受到了,因为23年的时候全国就关闭了近1.5万所幼儿园。

当然,这里面就跟楼市一样也是分化明显的,就像广东现在的出生人口还是遥遥领先,所以小学关停潮的现象就好一些,但是像北方的话,出生人口减少的背景之下,小学关停的情况也更加严重一些了。比如像黑龙江的小学在校生人口2012年有186.8万,2023年跌至106万人,十二年减少了80.8万,辽宁的小学在校生人数从2012的213万减少至2023年的199.4万,直接少了13.6万人。吉林过去十二年小学生人数减少了32.87万,可以说都是腰斩式的减少了。

从数据来看,在2023年只有8个省份人口出现了增长,所以随着时间推移,估计多数省份都会面临着小学关停潮了,而从结婚对数中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变化,只有年轻人去结婚了,才可能有孩子的出生,在疫情结束的2023年报复性结婚潮到来,让新生儿久违的增加了,但是2024年又重现原形的下降并且创下新低了,按照怀胎十月来看的话今年新生儿人口必然会继续下降了,而这个出生人口在后面五年则会延伸到初中的关停,在2033年左右会影响到高中,再到2036年的话则会到大学了。

那幼儿园和小学关停潮后续造成的影响有哪些呢。首当其冲的肯定就是老师过剩了,现在已经有地方开始打破教师这个铁饭碗了,老师这个职业也不再怎么吃香了,不仅是婚恋市场不吃香,收入和稳定性方面也在受到动摇了,而23年幼儿园的专任教师已经少了15.7万人,小学老师也是出现了负增长,因为学校已经不需要这么多老师了,所以有部分地区开始教师岗位制度变革,将编制改为聘任制,教师的铁饭碗,开始被砸碎了,这还只是开始而已。

第二方面,则是学区房的缩水和原形毕露,过往很多新楼盘都是打着学区的价值去溢价,只要你有好的学区你的房子项目就能卖出更高的价格,过去的家长都愿意为了自己孩子的教育去多付费,甚至给出高额的择校费,因为好的学校就这么几所,集团式的办学也加大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及内卷,但是现在学校生源都是问题的情况下,那必然学区的价值就持续缩水了,所以现在不要轻易买入高溢价的这种学区房,重点还是要看地段的价值,交通价值、配套价值,学区只能是其中更微弱的一部分了,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结婚不生娃了,对学区的需求已经没有过往那么大了,反而还是要自己住的舒服,自己过的好才是年轻人的信仰。

第三方面,则是养老的压力会更加大了,2023年年末,60岁以上人口规模2.97亿,占总人口比重高达21.1%,相较于2022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2024年,老龄化进一步加深,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上升至22%,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上升至15.6%。老龄化加速,也对日益扩大的养老金提出了很大的需求和压力,以前年轻人多,交社保能养的起领退休金的老人,但是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少,交社保的人数自然就少了,但是领养老金的人反而越来越多,这里面的差额如何弥补,所以才有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此外,还推出了个人养老金制度,也是在鼓励大家多在现在去交养老金了。

所以,现在楼市的回暖一方面是看房地产政策本身,另外一方面则是大家收入的回暖与否,还有就是人口情况的变化,如果人越来越少,那势必需求也会越来越少了,楼市的分化会更加明显,核心城市依然会吸引很多人涌入,但是三四五线的弱势城市则面临年轻人口枯竭的窘境,房价自然就没有人去接盘甚至有价无市了,现在还是在楼市企稳的阶段,能不能冲上量,大家一定要多多关注3月和4月的成交量和价格了。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