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国科技发展迅速,在各大高精尖科技领域均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傲人成绩。国产大飞机的研发就是中国科技成果的代表之一。航空制造业被称为“现代工业之花”,其技术门槛高、研制周期长、系统复杂,更是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摘得这颗明珠,我国的航空人经历了太多。
然而即使是在C919问世、首航成功之后,质疑的声音在网上依旧屡见不鲜。比如“国产大飞机C919不过是个组装壳子”、“C919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都是进口零件国内装配”等等说法。这些言论无不让人感到愤怒。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保持这种想法,坚持认为中国造的大飞机质量不行,危险到吓人。
谣言多了,难免让人对国产大飞机心存芥蒂,直到笔者偶然刷到一条视频,是白发苍苍、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高位、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对于网上这些论调的回应。后来特意去搜了一下,原来是他参加的一档东方卫视的科学节目《未来中国》,已经播到第二季了。在节目里吴光辉院士和青年深度对话,讨论了C919国产大飞机。节目中青年直接向吴院士抛出了网上关于“国产大飞机是组装壳子”质疑声,他正面回应说“C919的顶层设计方案是我们自主设计的,采购的部分也是按照我们的要求来研制的,这也是一个国际惯例,比如手机中国外有知识产权但是都在中国制造。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博览众长。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未来中国》节目中吴光辉院士也说道,长江-1000这样的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也在研制过程中,有些东西选择国外的并不代表我们自己不能制造,只是我们可能要花更多的钱和时间,有更好的产品我们不应该拒绝。而C919作为商业飞机,有着经济效益的使命,需要先去占据市场份额而选取了进口配件。“全国产化”也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只是C919作为商用飞机,有它自己的作为商业价值方面的考量,优先按时交付来占有市场,同样是国产大飞机的使命之一。
同时,今天我们已经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生产和全球制造已经是当下的时代主题,波音飞机和空客飞机同样不是全部“国产化”的,而今天总设计师吴光辉能在《未来中国》节目中正面回答这样尖锐的问题,本身也是我们在航空制造方面已经更加有自信的体现。七十多年的航空业历程、五十三年的国产大飞机之梦,终于有直上云霄的这天。
而为什么国产大飞机C919如此特别呢,以至于它的测试、首飞都牵动万千国人的心。至于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因为大飞机这样的国之重器,是活生生的某种“商业霸权”的体现,只要你成了世界的主流大飞机,那么你就拥有了一切零部件的管控权和定价权,而你的标准就是世界的标准。曾经世界上只有波音和空客两种标准,直到C919的出现。C除了指China之外,还指客机从“AB格局”来到“ABC格局”,商用大飞机被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垄断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笔者后来看完了一整期节目,最令人动容的是科学青年李怡雯的演讲中,讲到C919首航的那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电视前看着国产大飞机成功首航偷偷抹泪。而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在C919问世之前,早在上个世纪,我们就有过研制国产大飞机的尝试。那时候,国产大飞机的名字叫“运-10”。而这个偷偷抹泪的老人就是运-10的副总设计师程不时。
当年没有任何的别国飞机可以参考,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研发团队要完成这项从无到有的工作。运-10是我国第一架自主研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民用客机,也是我国在20世纪自主研造的最大飞机。而仅仅到1980年9月26日,运-10在上海大场机场飞向蓝天,完成了成功的首飞任务,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大飞机项目被一度搁置许久。直到到2023年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五十三年后,这个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的“大飞机梦”终于等到直上云霄的一天。造一架国产大飞机不仅是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全方位考察,更是为了不要重复“八亿件衬衣换回一架飞机”的历史。
如节目中科学青年李怡雯分享的那样:国产飞机就像芯片一样,哪怕外部技术再封锁,我们也要自己造出来。回顾90年代,我们在大飞机上频频“挨宰”,曾经一个装卫生纸的盒子要300美金,一个烧水壶要4000美金,一个国外技师来维护保养的工时费是1000美金一小时。”比这更憋屈的是,这高价的纸巾盒和烧水壶我们不得不用,因为一旦使用国产替代,外国厂商就会停止售后技术支持,造价几千万美元的飞机就只能在机库里面吃灰。在那个物资相对紧俏、人均收入相当有限的年代里,我们却要为飞机上的纸巾盒和烧水壶花费大把的资金,如果自己研制国产大飞机,就可以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屈辱。正因为如此,国产大飞机我们不得不造。
如同中国的高铁,最初的技术也是来自于国外,但仅仅十几年过去,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拥有最完整的高铁产业链吗和最先进的高铁技术,技术本身的价值和其背后推动的商业价值更是不可估量的。如今中国一旦攻克某个工业领域,立马这个领域就会成为“夕阳产业”“技术含量不高”,立马就会从“工业王冠上的明珠”里除名,但今天的中国已经是“王冠明珠粉碎机”。当年“八亿衬衫换飞机”的辛酸依然让人难忘。
中国商飞做了个预测:2021至2040年,中国航空市场需要补充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价值约1.4万亿美元;到2040年,中国机队规模将达到9957架,占全球客机机队比例达到22%,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一架民航飞机只价值两个亿,一个产业链是几百亿规模和数千数万个就业岗位。这样规模的产业和市场,将会给我们国家的高端产业链带来巨量工作机会。我们艰苦奋斗到如今,不就是想要“把被颠倒了的一切颠倒过来”吗?不就是要“让世界变成它本来的样子”吗?
当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在在探索前进的路上勇毅前行,当我们看着科技和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生活在一点点变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比技术的进步和变革更重要的,也许是这种科研精神的代代传承。这是运-10飞机到C919的传承;是程不时老人到吴光辉院士的传承。这档《未来中国》节目,让我们看见了一种新的传承,从吴光辉院士到年轻的科学青年们,年轻的他们身上闪烁着属于未来的光。也许我们在科研的路上会经历无数挫折,但是只要将这种科研探索的精神继承,在未来的中国,我们才能拥有更多可能。
当我们觉得工程院院士、C919总设计师这样的业内顶尖科学家和我们的生活遥不可及的时候,《未来中国》节目却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惊喜。年轻的青年们直接对话顶尖科学家,带观众看到各种“沉浸式体验”,将科普内容做到有深度又有趣,更可贵的是,将中国科研人的精神传承直面地呈现给观众,给观众以更多视角,让科普有了更丰富的维度。
因为这期节目,笔者也深深的被《未来中国》圈粉了。以青春之名,燃科学之光,这是《未来中国》想要表达的主题,新一季《未来中国》探讨的话题涉及人工智能、深空探测、国产大飞机、国产造芯、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生命医学、古生物进化、城市生命体等领域,每个都是当今社会最热的话题。有颜有脑的科学青年对话国内顶尖科学家,这样有趣的科普形式在今天更是显得难能可贵。相信看完这季节目,未来中国的科技以及经济方向咱们也掌握了,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一起追追哦。